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的文章
2018-12-30 17:11 来源:散文网
篇一:看戏
看惯了偶像剧,历史剧,青春剧,今天偶尔看了一个戏曲电影,我被剧中人情真意切的唱腔感动的掉了很多的眼泪,之后反倒觉得心中有了一丝轻松,看来人真的是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掉几滴眼泪来释放一下情绪和心情。
其实,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听戏,不管什么剧种,我都能听得津津有味。在我上了学认识了很多字后,村里放电影,如果是戏曲片,放映场前站的坐的全部都是大人,只有我一个小孩,在那儿看的如醉如痴,随着剧情的发展或哭或笑,有时,大人们会笑我,说我怎么能看懂呢?但是他们错了,我真的看懂了,只有真的懂了,我才会笑,才会流泪。我觉得我现在这种多愁善感的性格和儿时的这些经历分不开。
妈妈不识字,但是很会唱戏。记得小时候妈妈让我帮她在灯下掰棉壳——就是把没有长开花的棉壳掰开把里面棉花拽出来。棉壳很硬,只掰几个下来,手就会被硌得很疼。每年,一到秋天,生产队都会分任务,妈妈一个人是干不完的。为了哄着我干活,妈妈就一边让我帮她干活,一边教我唱戏、或者唱歌。每到这时候,我就非常安静,很认真地跟她学,我同龄的小伙伴也很爱围在妈妈身边听她唱。在所有同龄的小朋友当中,我会唱的歌最多,而且,他们都不会唱戏,只有我会。我想,如果有条件,或许我也会成为歌唱家呢!
大一些后,家里比较宽裕一些了,爸爸买了收音机,它就成了我的最爱。我每天都要趴在收音机跟前听歌、听戏、听评书。我一下子就觉得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每天都有那么多的快乐来自于那个神奇的盒子。
很喜欢音乐,不管是高兴、伤心我都能在音乐里找到共鸣,很喜欢戏曲,因为每出戏都能让我体会一种生活。
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爱听戏似乎很不入流,但我却是情有独钟,每当走到护城河边上,看到凉亭下那些老人在咿咿呀呀,有板有眼的开唱时,就觉得他们的生活真是又潇洒又有韵味,是一种交流,又是一种享受!我想,等我老了,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像他们一样快乐的生活!
篇二:看戏
秋末冬初之际,是农村里唱大戏的好时机,一则是大家伙忙了一年了,现在农活消闲了,借助唱戏歇缓歇缓,走走亲戚,会会朋友;二则是一年下来了,风调雨顺,落了个好年景,唱戏敬神,既感谢神灵今年的庇佑,也期盼神灵来年的感应。
老百姓对神灵的敬畏,有寄托期盼的意思,也有崇拜信仰的成分。无论如何,想着叫自己的愿望成为现实是每个民众最朴素的心愿。
学校的大门外面就是村上请来的戏班子,锣鼓钹镲,三弦二胡,生丑净旦,才子佳人,咿吚呀呀的唱着。我坐在房子里,听着熟悉的弦索声响,唱腔道白,思绪便飞回到三十年前的情景。
古装戏剧的恢复,在我十八岁那年。看惯了样板戏,刚开始看古装戏,真应了农村里人的一句话“狗看星星,只知道稀稠”。看着戏台上的红脸白脸,相公青旦,一会大声道白,一会唱腔婉转,煞是热闹,却不知戏里的情节是怎么回事。那时候,除过整天的劳作还是劳作,日复一日,枯燥单调,其实就是自己对肉体的惩罚。再加上家乡的偏僻,几天难得见到一个新面孔,年轻的心里就充满了寂寞。
为了排遣寂寞,也为了释放年轻的精力,每天劳作之后,若听得哪里唱戏,匆匆地吃过晚饭,约上三五个同伴,不管十里八里,就狂吼着,蹦跳着向唱戏的地方赶去。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看戏只是一个借口,挤在人群里图热闹才是真正的目的。一到戏场里,先选一个人头稠密的地方,尤其是姑娘们多的地方,就发挥年轻人的优势,三挤两挤就进到人群里了。眼睛似乎在看戏,手却不是很安分,在下面不住的摸索,有时候碰到一只纤弱的小手,颤颤兢兢地先碰一下,若没有反对的动静,就把那只纤弱的小手捏在手里了。捏住了姑娘的小手,眼睛也就转移了地方,戏台再不是诱惑,姑娘的眼睛就成了真正的聚焦。手捏着手,肩挨着肩,心儿狂跳着,脸红扑扑的激动着,真想让这戏无休止的唱下去。
我在同伴们中间,算是最没有出息的一个,当时身材矮小,胆子也小得很。在戏场里规规矩矩的,根本不敢动什么念头,每次看完戏,回家的途中,听着同伴们兴奋的谈论,炫耀着他们的壮举和奇特的感受,心里便也蠢蠢欲动了,再加上同伴们的蛊惑和纵恿,胆子竟然也大了起来。(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那是一个晚上,看《拾玉镯》的时候,我们一如既往地挤进了人群,就在同伴们寻找各自的目标的时候,我忽然瞥见了一张比较熟悉的面孔,那是我的一个学妹,低我一级,小巧玲珑的摸样,先前据说是在山东读书的,上高一的时候转了回来,她与我是邻村,和我的妹妹同班,所以就有映像。我鼓足勇气挤了过去,怯怯地站在了她的后面,心怦怦的狂跳。稍微平静了一会,刚准备做打算的时候,人群里一阵骚动,那是年轻人在爆发热情,这种事情在戏场里是常有的,并无恶意,所以人们也就见怪不怪了。我趁机往她那面靠过去,我的手不失时机的捏住了她的手,那只手颤栗了一下,接着她回过头来一看,当发现是我的时候,眼神里流露出了一缕惊讶,继而是更多的兴奋,那眼睛如星星般亮,水汪汪的迷人心魄。她没有抽出她的手,我把那只手捏得更紧了,通过手指,我可以感觉到她的心跳,感觉到她的惊喜,那双汗津津的小手,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紧紧地吸引着我,使我浑身燥热,双腿哆嗦,心跳的频率失调,呼吸也急促了许多。嗅着女孩子身上独有的气味,我一直处于眩晕的状态,一直到戏毕人散,才依依不舍的松开了那只小手。
从那次之后,我的胆子大了好多。在另一次看《游龟山》的中途,我和那位学妹手拉着手,溜出了戏场,在朦胧的月光下,我们语无伦次地说着不着边地的话题,说学校的事,说家里的事,也说戏剧里的事,唯独没有说我们之间怎么怎么。我们就在月光下随意的走着,胡言乱语着,直到戏毕人散,才各自离开,都是依依的不舍。就在我们月光下散步不久之后,她由她的父亲做主,远嫁到山东去了,那时她大概十九岁吧!从那一别,我们至今再未见面,也许今生也无由相见了!
看戏的时间长了,也就看懂了一些剧目,例如《十五贯》、《游龟山》、《游西湖》、《金沙滩》、《二进宫》、《麒麟山》、《五典坡》、《赵氏孤儿》、《下河东》、《铡美案》等等。我最爱看的是《八件衣》、《花亭相会》、《下河东》、《哭祖庙》、《苏武牧羊》和《五台会兄》。再后来,通过阅读一些剧本,对常见的传统剧目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对这些传统剧目也产生了兴趣。其实,无论是文戏还是武戏,主题都大同小异,不是精忠报国,就是扶弱济贫,因果报应之类的。老百姓对戏剧的评价很准确:戏么,就是高台教化!仔细一想,戏台上演的,就是生活中的我们啊,所不同的,只是服装的差别而已。
倏忽之间,已是不惑之年了,因为听戏而想起了往事,心里的记忆竟然还是那样的清晰,犹如昨日。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看戏了,他们有许多娱乐消遣的方式,不像我们的青春那样苍白单调。只是如今的浮躁和狂热,已经很少有一片心灵的净土了。我们的青春因贫穷而洁净,因单调而记忆深刻。虽然那时的懵懂并没有收到什么结果,但是那种原始纯朴的两情相悦,两性间的吸引,是永远不会再版的珍贵记忆了!尤其是两性间动辄就零距离接触的今天,我们的青春记忆更显得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传统的美好与善良,只能在舞台上的古装戏里寻找了。
篇三:看戏
在我的老家,每年的五月份总要唱几天戏的,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小时候,家乡的生活条件比较差,家家户户还点着煤油灯。可想而知,文化生活是多么贫乏。因此,唱戏对于村里的人来说,可真算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大事了。戏团还没来,人们就开始活跃起来了。有的评论今年的戏班子和演员的水平,有的猜测这次剧团会有什么新剧目,有的则加紧锄地,提前做好了看戏的准备。
五月十二的那天,村里人一大早就在庙附近搭好了戏台的木架子。我们一群小孩早已是迫不及待了,眼巴巴地在公路边等候着戏班子的到来。黄昏时分,几辆载着戏子和戏箱的汽车缓缓驶过,我们就在汽车卷起的黄尘里欢呼雀跃起来了。
等到晚上,戏台已经被装扮好了。戏台中央挂上了几层幕布,又吊上了几盏灯,戏台两侧的树枝上安上了两只大喇叭。台底下早已坐满了人。我们小孩坐在最前面,却不安分,不停地在人群里追逐打闹。我们后面是坐的是正在讲戏的老人们,他们永远是忠实的戏迷。最后站着的是大人们,只见一群妇女们嘻嘻哈哈地拉着家常,而男人们又围在了赌场上,开始掷骰子了。
这时,戏台后面的发电机突突地响了起来,戏台上的灯亮了。台上被照得金壁辉煌,台下顿时安静了下来。一阵锣鼓梆子响过之后,戏就正式开演了。头天晚上通常唱的是《铡美案》。我对其中《韩琦杀庙》一折记忆犹新。那时我不知道韩琦为什么要追杀可怜的秦香莲和一双儿女。只见韩琦挥刀杀了几个来回,秦香莲都顺利地从刀下躲了过去,看样子韩琦是不忍心下手的,当他听完秦香莲的一番咿咿呀呀地哭诉之后,先是两手直哆嗦,最后居然拔刀自尽了。戏的结尾就是几名小兵将一具铡刀抬了上来,然后又押上来一个人,将其置于铡刀下,随着黑脸包拯一声令下,那个人的脑袋便掉落到了地上。有一次,这一幕竟然把我吓得扑到母亲怀中哇哇大哭,后来,每当母亲批评我胆小懦弱的时候,经常会提起这件可笑的事,作为有力的证据。
第二天,算是正戏了。演的最多就是《窦娥冤》和《金沙滩》。我们一群小孩谁也没有耐心将一部戏完整地看下来,我最喜欢看《窦娥冤》里张驴儿父子滑稽逗人的表演了。当这两个丑角互相指着对方,脑袋像公鸡似的有节奏地伸缩时,台下所有的观众都笑了。我之所以喜欢看《金沙滩》,是因为里面有许多武打场面。在两军打仗之前,几个小兵先要翻一会儿筋斗,耍一阵儿花枪。我们小孩连眼睛都不愿眨一下,生怕错过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我很佩服耍花枪的武生,简直将花枪耍得出神入化了,他们即使将旋转的花枪抛到空中,也会稳稳地接住。于是我央求父亲给我也削了根木棍,涂上一圈一圈的色彩,就变成了一根花枪了。我便开始认真地练习耍花枪了,走哪练哪,连上学也带着,经常把校园当成舞台,边转花棍边大吼一声,还吸引了不少师生围观。可惜,有一天母亲拿着那根花棍赶驴推磨时,被驴踩断了,害得我伤心了好几天。
中午,戏快演完的时候,我们一群小孩子就偷偷地跑到戏台后面,撩开幕布,想看看戏台后面的秘密。只见戏子们有的卸妆,有的整理道具,有的嗑着瓜子,有的抱着小孩,我才知道,原来看似神秘的演员们也是普通的人啊。突然,一个晴天霹雳把我们吓得心惊胆颤,原来是看场子的憨老头正站在我们后面破口大骂哩。于是我们便落荒而逃了。回家的路上,我们就在柴草上翻起了筋斗。每个小伙伴的身上都沾满了柴草和灰土,可大家还是没命地翻着。
吃过晚饭,邻村的一帮孩子也赶来看戏了。如果他们有人胆敢在我们面前无礼撒野,一场“恶仗”就避免不了了。我们本村和邻村的孩子摆好了阵势,对峙一会儿,如果对方还不服气,就开始打仗了,当然姿势远远没有戏里的好看,也没有音乐伴奏。一阵厮打过后,邻村的孩子就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投降告饶了……
后来,村里通上了电,安上了电视,也修建了漂亮的戏楼。可我却不怎么爱看戏了。大概是因为年年唱的就是那么几出戏,都看腻了,远不如在家看电视有意思。要去,也是冲着加演的晚会去的。
其实,我很喜欢戏曲,尤其是时而高亢时而哀婉的秦腔。父亲、五姑、妹妹都是戏迷,而且唱得很动听。我每次拉起二胡的时候,总要拉几段秦腔曲子,拉着拉着,小时候看戏的情景便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了。
家乡又快唱戏了,我真想从百忙之中抽出身来,回家走走,再看一回久违了的戏呀。
篇四:看戏
在县城工作三十多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性格开朗、活泼的我积极报名参加了老干部夕阳红骑游队和歌舞队,退休生活丰富而充满快乐。大概是人老了的缘故吧,儿时的记忆不时地在脑海中浮现,唤起我对往事美好的回味和留恋,忍不住时总想拿起笔来把儿时的趣事写一写,让大家共同分享那特定年代的美好回忆。这对一个从未有过写作经历的人来说,每次都因对自己写作的信心不足而未能如愿。这次县老干部局组织“喜迎十八大,忆往昔岁月”征文活动,又一次唤起了我的写作欲望,终于下决心拿起笔来,写一写儿时在家乡看戏的场景。
我们内丘镇武家庄是一个有百十多户人家的小村,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这里的人仍延续着几百年不变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生活。我儿时记忆最深的就是我村的秧歌剧团,演员都是本村的社员。只有到了腊月农闲时,剧团的演员们才开始排练。到了过年前几天,大队上派人在村中央一座小房屋前,用木板搭起了戏台子,我们这些孩子们都会兴高采烈、非常认真地来“监工”。那时年味就越来越浓了。也离我们日思夜盼的“好戏”越来越近了,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去台子那爬上爬下地玩耍,饶有兴致地演着自认为的“戏”,大人不喊上几遍绝不舍得离开。
到了大年初二,就开始唱戏了,分上午和晚上两场。四邻八村的乡亲们也会每天赶来看戏,本村的人也都会把各自的亲戚朋友请来住下看戏,反正过年也不缺吃的。每天开戏前,小孩子们就早早的搬着各式各样、大小高低不同的凳子,冒着寒风到戏台前占地方,因为去得早了占的地方靠前,不会被人挡着,听得也清楚。我们会自觉把凳子排成行,并一脸傲气地站在那儿看护着自己的“领地”,等待大人们来后赞许和夸奖的话语和目光。因此为占地方打架的事更是层出不穷。
开戏前,锣鼓先敲“头阵”也叫预备,意思就是提醒村中各家注意演员们集中了。再隔一段时间敲“二阵”,意思就是快开戏了。等人来得差不多了,就正式开始了,当时条件有限,剧目也不算太多,台子上唱的主要有《王宝钏》、《秦香莲》、《三娘教子》等,大都是教育人们行孝行善的传统戏。三花脸最叫人喜欢,他幽默、滑稽的表演总能引起台下一片喝彩。剧团因为没有女演员,戏中的女人都由老爷们男扮女装,表演和唱功也不错,涂满油彩的脸上有时还能看出青青的胡子茬儿和与之相匹配的抽烟熏得发黄的牙齿。台下坐着的、站着的人群,周围树上、房上也爬满人们,也有那胆大的爬在戏台边上,往往一出戏被轰下来再继续爬上去。乐此不疲的顽童,夹杂着大人喊孩子、小孩嬉闹和大人们的谈笑声,也算得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热闹异常”了。越是这样,台上的演员唱得越带劲,锣鼓把式敲得越起劲,台下大人们睁大眼睛看得越有劲。我们这些不懂戏文只图热闹的孩子们更是在台下看戏的人群中钻来钻去相互追逐打闹,一片欢乐和谐景象。精明的小贩可不放过这既过戏瘾又能赚钱的大好时机。他们早早地挑着、推着、背着足以让孩子们大流口水的糖葫芦、花生、糖锅、糖球、各种纸、泥玩具等在台子周边想方设法地吸引我们这些小馋嘴们,把手里可怜的几分几毛压岁钱花出去。孩子们大多都是买俩糖豆舔一舔,也舍不得吃,主要是拿着给其他孩子们显摆,有的不小心掉了,哭着喊着和大人一块在地上找,找着了沾着泥也赶紧放到嘴里嗦溜一下露出开心的笑。戏要唱到晚上十一点来钟,刹戏了,人们恋恋不舍一步一回头,边散边品味着戏中的情节,如痴如醉……
村中的小戏一直要唱到正月十六才算结束。武家庄的秧歌剧团虽然不比正规剧团,但他是我们当时唯一的娱乐项目,在当时更是极具吸引力,并让我们村民在四里八乡引以自豪,儿时的看戏,让我至今难忘。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