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写景散文 >

问道青城山幽悠

2019-02-28 17:08 来源:散文网

小车在公路上疾驰。

车上,邱导演、制片人老张以及担任编剧的我,在当地管理局高局长的陪同下,正兴致勃勃地朝今天的目的地进发,以便为即将运作的这部戏采风采景。

窗外,雾色依然很重,成都平原的满眼秋色正飞快地朝我们身后移去。猛然间,眼前突兀立起一座雄伟的山峰,与我们身后的一马平川形成鲜明的界限。哦,慢慢地看清了,那山峰并不是孤立的,它一峰连着一峰,一梁接着一梁,绵延起伏,望不到边际。

坐在后排的高局长俯身指着窗外,提高了调门儿:“你们看,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幽——青城山!”

下了车,刚刚走进那飞檐画栋的奇特山门,就见雾霭之中,游人如织,香火极盛。此刻的高局长也变换了身份,他侃侃而谈,俨然成了我们的导游。

原来,这青城山属邛崃山脉南端东支,北靠西山皑皑雪岭,俯临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层峦叠嶂,险峻突兀,共三十六峰,一百零八景。自古以来,青城山以其“幽”名扬天下。它林木满山,青藤倒挂,怪石苔藓,幽兰芬芳;四季常青的碧绿清幽,形成青城山特有的魅力。难怪诗人杜甫在游历此地时慨叹道:“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org.cn )

没走多远,一道青条石山路呈现在我们眼前。那青条石每根约有一步半长,十余寸宽,整整齐齐的沿山势铺就。高局长对我说:“这里的山路大都是用这种青条石铺成的。别看它不起眼,一根也足有一百五、六十斤重,可你要知道,这些条石有许多都是当地的农妇从山下背上来的。”

“农妇背上来的?”我诧异了。不由得向上望去,果然,不远处真有两位农妇模样的人,分别将一根粗大的青条石捆在背上,手柱拐杖,一步步地朝上爬去。

望着向上延伸的这条“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石阶路,身形富态的制片人老张不由犯了愁,不过碍于面子,他也只好跟在我们身后气喘吁吁地攀爬着。

石阶路上不时现出一座座道观亭阁。这些亭阁多深藏于繁枝茂叶之间,其建筑均取材于自然,或竹木,或藤条,或树皮,不假雕饰,极富天趣,尽显幽深。

好发思古之幽情的我,不由得停住脚步,斟字酌句地长吟起来:“楼观参差依晚晴,偶然信步得闲行。欲求灵药换凡骨,先挽天河洗俗情。”一旁站着的邱导,知道我所吟诵的是陆游当年游青城山时所做的一首《登上清小阁》,不由得击掌叫起好来。

此刻,刚刚爬上来的老张,却一屁股坐在亭阁的长凳上,再也不愿起来了。他嘴里嘟哝着:“老徐啊!你在那儿‘欲求灵药换凡骨’,我这儿可是‘只恨两腿不轻松’啊!”

高局长听了哈哈一笑:“放心,一会咱们过了月湖,就给你换上轻松的两条腿。”

我不明就里,拉了拉高局长:“高局,你就不必安慰他了。依我看,趁这次来青城山给他个教训,让他以后加强锻炼也好。”高局长看看我,微微一笑,没有作答。

翻过山坳,我们眼前猛然一亮,竟被所看到的美景惊呆了!哇,真没想到,在这半山腰中天成了一个诺大的“湖”!原来,这就是高局长刚才说的“月湖”,它是由山中的泉水长年汇集而成。正在发呆中,一艘平板大船驶到面前。我们鱼贯登船,随即朝对岸开去。

船行人影动,身随入画屏。眼前的湖水呈碧绿色,平缓似镜,与周遭的树木、山形相互辉映,真个宛如仙境一般。

度过月湖,又将开始一段攀高的路径。老张这回是彻底耍熊了,他蹲在地上不起来。我刚要上前劝他,高局长拦住了我:“这样吧,你们既然来到了青城山,也该坐坐这里的‘滑竿’,要知道,这“滑竿”也是青城山一景啊!”

“坐滑竿?好啊!”老张腾地站起身来,浑身上下的精气神儿立马儿来了,完全没了刚才那副哀愁的模样。

滑竿,过去只是在影视剧中见过,今天却是亲历了。它由两根茶杯口粗的竹竿做主梁,中间穿着一块质地结实的布兜兜。人坐在布兜兜上,抬竿人一前一后,颤颤悠悠地抬着这滑竿穿行在崎岖的山路上。

没成想,当老张看到站在他面前的两位个子不高、身骨清瘦的抬竿人时,立刻摆手嚷道:“这不成、这不成!就他们俩这身板儿,如何能抬动我这么个大坨?”

高局长笑了,他告诉老张,你别看他们身材矮小,可力气一点不小,他们从小就开始抬竿,早就炼出来了,抬你老张这么个“大坨”根本不在话下。老张终于半信半疑地上了滑竿。

山里人的潜能真的令我佩服。两个人抬着沉重的滑竿,穿行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竟然步履如飞。路过悬崖边时,我朝咫尺外的深处望了望,上百米深的山涧黑洞洞的。那一刻,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可身前身后的两位抬竿人竟然有说有笑,毫不在乎!

两袋烟的功夫,我们被抬至离金顶不远的上清宫。刚下滑竿,目光就被那道观前的一颗参天古树吸引住了。只见这棵古树苍根外露,树干硕大,它的胸径恐怕十几个人也抱不过来。顺着树干向上望去,几十米高的树冠遮天蔽日,半个上清宫都在它的荫护之下。

“这是什么树?”我好奇的问。

高局长用手拍了拍树干:“这是一颗千年的古银杏树,是我们青城山的一宝啊!”

“哦,这就是银杏树!”我惊喜地望着古树。来之前,我曾经上网查过,知道银杏树是一种孑遗植物,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猫,别名又叫“白果”、“公孙树”等,属裸子植物。之所以叫它“公孙树”,是因为它生长缓慢,如果由爷爷种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长成结果。

进得上清宫观门,还没走到正殿,就闻得里面钟磬与鼓乐争鸣,不时传来道家的斋醮唱合,梵呗抑扬顿挫。

高局长神色庄重地介绍说,青城山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是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有神仙都会之称。听得这番介绍,虽然我不信此道,但还是顿生肃穆敬仰之意。我只身来到大殿上正然站立,仰望面前一尊尊雕塑的金身,生怕弄出什么不恭不敬之差错。

游历青城山,最后的一个去处便是那金顶上的老君阁。当我们终于艰难地爬上老君阁时,顿觉豁然开朗,几个小时的劳累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登高远眺的欣喜!

果然,远处后山高耸的山峰上飘荡着一股股迷茫的雾气。那雾气从山顶上缓缓倾泻下来,顺着下滑的山势朝山谷中坠落,就像一条雪白的银练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地舞动着。越过这条白色的银练再往远处望去,隐隐可见一座被皑皑白色覆盖的雪山。听说,那就是著名的“四姑娘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凭栏远望,再一次深刻理解了这两句诗的含义。此刻,眼前的这座青城山已经完全不是我们初登时的模样了,它变得更雄伟、更壮观、更神奇!由此我联想到,自然界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自己呢?生活中的我们,如果也能从更高的角度来重新观察和认识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或许,就会得出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结论,不是吗?

哦,好一座让我难忘的青城山!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守望,冬天的路口

    守望,冬天的路口

    一片落霞孤鸿的眷恋中,依依送别秋水长天的一程相逢。一篱冬阳,隔开季节分明的两端;冬,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在身边 光阴不懂人情,竟自流转,然而我们心底终有些撇不清的东西,留在了逝去的时光...

    2020-11-26

  • 清晨的阳光

    清晨的阳光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玻璃窗钻了进来,轻轻环绕在周身四围,我张开眼睛,迎接第一缕阳光的恩泽。 轻轻地推开窗户,柔柔的风撞了个满怀,抚过了我整个脸颊,飘起了我的长发。想起了遥远的梦,感念...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