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韶山的文章
2019-01-03 10:52 来源:散文网
篇一:我要去韶山
因为是圣人孔子的家乡,所以山东曲阜闻名中外;由于鲁迅曾在仙台大学学习、生活过,所以只要读过小学的人都知道日本仙台这个地方;和我近在咫尺的小城凤阳,因为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里,所以那里也成为了许多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因名人而出名的地方很多,如果我说出韶山这个地名,你一定会立即会想到毛泽东。
韶山,因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而名扬四海。韶山的名字,虽然标注在中国的版图上,却铭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因为毛泽东的许多故事,所以我多年来特别向往韶山。
说来寒碜,当了10年老师,坐了2年机关,这么多年我都没用出省旅游过。过去虽然有时间,但我没有钱,出远门旅游当然是无法成行的。近几年呢,我是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钱,自然哪里都去不成。最近看到一位网友的个性签名写到:没有旅游的生活只能是生存。为了改变一下生存状态,我终于说服自己要出去走走看看。到旅行社选择线路,每个地方都有吸引我的理由。蒙古辽阔的草原,西藏圣洁的雪山,海南岛四季如春的气候,上海车水马龙的外滩……
到底该去哪里?我最终选择了韶山。
韶山,的确是一个令世人听到就无比景仰的地方,是一个令世人虔诚地仰望的地方,更一直是我心中永远的圣地!
关于韶山,我还知道“箫韶九成,引凤来仪”的典故!传说大舜南巡,跨黄河、过长江、泛洞庭、溯湘水、至湘中,弃舟登岸,见一派峻岭崇山,登至最高峰,忽听鼓角齐鸣,苗民土著将舜帝团团围住,呼啸呐喊声此起彼伏。此时,奇迹出现了。从舜帝所立的山头,悠悠飘下管弦之音,如丝如缕,如云如雾,那是至善至美的音乐,那是至礼至和的音乐。弯弓搭箭、虎视耽耽的苗民在和美的乐声中,丢下武器,伴着节奏,欢快地跳起舞来。舜帝也加入到这乐舞之中。舜所奏乐,即箫韶,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韶山亦因此得名。
然而,使韶山真正名扬四海的,还是在公元一千八百九十三年。那一年的隆冬腊月,在背山临水的上屋场,随着一个普通农家的婴儿的一声啼哭,产生了一位惊天动地的人物——毛泽东。自从出了毛泽东,古老的神州大地便“倒海翻江卷巨浪”,“天翻地覆慨而慷”,“五洲震荡风雷激”,“万方乐奏有于阗”。韶山的灵气孕育了一代天骄毛泽东,而毛泽东的光辉一生又浓厚了韶山的灵气。
我是毛泽东粉丝,仰望韶山,是从儿时就开始的。读小学的时候,我们的课本,平时的课外读物,还要每天的收音机节目,都可以读到、听到关于毛泽东的故事。那时,在农村小学读书的我们,老师用清唱的方式教会了我们两首歌,一首是《国歌》,另一首就是《东方红》。虽然老师教的音不准,我们唱的也常常跑调,但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我们都会哼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那时,毛泽东是我们孩子心中的神。有一次老师让学生自选题材,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我随即写出了《我心中的韶山》一文,老师阅后留下如此评语:语言通顺,情真意切;作为小学生对毛主席和韶山都很了解,写得好!说真的,想到韶山,我的心就狂跳不止,恨不得一下子投入到她温暖的怀抱,连做梦都想看一看韶山啊!记得小时候我曾下过决心,长大了我一定要去山上看看,看看毛泽东的故乡到底是什么样子。
其实,孩子的决心是很容易淡忘的。像我当年要去韶山的决心在我心里似乎就很模糊了,当这次看到旅游线路中有韶山的选择时,小时候那种激动的情绪突然又回来了。
这个月,我要去韶山。还有10天,我就会到韶山!
篇二:蜻蜓点水游韶山
小时候就一直惦记着韶山,今年4月下旬终于踏上了这块神奇的土地,虽是蜻蜓点水般的旅行,但却圆了一个美丽激情的梦。
韶山,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只因舜帝南巡在此听乐,箫韶九成,有凤凰来仪而得名;只因毛泽东的名字而闪烁着神圣而耀眼的光芒。
那天,我们一行带着浓厚的兴致首先来到了毛泽东故居。这是一栋再也不能普通的土木结构民居,看上去,背依韶峰,面临水塘,成凹字型结构,有堂屋、退堂屋、厨房、火堂、横屋、卧室共13间。这里就是毛泽东出生的地方,也是他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随着长长的参观队伍,走近毛泽东故居,凝视毛泽东睡过的床铺和用过的锅灶、方桌、长凳、农具等,仿佛伟人的气息和遗风扑面而来,恭敬和怀念之情油然而生。站在故居对面池塘边观景,但见故居上房坐南朝北,背山面水,四周山环水绕,绿浪滔滔,真乃“背有靠,前有照,左右山环抱”的风水宝地。怪不得全国各地包括外国游客都不远千里来访呢!
离开故居,步行到毛泽东铜像广场,满眼望去,但见他老人家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正视前方,是那么的庄严,那么的神圣。我们一行怀着恭敬的心情,在两名武警的引到下,沿着红地毯缓缓前行,向铜像虔诚献上了花篮,深深的鞠了三躬。(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上车后,导游给我们讲述了四个神秘而有趣的故事:1993年12月的一天,装运铜像的大卡车从九江出发,到达江西时突然熄火,怎么也不能启动,一位老师傅悟出老人家要到井冈山叙旧,于是住了一宿,第二天早晨车子并未检修就发动了起来;铜像揭幕即将来临,虽是隆冬,但韶山满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比往年早开了几个月;剪彩揭幕那一刻,天空出现了“日月同辉”的景象;揭幕第二天,有6只蝴蝶在铜像周围飞来飞去,当地村民说,那就是革命战争年代逝去的毛泽东6位亲人化为蝴蝶前来祝贺。如此奇观异彩,给伟人毛泽东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不由使人肃然起敬。
随后,我们带着无尽的遐想,来到被毛泽东称为“西方一个山洞”的滴水洞。穿越“洞门”,但见这里山水相依,松青竹翠,溪水潺潺,花开艳艳。途中见一水池,池内成千上万的金鱼自由徜徉,好不惬意。正如《毛氏族谱》中记载的:一沟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导游告诉我们: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了一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被一路秀丽的景色所感染,随对陪同的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说:“这个地方安静,我退休后,在这里给我搭个茅棚。”1960年,代号为“203”工程正式启动;1962年,被称为“1号、2号、3号”的三幢别墅落成。1966年6月,毛泽东南下视察韶山,曾在1号楼住了11天。随着导游的讲解,我们进入1号楼参观了当年主席睡过的床铺和用过的物件,仿佛再现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滴水洞西边虎落坪有毛泽东的祖坟,因行程紧张,没能目睹这块风水宝地,却是一个遗憾。
韶山归来,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下意识的哼出了小时候就会唱的歌曲: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篇三:难忘韶山
走进韶山那天,正好是九月九日——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逝世纪念日,可以说是赶巧了。此前,我一直想象那个地方山峦叠嶂,林木密布,山路崎岖,不容易走进去。而我前往韶山时,并没有见到连绵起伏的山岭,所走的柏油马路宽阔平坦,轿车行进得很平稳。马路两旁楼房幢幢,错落有致,呈现现代风格,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让人尤为欣喜。因那天是个特殊日子,许多游客都特意赶了过去,到处都是先期到达的人流,到处可见各种型号的汽车,人声,车声交汇在一起,声浪此起彼伏,犹如置身繁华的都市。游人风尘仆仆抵达那里,想必都是要目睹毛泽东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成长环境,感受一种神秘气氛,打开一个心结,找回一种信仰,不是吗?
走出轿车,跟着朋友老吴走了一段路,我终于走到了毛主席故居前,却发现那幢房屋并不气派,并不显眼,倒是显得有点陈旧,有点平常,让我顿时生疑,那房子真是毛主席原先的家吗?想毕,我用心打量房屋风貌,所处的位置,这才弄明白,毛主席故居是南方农村常见的那种住宅风格,土木结构,泥砖墙,小青瓦,背靠山丘,房前有开阔的平地,一眼就可望见对面林木葱茏的山岭,让人不由得产生遐想。我十分珍惜那个难得的机会,没有急于入内,赶忙叫来妻子和儿子,三人站在一起,在房前留了影。而后,我急切地走进毛主席故居,梦想一下变成了现实,顿时变得异常激动,眼窝汪满了泪水,又不好意思去擦,就不停地眨眼,以免出洋相。已有好多游客先我入内,各个神情专注地观看屋里的旧物。忽听有人发出一声感慨,我就想那人和我一样,也动了真情,才会有那样的举动。
我的心潮一直难平,面对墙壁悬挂的每一幅旧照片,总要端详一阵,猜想当年拍照的真实场景。面对每一张床榻,也要想一阵,要让他们一家人起居的图景显现脑海。面对那个灶台,也要想一想他们一家人吃饭时究竟是怎样一种情景。面对那个打谷机,还要想象他们一家人干活时的场景。我原以为毛主席故居里会有让人惊奇的物品,可留给我的完全是另一种印象,四个居室分别摆放四张床榻,墙上分别挂着毛主席父母,毛家三兄弟的黑白照片,别无他物。厨房里除了灶台,饭锅,砍柴刀,无其他物品,仓房里最起眼的是一台打谷机,给我的感觉是在农户家串门。可是,它又是那么吸引人,其魅力众人自然皆知。进出毛主席故居只有一个房门,里面房子套房子,自成一体,中央有一处天井,抬头便可望见当顶青天,还可呼吸新鲜空气,足不出户,就可与大自然接触,设计者的奇思妙想真让人佩服。
走出毛主席故居,我先去参观毛主席儿时读书的东山小学,低矮的校舍显得有些原始,逼仄的教室里放着几张陈旧的课桌,还有几条板凳,不见一个读书郎,没有一息读书声,那里显得格外清静,让人不敢相信那里就是毛主席当年读书的地方。可是,儿时的毛泽东确实在那个学校读书,而且是先生器重的好学生。而后,我前去参观韶山农民运动讲习所。原先想象那个场所一定很大,可以容纳好多人,可进去以后才发现房间并不大,也就是个百余人活动的场所。一眼望过去,里面的桌子和凳子摆得很整齐,横看成排,竖看成列,似乎在迎接将要到来的新学员。再仔细打量,那些桌凳都很小,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但因它是革命先辈用过的物品,意义非同一般,我便手扶在一张桌面上,再次想象当年那些革命者学习和讨论的火热场景,不禁有了即兴发言的冲动,而我能说些什么呢?
此后,我专程前往虎歇坪瞻仰毛主席祖父的墓地。虎歇坪在一处山坳里,要走很远的山路才能到达。上山的小道尽管蜿蜒曲折,好在铺了石条并不难走。我便一步一个石阶,缓缓前行,一边饶有兴味地观赏山道两侧的美景。满眼都是葱翠欲滴的植物,有节节高攀的翠竹,有傲然挺立的橡皮树,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树木,将目光所及的山坡遮盖得严严实实,使人无法看清山坡本来面目。那里的空气格外清新,沁人心脾,分明是天然氧吧,虽然越走山路越陡,步步登高,但并不感到疲劳。许多游人很珍惜那难忘的时刻,在竹节上留下了“某某到此一游”的笔迹,而我没有那么做。因为那种表达方式不文明。大约走了一小时,体力有点不支时,终于到达目的地。原以为毛主席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其祖父的墓地与众不同,很别致,很装观,可我亲眼看到的情景完全出乎想象。在山道拐弯处不足四平方米的地方,有一座矮小的拱圆型的混凝土罩面的坟包,看上去极不起眼,那就是我要瞻仰的毛主席祖父的陵墓。横看竖看都跟普通百姓的坟墓没有两样,让我委实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我便想到那就是人民领袖与封建帝王的不同之处,让我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心灵被一泓清水洗涤一次。
据说过去那个地方经常有老虎出没,歇息,故而被称为虎歇坪。原先毛主席祖父的墓地并不在那里。因蒋介石派人要掘毛氏祖坟,当地乡亲得知消息后自发地组织起来,趁黑夜将毛主席祖父的棺木挖出来,抬上山去,而后葬在了虎歇坪,要让老虎保护墓地安全,所以一直未被坏人发现,保留到了今日,我才有幸见到那座坟墓,还有附近的两只老虎雕塑。这足以证明当年老百姓对毛主席的爱戴,而毛主席高呼“人民万岁”口号,也足以证明他对老百姓的尊重。所以,毛主席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定为共产党的宗旨,毕生为人民谋幸福。
最后,我走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看到一代伟人的铜像矗立在高高的基座上,形态逼真,似乎放眼眺望着家乡的山岭,树木,花草,感受着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在热情地迎接每一位游客。那一阵,伟人的铜像下面汇聚了好多人,除了瞻仰伟人的风采,还纷纷合影留念,我估计他们和我一样,也是专程来韶山满足多年夙愿的。因为人民领袖永远和人民心连心,他们都是来表达对人民领袖的怀念之情的。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