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写人散文 >

我的老板,我的恩师(上)

2019-03-16 12:03 来源:散文网

??老同事Joan来电聊天,告诉我单位最近倒闭了。又说起林生(老板)自去年中起就得了重病,动手术后已很少再过问业务上的事……??我听了这消息以后心里一直戚戚然。在我的打工生涯里面有几个我一直心存感激的老板或上司,我的感激并不是来自于他们曾经对我特别的姑息倾斜,而相反往往是对我有特高的工作或个人素养要求,我前述的林生就是其中影响我事业最深的一个。??刚开始工作的头几年我一直在职场中辗转浮沉,始终找不到事业发展的方向。三天两头的流连在各人才市场,从未试过在同一个单位甚至同一个行业干超过两年。对于我来说,工作的意义就的是刻板的上班下班,每天从九点开始望穿秋水的苦侯时钟慢慢地爬到五点,这期间低声下气的给前辈们呼来喝去帮他们打下手,干脏活累活,感觉每天都过得特别漫长。??偶尔在一次同学的聚会中听到最意气风发、衣服气度也特别洋气的一个同学说起他现在在一家外企上班,工作岗位叫什么“merchandiser”,每天打交道不是外国客人就是大工厂老板、接送的是大奔宝马皇冠、出入的是五星级酒店、吃不尽的是海鲜鱼翅……听得大伙羡慕又妒忌。瞧着那狗崽子不可一世的嘴脸,我心里恨的牙痒痒的,恨不得就冲上去就赏他俩窝头,看在多年老同学份上就给校长一次面子。不过打从那时开始我就对这个什么“merchandiser”(当时还不会拼,后来才从词典里查出来)玩意儿留了个心眼。??后来当我继续不定期的出现在人才市场时,才发现一般外企对这个工作岗位的入职要求通常并不低,除了良好外语能力这个起码要求外,往往还要求一定的实际业务经验。后来我听其他朋友说,像我这种不是名牌大学出来又没有相关经验的,要进这个门可能比考博士还难。我听了他这番话后不禁大为泄气,不过却到底没有死心,反正只要有机会我就会找人打听关于这行业的事情,在知道更多的数据后,我的心里就慢慢有了个底。所谓“merchandiser”其实就是一种业务员+跟单一条龙处理订单的工作,由于“一条龙”的特性,工作要求相关人员对产品开发、成本控制、出口运输、报关、船务、工厂生产流程、品质管理、银行信用证与销售技巧等等都有一定的认识。我当时想光是看这一串名词都已经叫人晕头转向了,要能学会操作的又岂是凡人?可是我铁下了心,对自己说非得干上这鸟工作不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大凡能给我点有用意见的人我都会不惜厚着脸皮一拜山门,又到书城买了一大堆什么船务啊、业务啊、标准商业书信啊、ISO9001等等的书来自我填鸭一番。这样几个月下来,虽然说实务上的经验还是丁点没有,但毕竟也算是存了一肚子的数据。??以前阿贤跟我说过:“这世上没有谁是练成十足功力才提枪上阵的,要不人都老了谁还要你?反正有个七八分就挺不错了。”也有另一个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实际工作上的技能不是你念书多就能学到位,主要还得在岗位上学。”这些话我当时似懂非懂,但我想他们的社会经验比我丰富,总错不到哪里去。不过听起来关键好像就是要先找到单位把招我进去,然后就会水到渠成。是啊,道理我明白,但是该怎样才能进得了这个门呢???现在转过头再回首这一路下来的经历,也还是觉得入门是其中最困难的一步,后来的出现的种种磨练就相对要轻松得多了。??接下来我在人才市场着意的寻觅了几个月,竟没有发现任何一家登记招人的外企愿意接受没有经验的新人(另外我的商务英语专业文凭也不达六级)。我觉得与其这样继续无了期的等待,倒不如碰一下运气吧!就不管人家的要求条件高低,反正我就把简历和求职信主动的发过去。想不到这不经意的一试竟然真“试出个未来”。在我一次发出三四十封求职信后,有两家通知我去面试,而其中一家就是林生这家港资企业。??第一次面试接见我的人是人力资源部的主管,把我领到一个小房间留下了几份试卷后就出去了。第一份试卷是一百条杂七杂八的问题,主要就是些一般merchandiser日常工作会碰到的专业知识,除了几条关于欧盟于美国的玩具与电子产品安全标准(EN71、ASTM及FCC)外,其他我都从书里学过,只是小菜一碟(林生后来告诉我如果不是因为我在卷一的成绩特高-九十三分,他根本不准备亲自跟我面试。以前最高分的面试人在卷一也只有六十几分。由此可见天道酬勤这句老话不是侃的)。第二卷是业务英语能力测试,我基本都能看得懂,但认识的专业名词太贫乏,有点有心无力。第三卷很简单,写一封电邮给客人简单合理的解释有一批货迟出的理由。这一个题目表面上看似简单,其实内有猫腻,因为不管是誰写这信,解释的理由都只能在说谎与说实话俩大方向中挑一个。答卷人的性格取向究竟对不对老板的胃口一下子就得开底牌了,跟周星驰电影里的“showhand”一般残酷。??过了大约四十五分钟,人力资源部主管进来收卷,让我在接待处对面的那张长沙发稍坐等一会,我说没关系。沙发的另一头有个女孩也跟我一样的正等着。我跟她微点头打了个招呼,她也对我礼貌的笑笑回应。我坐下低声的简单自我介绍,她也客气的和我聊了起来。简单的交谈后我了解到她是十大里排第六那家的MBA硕士毕业生。这原来没有啥好讶异的,真正让我讶异的是她竟跟我在同时应聘着同一个岗位!“这种竞争也太一面倒了吧?”我对我自己说。(后来这女孩后来跟我做了同事,干同一样的工作)??(未完)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背影(朱自清)

    背影(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

    2020-10-15

  • 父子诗人的宿命

    父子诗人的宿命

    在美国诗歌史上很少有父子相承的,但莱特父子,却创造了历史,至少会在诗歌史上传为美谈。大多数父母都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延续一个家族的传统,在文人中尤其如此,但往往事与愿违,继承一门艺术...

    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