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文章-中秋赏月的散文
2019-01-03 16:13 来源:散文网
篇一:中秋赏月
今天中秋,天上却有厚厚的云,白天还下了雨,恐怕今夜无月可赏。心里便有乌云遮住一般,颇为不快。但希望很强烈,不断诅咒着那不解风情的云。
夜晚很静,油蛉在竹林悠悠低唱,蟋蟀在石缝激情的表白,还有不知名的小虫在桑树不紧不慢的吊一嗓子,可是今夜无月,东山还是云层堆积。。
风吹过,树叶竹叶都沙沙作响,水面上荡起了波纹,我的心里涌起了喜悦。风来了,仿佛给我带来了一轮光华万道的明月。我耐心的等候,吃着月饼,阳台上慢慢明亮起来了,抬头看天空,已经有了黄色的霞光,我更加有信心了,今夜有月可赏,我坚信。
远处的山慢慢轮廓分明,一条小河从山脚流过来,夜晚便多了一份灵动。沿河两岸是肥沃的稻田和桑梓成林的土地,即使在中秋,满眼都是桑梓和竹叶的翠绿,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看着无比亲切的山山水水,我的心柔软得如一泓清泉。
看得到山峰倒立的影子了,仰头望天,月亮已经出来了,在竹林之上,竹枝摇曳,月亮仿佛被他们画出来一般,悬挂在天空的巨大画板上。我沉醉了,这样的圆月之下,银辉流泻,千山万水都分明了。那些无奈的游子,那些空巢老人,那些留守儿童,都把月来看了,把望穿秋水的眼睛湿成一汪汪潭水,随后流动成划过脸颊山谷的一道道河流。
穿过云层,月亮显得更加明亮,也更加惊艳,她用柔情安抚着离人的伤心,静静地,温柔地,无私地。凉风习习,平静的河面波光粼粼,山峰的倒影便凌乱了,成了碎片。慢慢的风住了,河面又平静了,山峰的倒影又慢慢拼凑完好。我多么希望今夜这轮月亮,能够像风一样,碎了离人的心,然后又能够将破碎的心慢慢拼凑完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相信它有这个魅力。
不知不觉间,已经月满西楼,天边虽然还有几片浮云,但是颇为安详。秋虫不知疲倦的唱着情歌,这片肥沃的故土和我都醉在月亮的光辉里。
篇二:中秋赏月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篇三:中秋赏月
花开花落又是一个中秋之夜。我是九点五十分走出家门的。今年赏月没有沿着深远的马路走向郊外,因为我走上街头的时候,看到月亮在雾中行走,便没有了去郊外赏月的兴致了。如此的天空,难道郊外会有一轮皎洁的清月吗?月亮一年比一年模糊,远没有了过去一轮冰清之意境,只是一个秋至月圆、人圆一个佳节美好的畅想。诗人笔下清光无处有,不知道何处去寻了。日益发达的城市,日益污染严重的天空,白天连太阳都看不清个轮廓,何谈夜晚的皓月。月亮本是皎洁的,只是人为制造的雾障,使冰清静雅的月亮失去了诗意。
一轮秋影转金波,衣镜又重磨。与天空一样,不怎么清亮的心境,望着渐高的月亮,感到模糊不清时,还是联想到了即失的岁月。少小离家,来到这座城市不觉已两鬓斑白了。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凝视着遮了灰白,有了神秘之感的月亮,轻然的脚步,置满了捋捋忧思。想象着月亮,肯定满腹怨言。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月宫中的桂树砍尽了,怕也没了乘风好去的清爽。
老城开发以后,已完全成了一座经济城。白天热闹非凡人影接踵,夜晚空的没有一丝人烟,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老县城,黑灯瞎火的如一座鬼城。即使有几盏昏暗不全的灯,也不会使人的心境松弛。幽冥之下,反倒增添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匆匆而过的境地,不敢有丝毫的联想。
我穿过老城,来到文庙的后边,见有一大片空阔之地,便没有了再去别处的心思。这个地方是人与神的接壤处。这片开阔地看着长有一百多米,宽有五十多米吧。宽却没有容身之地,能活动的地方,只有七八米宽左右的一条水泥路。路两边蓬高数尺,因在庙墙的后面,晚上行走在如此的境地,有了一种阴森森的感觉。一直走到东的尽头,才有了一片平整干净的场地。四周没有一盏灯,只有北边的墙外有一溜住宅,透出了人间的温馨之光。但这些光,对于墙外的广场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如果不是朦胧的中秋月光,肯定是漆黑一片。一个怵人的城中幽静之处,因四周的暗,倒有了一份赏月的意境。
我站在平整的停车场中间,久久地目视着模糊不清的天空。此处正是飞机降落的航线,最多三分钟便有一架飞机轰鸣而过,夜深人静,却没有人闲桂花落的意境。尽管是几秒钟的事,次数多了,也就有了烦意。我想着离开这个让人时有烦躁之地,索性还是依旧往年的习惯,沿着马路向城外走去。走了没几步,又停了下来,一个朦胧的月夜,去了郊外又如何?如此一想转身返回了原地。平了平踟躇的情绪,不去理会飞机的喧闹。我凝视着高远的月亮,我的眼神,几乎是跟随着月亮行走。玲珑望秋月,一个想象了。模糊而毛毛刺刺不规则的月亮,比往年更加无奈何的愁相。月宫中的桂树是何物?只有细细地凝视,靠想象来描绘,才能看到一丝轻微的黑色。苍穹灰黑色,一样看不到清亮的底色。星星哪里去了?搜遍月亮四周也看不到一颗星星。月亮在是阴非阴的天空孤伶伶地穿行,为月亮执着地找一个伴,找遍视目所能波及的地方,总算在遥远的西天找到了一颗若隐若现的星星。超然物外的发现,心情有了一丝为月亮不在孤单的兴奋。好景不长,只有一分钟的时间,天空庞然大物的掠过,再寻找哪颗星星,已杳无踪迹,好像被飞机的轰鸣声惊跑了似的。星星瞬间的失踪,让人不得理解。常言道,众星捧月。想起了儿时清澈的天空,不仅星星与月亮为伍,就连白白的云彩都在为月亮捧场,使中秋月夜显得极为精彩,为人间的团圆,增添了不仅的喜气。
星星的回避,完全不是什么高风亮节,或与月有什么分歧,更不是故避他处看月亮的笑话。苍穹烟雾茫茫,素月清辉都难以普洒,何况星星点灯,能找到星星才怪呢。我在文庙的后墙所谓的广场上,轻微的脚步,来去大约有一个多小时,天空除了飞机的轰鸣声,又多了一项人间喜庆团圆的烟花炮仗。11点多了天空依然热闹,似乎更胜前时。五彩缤纷的天空,与月争辉,人为的景致,一时夺人耳目。八月十五响炮仗,这是早先没有的习俗,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事。这新生的习俗,无疑是生活日新月异的体现。
随着夜晚的渐深,天空的飞机似乎少了架次,有了较长的宁静,午夜12点,也再听不到了喜庆的炮仗,温馨的人间烟火几乎熄灭的不剩几盏。模糊的天空,并没有因夜的深而有一丝改观,似乎比前时还要模糊一些。到是文庙的后殿,魁星楼,挑角飞檐,在模糊的月光下,有如宫阙的阆苑。蓬高乱草中间的水泥路,在微弱的清辉之下,白白的犹如天街。这一联想,使赏月不高的兴致,蓦生了一丝兴奋。夜静桂花落之处,自己何不是行走在天街之中的神仙。霜铺人间满地白,琼楼玉宇宫阙寒。人间喜圆酒杯响,烟花照得夜灿烂。既然是神仙,那就不要在此蔫站了,沿着天街到宫阙之中畅游吧。夜的沉醉,醉了赏月之人。醉起步溪云,不时抬手摸着蓬高凝露,咏着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篇四:又到中秋赏月时
月明星稀、桂影浮动,清风徐来、暗香流动,我仿佛又听到了水流、鸟鸣和桂花落地的声音,我仿佛看到了你们那殷殷的垂询和深沉的爱恋,我仿佛嗅到了那份来自友情的淡淡的却沁润心脾的香气,我仿佛正沐浴着你们赐予我所以温馨和甜蜜……
中秋之夜,玉兔东升。在这月圆风清的良辰佳夜,人们或举家出游,或家庭赏月,或酒楼欢聚,赏月的方式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因此中秋夜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而嫦娥奔月、吴刚折桂、朱元璋与月饼起义这三个中秋的传说,相信只有“嫦娥奔月”最深入人心了。潮汕人过中秋的传统习俗好多,自古就有赏月、拜月和吃月饼等习俗,但流传至今最广的就是赏月了,似乎拜月已被年轻一代所简化或免去。在“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望着夜空光辉皎洁的玉盘,记忆追溯到儿时在农村过中秋的场景,那才真是多姿多彩,而且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呢。
中秋夜,一轮圆月东升时,妇女们便在庭院里各自的门口边,搬来大方桌,摆上月饼、柚子、芋等果品,边赏月,便畅谈。直到皓月当空,才开始祭拜。方桌上银炷高燃,香烟缭绕。我们几个小孩拿来了笔、簿等学习用品,放在方桌上,模仿长辈的样子虔诚祷拜,妇女口中念念有词,意为期盼孩子平踱青云,早步蟾宫折桂之意。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妇女向小孩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望着玉盘里有点朦胧的影子,那是一棵树,树下蹲着一位和善的老人……女孩子听得津津有味,男孩子却一溜烟跑去村社看热闹去了。
原来村社已搭上谜棚,正在举行猜谜活动。那是男人的戏台,他们围坐在贴着一张张白纸黑字的谜语台上,冥思苦想。随着一阵阵擂鼓声,那是在为猜对了的佼佼者发奖品呢,当然拿取战利品最高兴的莫过于他们的孩子了,可以向同伴炫耀呀!
看那边,在漆黑、空旷的大地上,孩子们在“烧塔”,他们搜集来大量瓦砾,砌成塔状,塔高一米多,用纸、草在塔内燃烧,有时还放上硫磺,火焰更美、更壮观。孩子们在塔前欢欣雀跃,忙得不亦乐乎,其热闹的气氛吸引来不少成年人。夜空里光彩夺目的火焰映红了一张张天真活泼的脸庞,一张张欢声笑语在整个村子里回荡……真到深夜妇女们祭拜完毕,在庭院里焚化钱锭后才收场,大家回家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这样的欢庆活动还持续了几夜呢。
团圆的人大多合家过中秋,享受在浓浓的亲情或爱情,很少顾得得上月色光华。“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只有离家的人对月亮的感受更真切。中秋夜,离乡背井的人,徜徉在沙滩上,无心观赏海浪拍打礁石,海水追逐弄潮儿,天边归鸟掠过,圆月徐徐升起于浮云与大海之间的“海上生明月”的壮观景象,虽然是“天涯共此时”,却由于会不了故土,见不得亲人,心中徒然掀起了波澜,一股莫名的情绪袭来,凭添几许惆怅和哀愁。幸亏有那“让世界触手可及”的手机或电脑,以慰相思之苦。惭惭缓解了“此情无计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情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如果儿女不离父母,乡人不离故土,青年人不外出求知,又何来个人的事业、爱情的幸福、社会的繁荣?让这种离别与分飞化作游子的思乡情,恋人的相思意,它看似人生的缺陷与不足,却是为生命的光彩和财富埋下了伏笔,因为“距离产生美”!
中秋月,炎黄子孙对它情有独钟,其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成为广为流传的千古佳句。月亮既可怡情,也可寓意,多少相思情结,多少离愁别绪,多少惆怅迷惘,多少感人情愫,都能抒发于皎洁的月光之下,“月亮代表我的心”!
篇五:中秋赏月
在我小时侯,很喜欢过节日,心里充满着灿烂的阳光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特别是八月十五更是我翅首期盼的节日。节日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苍穹,偶尔传来蛐蛐的优美歌声,全家人围座在庭院里的圆桌旁,母亲把裹有青红丝,花生仁,冰糖块的两盒月饼切开,分发给我们吃,回忆那个幸福时刻,时至今日,依然让人垂涎欲滴。
桂花飘香的时节,月饼虽好,但家庭条件所限,每年的中秋节仅能吃到最多半块的月饼。从八月初开始,走亲戚串朋友都要送月饼,你来我往祈求团圆幸福。到了八月十五的这天傍晚,母亲就把月饼分好让我们登门送给辈份较高的亲邻让他们品尝。明月升起的时侯,还要在庭院里摆上供桌,放上月饼,请月亮老人品尝,祈祷神灵保佑平安幸福。
每逢中秋,我就有一个愿望:能让我美美的吃够月饼多好啊!可是这奢望在当时是满足不了的。母亲总是说,等到亲戚走完了,给邻居送好了,剩下的到十五夜里再吃。
我记得,小时侯最幸福的是中秋节那天晚上,该给长辈和亲戚送的月饼都已经送去了,剩下的就轮到我们了。吃着母亲递给我的月饼,仰望着天空那一轮银盘般的月亮,轻拂的秋风伴着蛐蛐甜美的歌声,使人触景生情,如痴如醉……
后来我高中毕业参军来到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的边防军营。在入伍后的首个中秋节那天,部队首长十分体谅中原儿女的思乡之情,举办文艺晚会,改善伙食条件,还为每名军人分发了月饼,水果,举行会餐。当我手捧月饼,仰望月亮,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时,团俱乐部里晚会正在火热进行中。这时,“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歌声传入耳畔,使我陷入了对故乡童年的回忆中。
我牢记父母亲人的嘱托,履行军人的使命,紧握钢枪,紧盯前方,认真的进行着站岗放哨,我深知,家乡父老和全国各族儿女能够如此幸福的祈祷中秋团圆平安夜,不正是有子弟兵的顽强坚守吗!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逐年上升,商场超市各种月饼琳瑯满目,品种齐全,但是,我却再也吃不到原味的了。闲暇之余,回忆往事,童年是快乐的,记忆是美好的。我觉得,刚退休的人,有时间和心情把儿时伙伴,老同学,老战友找到一块,相互之间品味一下往事,回忆一下有趣的旧事,其实,这也是一种幸福,您说是吗?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