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记事散文 >

乡事杂忆的文章

2018-12-30 17:11 来源:散文网

  
  篇一:乡事杂忆----摸鱼
  水乡少年焉能没有摸鱼的故事。
  江南水乡捕鱼的方式五花八门。在大江大湖捕鱼一般使用大船和网具,所用的网具形形色一色,如拖网、罩网、丝网、围网、钩网等等,一网下来收获量从数十斤到数万斤不等。这些都是专业渔民的活儿。
  在小河小湖捕鱼一般使用简单的手工渔具,可惜那些渔具的名称我只知道本地方言的发音,写不出来。河湖虽不算太深,但对孩童来说,稍有不慎足以致命,家长绝不允许我们小孩去那捕鱼。小时候曾经跟随大哥去过一两次,他在水里捞,我在岸上看。隔三差五一条条闪着银光的鱼儿被扔上河岸,鱼儿在草丛中跳跃,我欢天喜地地一条条抓进蒌子。时至今日,我还不曾真正下到河里捕过一次鱼,也算是人生一大憾事。
  在江河捕鱼也有一种简单的方式,那就是用罾捞鱼。罾是用两根竹子支起的一张四四方方的网,人在水边将网沉入水中,里面撒点谷糠之类的诱饵,三五分钟后将网提起,里面就有一些小鱼小虾。用手将网的中央按成倒的锥形,小鱼小虾便纷纷落进手中。
  上面说的这些捕鱼方法,我有的听过、有的见过、有的试过,但真正经过长时间实践检验的还得说是摸鱼。
  农村的田间地头有许多沟沟塘塘,这里常年流水不断,里面生活着许多野生鱼类。因为地方狭小地势复杂,这些小鱼用正常的捕捞工具很难抓到,但这难不到我们水乡少年。
  夏天的气温较高,孩子们三五个人约好,偷偷带上桶儿盆儿出发了。摸鱼先要选择好地点,一般选择容易围堵的小塘,而且还要看看是不是有鱼。判断的方法很简单,站在水边使劲拍响巴掌,如果水面出现许多地方晕圈,说明水里有鱼,那些晕圈就是小鱼儿受到惊吓后在水面跳动的结果。
  选好地点后,先用泥巴作一条堤坝,将入水口堵住,形成一个面积十来平米的水面,然后用小盆儿小桶儿开始向外面戽水。戽水也算是体力活,但一想到即将到来的收获,马上就会有使不完的劲。随着水位的下降,小鱼儿沉不住气了,不时地跃出一水面。水戽到快干的时候,摸鱼行动开始了。
  第一批捞上来的是鱼,主要是鲫鱼、鲤鱼、餐条鱼等等。这些鱼不会钻泥,水一干就只有蹦弹的份,随手一抓就是一条。面上的鱼抓完了,下一步还要扩大战果,摸泥巴里的黄鳝泥鳅。黄鳝泥鳅会钻到淤泥之中,很难直接抓到,必须使用新的招术,这招就是“趟混水”。三四个孩子站在泥水中,用脚使劲搅动,很快小塘就变成了稀饭一样粘一稠的泥浆池。大家停了下来,仔细在泥浆上面找寻着:一根弯弯的树枝?那是一条黄鳝;一截短短的小棍?那是一条泥鳅;一片窄长的树叶?那是漏网的乌鱼……这些钻入淤泥中的小家伙招架不住“翻江倒海”般的折腾,一个个乖乖地浮了上来,你只要用手轻轻一拢,立马就成了囊中之物。战果清理完毕,将上游的泥堤扒一开,水流奔涌而下,小塘转眼就恢复了原貌。伙伴们洗净身上的污泥,提着大桶小桶一路欢歌回家了。
  有一些水面不适合这种竭泽而渔的方法,也可以摸鱼。小塘周边水面下的小一洞、岸柳树根下的空穴、枯败的水草丛中,这些地方都是鱼儿栖身的好地方,在那就能摸一到鱼。有一年双抢,收工时发现田边排水道有很多鱼,我让弟弟站在一头堵住,然后在沟两边一路摸过去,摸了大大小小的鲫鱼十多条,真是意外的收获。这样摸鱼要冒一定的风险,因为河岸的洞里有鱼、有黄鳝、有蛤蟆,也有蛇,不过我从没摸一到过。
  还有一种摸鱼的方法,不过称之为“摸鱼”不很准确,确切地说是毒鱼。水面较大的水塘用戽水的方法无法奏效,于是有人就放药。鄱阳湖流域曾经是血吸虫的重灾区,乡下能搞得到专门用来杀灭钉螺的毒一药,那是一种灰色的粉剂,没有“六六粉”之类农药刺鼻的呛味,不知毒性如何。药撒下去以后,片刻间大小鱼儿就纷纷浮出一水面,用最简易的工具就能一网捞尽。那些死了或半死的鱼虾都成了餐桌的美味,现在看来那药粉应该毒性不强,因为政一府敢大量投放到自然水体中灭螺,而且从没听说过吃了那些死鱼中毒的情况。毒鱼对水体的破坏作用很大,不过因为用一药量有限,对大一点的鱼类会幸免,而且只是在很小的范围使用,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今农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鱼类的危害远远胜于那个时候的毒鱼,现在农村的沟渠中连生命力最顽强的泥鳅都难觅踪迹了。
  说到泥鳅绝迹的问题不能不说另一种最残酷的捕鱼方式----电鱼。捕鱼人穿着水靴,背着电瓶,腰间别个鱼蒌,手里拿着两根接了电线的杆子,一根通阳极,一根通阴极,两根杆子伸一入水中,水中包括鱼虾在内的一切动物倾刻一命呜呼。经常见媒体报道,有人使用电网在江河水域捕捞,必须坚决打击。
  
  篇二:乡事杂忆----杀猪
  小时候惧怕的人除了兽医还有屠夫。
  早年村里有两个屠夫,一个叫“九俚公”,真实姓名不详,豁嘴;另一个叫春苟老师,货真价实的民办教师,兼职杀猪。“九俚公”年岁大了,后来又增加了一个,名叫光亮。
  三十年前,乡下杀猪一般在快过年的时候,老百姓口袋空空,平常的日子不敢奢望能吃到肉。
  记得每次家里杀猪的那天,母亲会早早起来给猪喂食。以前很不理解,反正都要杀了,还吃啥呀。其实人和牲畜之间都是有感情的,给它喂最后一顿,也算是对自己心理上的慰藉。
  屠夫是头一天约好的,吃过早饭他就担着家伙过来了。这一担家伙主要包括一张“屠凳”,也就是案板;一个“浴盆”,给猪泡一毛一用的;若干刀器。屠夫的刀器很多,有放血的刀,一尺多长,单刃,有一点象日本鬼子的刺刀;有刮一毛一的刀,专门用于剃去猪一毛一;有拆骨的刀,用于分割骨头和猪肉,课文《庖丁解牛》中说到的刀指的就是它;有砍骨头的刀,此刀很大,样子和李逵的板斧差不多,通常说的屠刀指的就是它。除了刀,还有一些钩子等其他工具。
  屠夫来后,家长会请左邻右舍的精壮劳动力帮忙。四五条汉子猛地将二百多斤的肥猪按倒,然后将四肢牢牢绑住,这时的猪会玩命的挣扎,如果一不小心逃脱,麻烦就比较大,要追着满村跑,真到猪累得不行了才能就范。几个人将五花大绑的肥猪抬到“屠凳”上,猪不停地发出凄惨的干号,这个时候大人都会喝退旁边的小孩,所谓“君子远庖厨”,这样的杀戮场面确实残忍。众人按住肥猪,屠夫用胳膊扣紧猪头……(此处略去200字)
  猪杀死后,被抬到“浴盆”中,身体底下预先放置一根粗一大的麻绳,然后冲入滚一烫的热水。略泡片刻,屠夫扯住麻绳的两端有猪身上一搓一动,猪一毛一齐刷刷被褪掉。猪脊背上的粗一毛一叫猪鬃,可以用来做刷子,一般会先薅下来,小时候我做过好几个猪鬃鞋刷。
  经过这道工序,猪身体看起来白白净净,但仍有一些部位有很多一毛一,须要刮干净。大家将猪重新抬到“屠凳”上,屠夫在猪后腿割一道口子,用一根长长的钢钎从创口一直一捅一到腹腔,形成通道,然后用竹管插一进去,往猪身体里吹气,猪肚子慢慢会鼓起来,最后用绳子将口子扎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下一步好剃一毛一。
  猪身上干干净净以后就可以开膛了。这个环节对小孩很有诱一惑,当然不是因为好奇,而是想得到猪的膀一胱。猪膀一胱弹性极好,可以吹成皮球,那可是最好的玩具,不过家长一般舍不得给孩子玩,那也是可以做菜的食材呢。
  肉分割完毕,屠夫还要将猪肠猪肚做简单的处理。这样杀猪的活计基本结束,剩下的一些事就是家庭主妇的事了。
  杀了猪要请客,主要是请屠夫和帮忙的亲戚,还会用肥肉、猪血、罗卜、豆腐放到一起,煮上满满一大锅,分发给左邻右舍。
  酒足饭饱之后,屠夫踮着大肚子,提着充当工钱的两三斤肉摇摇晃晃回家了。“屠凳”、“浴盆”等家伙,东家会自己送过去。
  
  篇三:乡事杂忆----兽医
  一只大肥猪,两眼无光病厣厣趴在地上。突然,两条汉子走了过来,一个人按住它的头和前肢,另一个人按住屁一股和后腿。这时过来一个中年男人,笑咪咪地拿出一只硕一大的、冒着寒光的注射器,不顾那猪的苦苦哀求,对准它的耳根狠狠地扎了下去,只一秒钟时间,一针管药水就推了进去,然后若无其事一抽一根香烟,和其他人有说有笑地走开了。
  他就是兽医。
  记忆之中,兽医是最令我惧怕的人之一。很小时候总是很淘气,兄弟们哭闹着耍脾气的时候,母亲只用一句话,“国明仔来了!”足以让大家噤若寒蝉。国明仔是村里兽医,名字叫罗国明,“仔”是乡里人称呼人的后缀词。生病打针的经历每个人都有,那么小的针扎在屁一股上都疼,而兽医竟然用牙签般的针头,怎么不会令人恐惧。兽医的注射器和医院的不一样,不但粗一大,而且是用不锈钢做的。那时很调皮,偶尔也会打打小架,唯独不敢惹国明仔的儿子,足见惧怕的程度之深。(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在老家,兽医主要是给猪治病,偶尔也给牛看病。似乎没看到过给牛打针,给牛喂药倒是见过。喂药使用一端被斜切的茶杯粗细的竹筒,几个汉子将牛抓紧,兽医用竹筒装好药水,然后掰一开它的嘴巴强行灌下去。牲畜生病后劲力小了许多,也不会有大太的挣扎。给病得重的生猪打针有时也不需要旁人按住,兽医悄悄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搞定。
  兽医除了给牲畜看病,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给它们做节育手术。
  小猪长到二十来斤就要做手术。请来兽医之后,大人会把烧饭的锅从灶台上取下来,用刀刮一些乌黑的锅底灰。小公猪比较简单,一个人将它的后腿提起,兽医坐着,用腿将小猪夹一紧,一两分钟就解决了问题。小母猪稍微麻烦一些,要按到地下,从腹部开一个小口子,用工具将创面扩开,苎麻先扎住再用刀片割断输卵管。不管公猪还是母猪,手术后都要在创口处洒上锅底灰。母猪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手术后必须拉完尿才能躺下,做完结扎,大人会指派孩子跟着小猪,直到它拉了一泡尿才行。
  乡下不喜欢养太多公鸡,因为公鸡不下蛋。小公鸡开始长出冠子的时候,就得给它做绝育手术了。这手术也很残忍。兽医系一条脏兮兮的破围裙,两一腿夹一住可怜的小公鸡,刀子划开腹部后,同样要用工具将创面扩开,然后手起刀落,两粒白白的鸡肾就被割下,扔在脚下装水的小盆中。做完之后,兽医会用一个小勺子给鸡喂一口小盆里的血水。饱暖思淫欲,小公鸡做了手术之后就没有了淫欲的思想,一门心事长身体,自然长得肥肥一大大。
  乡下兽医并不坐诊,每日背着药箱四处巡游。药箱里除了不锈钢注射器,还有手术刀和一些基本的药品,常用的是青霉素、庆大霉素、安乃近等。如今乡下生猪大多集中饲养,恐怕很难看见那背着药箱的身影了。
  
  篇四:乡事杂忆----孵蛋
  前天写了篇短文叫《鸡同鸭讲》,批评媒体将母鸡孵鸭蛋这类常识也当成新闻。从短文的评论来看,还真的有许多朋友没听说过这事。有人说经历就是财富,事实如此,我在农村生长二十多年,积累了大笔“财富”,很愿意和朋友们分享------在今后我将陆续写一些关于农村生活的趣闻逸事,开一个专栏,名字就叫《乡事杂忆》。有好友封我为“乡长”,从此以后我就不是浪得虚名了。
  第一篇就写孵蛋这事吧。
  说到孵蛋必须先讲讲抱窝。抱窝是禽类繁衍后代的一种本能,母鸡的抱窝受生理内分一泌控制,当脑垂体前叶分一泌的催乳素增加时,卵一巢萎一缩而出现抱窝现象。上面那句话引自百度,很一抽一象,具体描述一下,抱窝就是母鸡不思饮食不分昼夜趴在窝里。母鸡抱窝并不须要有蛋孵,那只是一种本能。家养的鸭子没有这种生理现象,所以人们让鸡来孵鸭蛋,反正抱窝的鸡闲着也是闲着。
  母鸡抱窝期间就不再下蛋,因为吃得很少,会变得消瘦,而且一旦抱窝,母鸡体内会分一泌激素之类的物质,不能宰杀吃肉。如果抱窝后不让它孵蛋,那么就得让它赶紧“醒抱”。所谓“醒抱”,就是让母鸡从抱窝的状态下清醒过来。要让它清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不断给予刺激。例如在它的鼻子中穿一根羽一毛一,让它眼前始终有个影子在晃动,还有一种方法是让它站在一盆水中,让它必须保持站立的姿势,想想真是“惨无鸡道”“惨绝鸡寰”。现在母鸡“醒抱”无须受如此磨难了,有一种药物可以很快奏效。
  母鸡开始抱窝后就可以孵蛋了。挑选一些个大、新鲜的鸡蛋作为种蛋,种蛋必须是受一精了的蛋,如果机械化饲养的母鸡,因为没有公鸡配种,下的蛋孵不出小鸡。一窝一般孵十到十五枚,蛋多了母鸡无法保证全部用身体覆盖,影响破壳率。
  有一则故事,说一位名人从小爱观察,看到母鸡孵蛋,也找了个鸡蛋放在肚子下面孵。人是不可能用自己的体温孵出小鸡的,因为人的体温只三十七度,孵蛋的温度要达到三十八度。这位名人据说是华盛顿,我总觉得不太靠谱,就象苹果砸中牛顿的脑袋这个故事一样,都是人们杜撰的,不客气地讲,我们国人尤其擅长此道。跑题了!
  母鸡抱窝一动不动,甚至食物也懒得吃,要定期将它从窝里抓出来放放风吃点东西。因为母鸡抱窝一般在春秋两季,天不会太热,最难忍受的是跳蚤、虱子等害虫。母鸡不活动,这些专门吸血的虫子就为所欲为,仔细观察,你可以发现那些虫子会大摇大摆地从鸡头上爬来爬去。我见过母鹅孵蛋,鹅头上的一毛一都几乎要脱一光了,让虫子咬得血迹斑斑,惨不忍睹。顺便说一下,鸭子不会孵蛋,鹅却会孵,其中缘由我想主要是鹅蛋的孵化时间更长,而母鸡的抱窝时间相对较短,无法胜任。
  蛋孵了一段时间就要检查,如果出现胚胎没有发育的,就要剔除出去,以免影响其它蛋的孵化。方法主要是透一视,不是用X光,而是用阳光或灯光。将蛋对着强光,用眼睛观察蛋里面的情况,虽然不十分清楚,但仍能看出个大概,如果蛋内没有什么变化,说明没戏了,要淘汰出局。
  到了十多天的时候,蛋里面的小生命已经成型了,它们会发出轻微的响动。这个时候同样要观察关注,采用的方法是“踩水”。取一个盆子装些清水,将在孵的蛋一个个放到水中,会有规律晃动的就是发育良好的蛋,不动的就是死胎。
  孵了一段时间没有用的坏蛋一般不会丢弃,通常的做法是放在热灰里煨着给小孩吃,据说很有营养。许多年前还有正规厂家生产这类滋补品,名字好象就叫“鸡胚宝宝素”。小时候这样的坏蛋没少吃过,长大后所以也喜欢忽悠坏蛋。
  小鸡破壳和小苗破土一样,让人强烈感受着生命的顽强与可敬。母鸡孵蛋时间一般是二十一天,那时候小鸡在蛋壳里已经长成了,迫不及待地想钻出来。先是蛋上面破一个小一洞,露出小鸡尖尖的嘴,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母鸡总能准确地找准鸡宝宝头部的位置将蛋壳啄开,后来才明白,小鸡破壳不是母鸡啄开的,而是依靠它自己的力量啄开。由于鸭蛋个大一些、壳厚一些,所以孵化的时间稍微长两三天。
  小鸡出壳时,浑身湿渌渌的,很虚弱的样子。在鸡妈妈温暖的胸怀正面依偎片刻后,绒一毛一就蓬松起来,变成一人见人爱的小精灵了。
  
  篇五:乡事杂忆----露天电影
  为了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工会组织大家看电一影。很遗憾,那天正好有个朋友过生日,寿宴结束已是晚上八点半,电一影刚好放完。细想一下,已经五六年没进电一影一院了,尽管现在的作品题材新颖,影一院音响和影像设备尖端,但我依然怀念当年家乡的露天电一影。
  那时农村经济落后,文化生活更是贫乏,两三个月才有可能放一场电一影。尽管连电话这样的通讯工具都没有,但要放电一影的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不但本村连四乡八舍都知道了。放映的场地相对固定,一般选在村边平整开阔的地方,一放学孩子们就忍不住三番五次跑去打探。直到半晌午时分,两根粗一壮的竹杆高高矗一立雪白的大幕映入眼帘,大家这才欢天喜地确认不是大人在忽悠。
  孩子们关心的是有没有电一影看,至于放什么片子则是次要的问题。影片以革命题材居多,如《南征北战》、《跟踪追击》、《黑三角》;生活片有《李双双》、《瞧这一家子》、《咱们村里的年轻人》;戏曲片也不少,如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越剧《追鱼》;还有一些《桥》(南斯拉夫)、《火车司机的儿子》(朝鲜)等外国的片子。电一影拷贝很少,热门的片子会一晚上在两个村子同时放映。印象最深的是越剧《红楼梦》,邻村先放,我们村派人在边上等,放完一卷胶片后,马上骑车送到本村。这边先放一个新闻或纪录短一片,等到片子到了后立刻上映。一部电一影有四卷胶片,如此要跑四个来回。说到纪录片不能不提到《新闻简报》,它是将一些新人新事或重大事件以电一影方式纪录,再在全国放映。十五分钟的《新闻简报》主要宣传国内大好形势,里面时常出现粮食堆积如山、果实漫山遍野、水中鱼儿欢跳的丰收画面,引得全场阵阵惊叹。
  露天电一影观众都是自带板凳,最前排是席地而坐的孩子们,最后排的人全站在凳子上。还有人干脆坐到银幕背面观看,银幕的背面除了字幕是反的,与前面的图像没有大的差别。现场秩序混乱,小孩找妈妈、爷爷寻孙子、小伙姑娘打情骂俏、小贩高声叫卖……正所谓“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好在都是乡里乡亲,吵架的事情不多,不过也有惹事生非的年轻人,故意找茬欺侮来看电一影的邻村人,有时也会打架。每逢放电一影,家长总会给炒点瓜子之类的小吃,孩子们如同过节一般高兴。
  天完全黑下来,放映场已然是人山人海,差不多可以开映了。乡村还没有正常供电,放映员首先要发电。发电机放在两三百米外,这样会减少一些噪音。发电机有时并不给力,临到阵前公然罢工,放映员满头大汗检查火花塞和油路,边上围着一大圈比他还焦急的人。当马达清脆的声音响起,一道亮光闪电般射一向银幕时,全场爆发出最热烈的欢呼。发好了电,放映员马上跑到放映机旁,有条不紊地拨动各个机关,边上不时有人递根香烟,那时感觉放映员简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放映员在调试时,有人会利用放映机射一出的光柱在银幕上映出自己的手形,许多孩子并不明白其中的物理原理,也在黑暗中激动的挥舞着双手。
  乡亲们看电一影非常投入,若大的场地除了音响概无其他声音。放映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胶片卡带、断带的情况时有发生。放映员剪下来作废的胶片对孩子们来说非常珍稀,他们白天躲在黑房子里用手简作放映机,将胶片里的影像投射一到墙壁,虽然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的影子,仍然乐此不疲。
  农村人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孩子们更是如此,电一影放到一半的时候就开始打瞌睡了,小时候很少完整看过一部电一影。虽然当时对电一影内容的理解极其有限,但一些电一影人物印象则十分深刻。《铁道游击队》里的刘洪大队长、《闪闪红星》里的潘冬子、《地雷战》里的鬼子司令、《渡江侦察记》里的侯登科……这些银幕形象至今历历在目,许多经典台词仍然耳熟能详。
  大约在1982年,乡里盖起了电一影一院。那电一影一院非常简陋,一间大瓦房是放映厅,一排排的石墩就是座椅。隔几天就有新片子,我们却只能望而兴叹,除了家长管得紧,更主要的是没钱买票。好在同学的父亲在电一影一院守门,经常会放我们进去,偶尔也干过涂改、变造电一影票的勾当。那几年看的片子比较多,象《少林寺》、《蓝光闪过之后》、《红牡丹》、《戴手拷的旅客》等等,至今记忆犹新。
  尽管有了电一影一院,露天电一影并未因此而消失。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经济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婚丧嫁娶放电一影的习俗逐渐流行了起来,只是这时大家的激一情已大不如从前。到现在露天电一影恐怕真的绝迹了。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把时间花在心灵上

    把时间花在心灵上

    朋友带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据说他收藏的都是顶级的东西,随便拿一件来都是价逾千万。 我们穿过一条条的巷子,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公寓前面,我心中正自纳闷,顶级的古董怎么会收藏在这种地方...

    2021-02-19

  • 风中跌倒不为风

    风中跌倒不为风

    路过乡间一座三合院,看见一个孩子正在放声大哭,妈妈心疼地在旁边安慰。 妈妈一手慈爱地搂着孩子,一手用力地拍打地板,对孩子说: 哎呀!都是这个土脚不平,害宝贝仔仆倒,妈妈替你拍土脚,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