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写人散文 >

我的父亲

2019-02-27 10:00 来源:散文网

五一年出生的父亲,虽不和共和国同龄,但也和共和国一起长大,一起以崭新的生命,迎接旭日东升;一起以生机勃发的童年,历经苦难的岁月;一起以坚强的意志,努力建设自己;一起已勇往直前的精神上,直追未来。

父亲出生时,共和国也是新生的,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物质极度的贫乏,精神却很饱满。幼年的父亲,一双鞋子也舍不得穿,走在干净的路上,鞋子穿在脚上,遇到泥泞的路,鞋子掕在手里,光脚淌着泥泞回家,不是不心疼脚,真的舍不得那双仅有的鞋子。幼年的父亲,感冒发烧了,准会被裹在被子里,热热的出一身大汗,那个年代,那个时代的人们,潜意识里没有人会因为感冒而去医院,老祖宗千百年来留下的土方法,足以治愈小病小疾。

父亲童年时,共和国也刚刚起步。精神饱满,大干特干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热情。三年的自然灾害,并没有因为火热的激情,而稍稍放慢脚步。在那饥饿的三年里,在那苦难的三年里,父亲的父母先后离他而去,父亲的天空一片黑暗。父亲成了孤儿,成了一棵或有或无的小草。父亲于是靠邻里的接济,靠自己坚强的意志,苦乐年华里以坚强作伴,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也许我们看来,父亲的童年,凄苦无比。可是,暮年的父亲回忆起童年,脸上依然挂着幸福的温馨。他曾幸福的回忆起,某个他不在的傍晚,小伙伴会悄悄地把饭给他做好;他曾深情的回忆起,他饥饿难忍时,小伙伴会悄悄的分他一半窝头。父亲的童年里,有着父亲的美好,有着父亲的苦难,父亲常常回忆起童年的美好,忘记岁月里的苦难。

父亲青年时,共和国正在思想上改造自己。十年的文革,十年的动荡。已踏上三尺讲坛的父亲,成了一个家庭的脊梁。为了解决一家人的生计问题,父亲夜以继日的拼命干。白天,父亲传道授业解惑,晚上,一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下,父亲总在用简单的工具,做那种用绳子穿起来的凳子。木材料的来源,就是院子里的那棵枣树,父亲先是爬上树去,一节一节的取,一点一点的凿,一个一个的做。枝干取完了,就取树的主干,主干被父亲做完了,树身义无反顾的贡献给父亲,终有一天,树身也没有了,父亲只有刨树根了,刨出树根,晾干继续做。院子里的老枣树,曾经带给父亲无限的欢乐,也在父亲最需要时,完整的奉献出了自己。很难想像,煤油灯下的父亲,如何费劲的做木工,一不小心之下,有没有划破双手,肯定有的,父亲手上的伤疤现在依稀可见。父亲用他的勤劳和执着,带着妻儿走过那漫长的十年岁月,十年里,父亲宁愿多做,也不愿让妻儿忍饥挨饿;十年里,父亲宁愿少穿,也不愿让妻儿冻伤身子……

父亲壮年时,共和国觉醒了。犹如沉睡的雄狮发出低沉的怒吼,又如被覆的蛟龙急于腾展身子。改革开放了,共和国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此时的父亲,也极想下海弄潮。母亲却极力反对,虽然那时教师的待遇极低,地位还游走在“臭老九”的边缘,但那毕竟是稳定的工作,毕竟称之为“铁饭碗”,改革开放初期,研究原子弹的不如卖红薯的,虽然带有夸张性,但真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不甘心的父亲,不顾母亲的阻挠,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搞过种植,弄过养殖,干过着,弄过那,但终于在母亲的极力反对下,回归三尺讲坛,潜心教学、努力育人。

如今,近六十岁的父亲,看上去依然很年轻,依然耕耘在三尺讲坛,育人不止。历经苦难的父亲,夕阳正无限好。父亲总是在晨光里早起,洒扫庭除,做好一家人的饭;也依然在夕阳里,拉起悠扬的二胡,享受生命,静享生活;也依旧会在悠闲的下午,铺上纸张,挥毫泼墨,那遒劲有力的字体,犹如父亲的一生;也每每在浓浓的年节里,亲手书写红红的对联,上下联依然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横批十几年不变:忠厚人家。父亲用勤劳的双手书写人生,谱写生命的历程;父亲用坚强的意志在儿女们的心中,塑造了一个伟大的形象;父亲用乐观的精神成就生命的华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org.cn )

愿父亲永远幸福、安康!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幽默的叫卖声

    幽默的叫卖声

    住在都市里,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卖声。深巷的卖花声是曾经入过诗的,当然富于诗趣,可惜我们现在实际上已不大听到。寒夜的茶叶蛋、细沙粽子、莲心粥等等,声音...

    2020-12-01

  • 背影(朱自清)

    背影(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

    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