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一个感动中国的残疾人背后故事
我失去了我应该失去的,我渴望得到应该得到的。
——李丽
李丽,2007年感动中国入选人之一,湖南省衡阳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市海外联谊会理事、省侨联委员、市致公党党员、市政协蒸湘区常委。1962年10月16日晚上9点多,湖南省桃林铅锌矿职工医院妇产房,一声清亮的啼哭,刺破了寂静的夜晚,李丽来到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世界。据说“丽”这个名字是一位参加接生叫陈姓护士给取的。她说“这个丫头又白又胖又漂亮,将来长大一定是个美人胚子。”
那时李丽她父亲在湖南桃林铅锌矿是负责采矿区工作,母亲是矿区话务员。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63年底,李丽因可恶的小儿麻痹症吞噬了她的肌体,使她变成了一名双腿瘫痪的肢残儿。从此,不要说站与走,就连坐也只能坐在家人为她特别设计制作的一张围椅上。特制的围椅左右扶手各钻一个圆洞,用一根小圆木穿过其间,紧紧地横卡住她的胸部,以防止她坐不稳而摔倒。有时身旁无人照应,她想独自完成坐的程序,都因支撑力不够而摔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平时的运动,她只能用整个身子爬在地上,靠双手的力量,左右移动椅子,身子才能随着向前挪动……就这样靠“爬”和“卡坐”,她熬过了六个年头。1971年经过吉林省长春市驻军“二O八”医院二年多的住院治疗,她接受了针灸、火罐、手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几十次埋“羊肠线”手术,每次手术前,她请妈妈将小毛巾打湿后塞入她嘴里,手术中,伤痛的眼泪沾湿枕巾,豆粒大的汗珠浸透衣裳;做完手术后,她妈妈从她口中取出毛巾。看到毛巾上一道道牙咬的血痕,妈妈和医师、护士无不被她的韧劲和毅力感动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就连正在医院采访的八一电影制片厂闻讯后也特地赶到手术室拍下了这令人动容的手术场面。由于医务人员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悉心的护理和她自己的勇敢地配合、顽强的锻炼,终于有一天,她能够不用搀扶,在病床与病床之间的过道里,第一次真正象个“人”一样地站起来,并挪上几步。九岁的李丽终于能拄着一根由医生为她特制的小拐杖,告别“二O八”,回到湖南的家门。也正是这一年,她在哥哥、姐姐的陪护下,终于用残足跨入了渴慕已久的校园,亲吻了书籍课本的墨香,接受了文化和智力的启迪。也正是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老师们、同学们怀揣春天般的爱心,纷纷向她伸出了互助友爱的夏天般的双手,扶助她在漫漫的学海中遨游、书山上攀登。许多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都抢着轮流护送她上学、回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她从小就能生活在集体的温暖怀抱中,真切地感受到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真切地感受到知识的博大与魔力,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她也要学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当班里的同学去慰问“五保户”时,她就一个人拄着拐杖默默无闻地打扫好教室卫生。当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加修建水利工程等公益劳动时,她就拿着铁皮喇叭筒,当起了“战地广播宣传员”……而每个学期给父母的最大宽慰便是一张学校颁发的“优秀学生”的奖状,直到高中毕业。
1980年,由于身残的原因,她没能参加高考,只有在家待业了。她不甘消极沉沦,一刻也没放松各类文化知识的学习,练习诗歌、散文、随笔、读后感、议论文的写作,还学会了缝纫、绣花、织毛衣、做盘扣、剪纸贴、纳鞋底,做棉鞋等一系列女工绝活。这样,既为家人作一份贡献,也为今后的自食其力奠定基础。1982年10月8日李丽正式成为了冶金汽车改装厂技术科的描图员。在这期间,她先后担任了描图员、打字员、团支部宣传委员、女工会宣传委员、厂广播室和衡阳日报通讯员。1984年还被借调到市322国道改建工程指挥部任打字员兼会计。虽身兼数职,但她热爱这每一项工作,她认真地做好这每一项工作,她乐此不疲,力求锦上添花,而且还利用业余时间,发挥自己的女工绝活特长,不辞辛劳、不计任何报酬地广泛热情地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由于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出类拔萃的工作表现,她曾多次被厂里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团干部”、“工会积极分子”。1984年,她参加了全省总工会组织的“全省青年振兴中华读书知识”竞赛,荣获了一等奖。这一年在全国开展“学习张海迪”的活动中,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由衷感受,撰文参加了由团市委组织的征文演讲比赛,荣获了一等奖;并受到了市团委、市总工会、省总工会、省冶金厅的多次表彰,还荣幸地受到了时任省委书记毛致用同志及其他领导的亲切接见。毛致用同志深情地赞扬她说:“你就是我们湖南的张海迪!”1987年,经人介绍,李丽与市一建公司职工小蔡结婚,这为她的人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1988年7月8日,他们那健康、漂亮、聪慧、活泼的儿子也降临人世,为这温馨的小家庭增添了新的幸福和欢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org.cn )
1991年初,她与丈夫小蔡双双下岗,开始了“自负盈亏”、自食其力的人生旅程……
为了生存,她把打字、描图、制图的业务承接到家里来做。她与丈夫卖过水饺、摆过烟摊,干过机械编织毛衣等。后来做起了石化燃料生意,李丽经历过商界许多的风风雨雨,她办过加油站、房地产开发公司,园林园艺公司,成功过,也惨败过。但热心公益,永不言败是她无悔人生主题。1996年衡阳市侨联鉴于她在抗洪救灾中的特殊表现,授予她“侨界楷模”的光荣称号,1997年还被选为衡阳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衡阳市海外联谊会理事,多次被邀请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被批准加入了致公党。1998年,中国侨联出版了《我爱你,中国》一书,其中还收录了她的成长历程。1999年,她出席了省外事办、侨联联合举行的表彰大会……
近年来,她经常坐着轮椅到湖南、陕西等省的监狱去给服刑人员讲述了自己的苦难人生和奋斗不息的经历,听众达4万多人次,收到服刑人员来信1000余封,接听电话800多个。
2005年她耗资8万多元,千里迢迢上北京师范大学求学,参加了著名的人间远景文化传播公司的心理咨询师课程培训。在将近1年的学习培训中,她认真学习了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课程,通过了相关考试,取得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
从北京回来,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面向全社会那些一时失意、失足需要帮助的人,开通了24小时心理疏导热线。同时还定期开展家长联谊会、家长培训班、学习交流沙龙等活动,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群体的教育素养和能力,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以及道德思想,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出贡献,得到了当地一些学校、职高和部分大学、家长们的热烈响应。
2006年李丽先后获得了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表彰的:“湖南省饯行‘八荣八耻’先进个人”;“湖南省未成年人道德素质教育标兵”;被湖南省禁毒委表彰为:“湖南省‘6。26十大公益禁毒先进个人”;2007年她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2010年11月18日晚上7时,400余名青园小学一年级家长走进课堂。这是“李丽心灵教育中心”落户长沙后开展的首场社区巡讲。
李丽二字早已是衡阳市的一块金字招牌。被称为“湖南张海迪”的李丽,是“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的创始人,而将工作室搬到长沙,则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搬家前前后后逾50万元的投入,对于长期从事公益事业的李丽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最困难的时候,我甚至还申请了10万元的高息贷款。”让人欣慰的是,即使在搬家期间,仍有35个问题青少年或问题家庭通过电话或网站寻求她的帮助。如今在天心区青园街道的支持下,100多平方米的“李丽心灵教育中心”友谊社区教育示范基地正在紧张筹备中,而长沙市公读学校教育示范基地也将于12月挂牌。
“等友谊社区教育示范基地投入使用后,我们将重新申请几路热线咨询电话,为需要帮助的青少年与问题家庭提供免费咨询。”李丽说,目前,教育中心已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工系和湖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建立联系,并建立起有丰富心理咨询经验的专家团,不久的将来能够为留守儿童、问题少年、残疾人以及服刑人员提供更好的心灵氧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