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节日散文 >

端午记忆

2019-01-03 16:13 来源:散文网


  篇一:端午记忆
  时光携着翠绿,匆匆走近六月。空气中似乎还弥留着艾草和粽叶的清香,端午已飘忽而过。但一些关于端午的记忆,却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记忆中的端午,与妈妈忙碌的身影重叠在一起。
  临近端午,做香包,是妈妈必修的功课。她有一个包袱,里面收藏着各种各样,质地不一,颜色各异的碎布头。别看它们不起眼,但一经妈妈的手,它们就成了灵动的香包,无论是花卉还是动物,都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你看,玫红的莲花,翠绿的叶子,重重叠叠的花瓣,金色的花蕊,艳丽无比。粉色的小小荷包花(我们叫石榴花)皓齿微露,粉嫩小巧。大红的辣椒,配上绿色的丝线,让你眼前一亮。黄澄澄、圆溜溜的南瓜,衬着翠绿的叶子,绝对会给你强烈的视觉冲击。一颗红心,鲜活生动。一个烟袋,小巧玲珑······
  那些小动物,造型更是可爱至极。洁白的鸽子,扑闪着红红的眼睛,振翅欲飞。黑亮的兔子,拖着圆嘟嘟的肚子,憨态十足。褐色的猫,卷曲着尾巴,黑白分明的眼睛,机警地看着前方,一只大老虎,虎虎生威。一只公鸡,昂首挺胸······
  无论怎样的造型,做的时候,里面都要放上香草,再根据颜色配上各种丝线做点缀,鲜艳夺目。佩在身上,清香扑鼻。香包是那时候最值得我炫耀的端午礼物。带着这样的香包,在村里走一走,听到人们啧啧的赞叹声,是我最自豪的时刻。
  要说明的是,莲花是不能单独佩戴的,须将那些小动物,小植物,用丝线穿在一起,缀在莲花上,再配上五彩的丝线做穗子,这样,才显得大气精致。每次,妈妈做香包的时候,我都会贴在她身边,目不转睛的看她飞针走线,觉得她的手太巧了。有时候忍不住也要嚷嚷着要做。妈妈就教我最简单的红心了。当我笨拙地做好后,看着自己的作品,虽然不如妈妈的精致,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那感觉非常奇妙。
  儿时的记忆里,端午没有粽香(吃粽子是后来才有的)。但妈妈会做好多好吃的特色美食:凉面、凉粉、韭菜盒子,地皮菜包子、枣糕······每一种都让你馋涎欲滴。
  凉面和包子一定是在端午前一天就开始做,因为那很费功夫。
  妈妈做的凉面可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凉面,完全是纯手工做的。首先要和好面,一直揉到很光滑,因为面是决定口感的关键环节。然后用擀面杖擀开,一直要擀到薄如纸张。再撒上麦麸,吸干水分,最后,用擀面杖卷起来,切成均匀的细丝,晾好。等水烧开,就可以下锅了。煮几分钟,马上捞出来,再在凉开水中过一下,除去粘性,之后马上伴上菜籽油,那色泽,“嫩于金色软于丝”啊,就是不吃,看看也馋。等吃的时候,再拌上炝好的韭菜、辣子,浇上醋等调味品,配上萝卜、笋子、菠菜等凉菜,面,筋道爽滑,菜,色泽鲜艳,美味无比。(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地皮菜包子,做起来也很麻烦。因为山上捡来的地皮菜很脏,上面粘着好多土和草。所以拣干净,洗干净很费力。妈妈常常先要将地皮菜泡几个小时,反复洗,一直到水很清很清,方才伴上葱姜肉等调味,包好后,上锅蒸,黑黝黝的地皮菜,翠绿的葱,鲜嫩的肉,鲜味十足。不知不觉常常就吃撑了。
  韭菜盒子,也是端午必做的美食。同样的,它也不是现在饭店做出的那种。韭菜是菜园里自己种的,洗尽切碎,拌上炒好的鸡蛋,外皮要擀成碟子大小,其中一张先放好拌好的馅子,然后再放一张,按压边缘,直至两张重合锅里放油,然后按直径分成四份,就可以吃了。这样的韭菜盒子,皮,香脆可口,韭菜清香鲜味,好吃极了。
  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就是端午前,妈妈会为我包红指甲。每年,妈妈会种几株海钠(现在才知道那叫凤仙花),端午前拔一株,捣碎,细致均匀的铺在指甲上,(不能多,也不能少。少了,染出的颜色发黄,不好看。多了,指头也被染红了,也不好看。)先包一层甜菜叶子,然后用一块布包上。睡觉时,手一直放在被子外面,不敢动弹,怕染了被子。虽然很难受,但天亮以后,把手洗干净了,看着指甲鲜红鲜红的,好看极了,一切不快就烟消云散了。
  端午那天,妈妈先清扫一番屋子,然后剪几枝芍药、石榴(荷包花)、丁香,分别摆在每间屋子的显眼处,顿时,花香满屋,浓浓的节日的味道充满屋子。然后插几枝柳枝,艾叶在门上,一切准备就绪,各种美食就端上了桌。黄澄澄的韭菜盒子,热气腾腾的地皮菜包子,黄葱葱的凉面,晶莹剔透的凉粉,各种凉拌小菜······一家人,边吃边聊,温馨幸福。
  远去的端午记忆里,真的没有粽子,也不知道屈原。只有妈妈的香包和美食。时光留给我的端午记忆,原来只有妈妈的味道。
  
  篇二:端午记忆
  今年的端午节是在所里过的,端午节这天正好要值班,所以一大清早便从新化坐车赶到所里。
  在新化等车的时候,看到一老奶奶担着一些丝瓜之类的蔬菜在卖,蔬菜上面却有两个篮子,里面装的是鲜红的杨梅,刚看到就口水直咽了,也不问价钱就称了一斤。回到所里,拿一只脸盆来洗了,急不可耐的拈起一个,刚入口,就一股酸味出来,搞得我口水直冒,但是细细品尝,却又透着一股甜,酸甜一直爽到心口,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嚼着杨梅,不知不觉果肉已被吃尽,只剩下杨梅核,可还是要含在嘴里,慢慢的嚼着,嚼着,只是思绪却像脱桨的小舟,随波飘荡……
  工作这十几年,似乎我的端午节都没在家过过,对于自己都如何过的端午节也没有丝毫的记忆了,感觉端午节对我个人而言也没有丝毫的意义,奇怪着国家为什么要放这天的假……然而在我的心底,却珍藏着那么一个端午节——让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一天。
  也不记得是哪一年的端午,只知道那时候很小,父亲还能够抱着我,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看划龙舟,但那时我应该是读书上学了的,因为我记得是学校放假,在放假的先天老师还特别的叮嘱我们不要去看划龙舟,以免掉到河里或者出什么意外。后来我才知道老师的叮嘱是对的,当父亲带我到资江桥上的时候,桥上的人之多简直把我吓傻了,真的是人山人海。我非常的兴奋,从来没看到过这样的阵势,也把老师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因为我知道,有我父亲在呢,他会牵着我,会保护我的。这时候划龙舟比赛还没有开始,可是桥上的人都已经挤在桥边上了,尽量的占据一个位置,被挤在后面的也尽力把头往前伸,看看比赛什么时候开始,一听到下面有异常,就趴着前面人的肩膀,并大声的问:在哪,在哪,开始了吗?被趴的人也不懊恼,会心的笑笑,说:还没有呢,划船的应该还没准备好吧。看着他们这么好奇的样子,我也想去看看究竟,就往别人腿缝里挤,父亲眼快,一把抓住了我,说:注意安全,你坐到我脖子上来看吧。父亲一把把我抱上了他的脖子,我伸着头往下面瞧,也没看着什么究竟,看了好久脖子都酸了,就要父亲放我下来。父亲领着我往前走,说我们去买点东西吃。走了好久,看到一老奶奶挑了一篮子杨梅,父亲说:这杨梅好吃,买点你吃吧。看到这么诱人的鲜红的杨梅,我口水直流,连连点头。
  那次吃杨梅应该吃的很爽吧,我记忆中那是我第一次吃杨梅了,那个时代物资是比较缺乏的。
  从此我一过端午节,首先想到的就是杨梅。在我的脑海里,端午节是和杨梅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什么粽子,当然还有划龙舟,因为我总记得骑在父亲脖子上看划龙舟的兴奋,以及当时人山人海的宏大阵势。可惜,直到现在,我都没再看到过这样的情景,也没再过过这样让我记忆深刻的端午节了。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快乐春节

    快乐春节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想到这,我不由得笑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

    2021-02-17

  • 春节送礼

    春节送礼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每当到春节,人们总会贴春联、福字,到处张灯结 彩,美不胜收。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去朋友、亲戚家作客。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对春节送什么礼作如下调查。 我走向前去,...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