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019-01-03 17:31 来源:散文网
篇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如果有一天我们几个要淹没在人群之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要努力活的丰盛。
很多事犹如天气,慢慢热或者渐渐冷,等到惊悟,已过了一季。天气突然转冷,我还没来得及适应,就处于病态了…安慰着自己又害怕远边的朋友也被感染。无意中同学问候的一句话说到了心恺:她怎么又去吃了,不知道胃疼的难受了是吧!这些年每每被她骂着还是坚持吃辣的要死的路边摊。然后开心的笑着……
天还是放晴了,虽然夹杂着呼呼的风,风的味道没了草香,海边飘过的鱼腥味在作崇…
到底多少言语随着风变了味道,回响在耳边…于是我开始安静,没有害怕那些变质的流言蜚语,没有担心失去的会怎样,因为从来不在乎拥有多少,必要的时候怎能害怕失去多少…不是自己的从不强求呢!包括温暖人心的朋友。去了哪里,谁又不是冷暖自知,私自为那份胆怯找个依靠,躲起来等着下一个寄托早些来到。
几米说:窗外放晴了。屋内仍继续下雨。我微笑。并不等于我快乐。我撑伞,并非只是为了避雨。你永远都不懂我在想什么。我想拥抱每个人,但我得先温暖我自己…所以要对自己好很多,这么多年亏欠了自己太多,委屈了自己太多,一共才开心几天,就这般虐待自己。更不要自欺欺人,不喜欢的人和事就不要强求自己,我想就是这样。不在乎的更不用大动干戈,因为在乎你的人希望看到的你不是如此的落寞…
嘴角上扬,始终不够了解,也无需太过珍惜,有一些不能言语的秘密,我只能讲给她们听,而处在现在尴尬位置上的朋友,是不得说,因为你所以的一切都是他们生活的调味剂,不值当的。这样多好,我心里也没有负疚感,心情平静的走过一天一天…反反复复的思考就会让脑袋反应迟钝,也会让生活乱糟糟的。可是我却越发的清醒,清醒的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能心存感激的是什么,需要坚持不放弃的是什么。既然害怕选择平凡的路够不到自己想要的未来,也不能给予她们欣喜的未来,那只能坚强下去,我不爱抱怨生活,尽管一切都不尽人意,可是谁都在为了自己所谓的愉悦得过且过…我又质疑什么……
懵懵懂懂中,我天天告诉自己如果有一天我们几个要淹没在人群之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要努力活的丰盛。怪不得任何人。不管最后走到了何种地步,我们都会记得微笑,这就是我亲爱的她们,就算丢了所有,我们也还拥有彼此温暖的怀抱,每一个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们相拥入睡,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时刻,我们一起迎接。这样就好。所以从不惧怕失去多少,收获多少。在乎的只是我们彼此,她们都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篇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我喜欢骑着自行车在人烟稀少的路上飞驰,偶尔几个行人从路上侧头看着我的背影,我喜欢那种刺激和狂放,在那一瞬间,我不用看别人的目光,我眼睛一直看着前方,这是我生命唯一的释放。
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在试图释放,让人摒弃世间的“媚俗”,主人公托马斯在经历婚姻失败后,可以说完全忘记人生的责任,肆意放浪,生活在无数的情妇之中,这成为他的人生原则,然而最后为了特丽莎他再次选择了婚姻,最终守着那段婚姻走到生命的最后,而最后小说得出的结论:我们无可选择又必须选择,我们反对媚俗又时时刻刻都在媚俗。昆德拉对生命终极意义产生怀疑,到最后依然没有否定,因为无法否定。我们始终无法活在一个自己所谓的完全理想的世界,我们有权利追求,但怀疑的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于是我又有意无意的想到了李叔同,也许他正是为了逃避社会的“媚俗”而选择遁入空门,在所有人看来是不可思议而不负责任的,这到底算不算是逃脱了“媚俗”,我们又如何肯定这不会是又一种“媚俗”,生命的轻和重我们该如何区分?到最后,我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和不能承受之重该如何解释?这是一个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如同昆德拉的怀疑,只是怀疑,却无力解决。
如同这个世界的对与错我们永远找不到一个确切的评价标准一样,我们习惯了用道德标准来谴责一些我们认为是错的事情,然而法律和道德也不能完全符合,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态度的权利,有自己的思想,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所以在一切关于社会学的领域,我们找不到任何能称之为真理的言论。我们一直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中争辩,谁也不能说服谁。到底谁是对的,都找不出一个让所有人接受的理由,所以我们各自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观点,认为那就是真理。
我们突然发现自己活着是为了说服别人,说服别人承认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却忘了当你在试图说服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试图说服你。我们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所有人的思想永远不可能来到同一个轨道上,我们为何不能选择只说服自己?让别人看到你的态度而不用要求别人遵从你的态度。生命中很多东西都是我们个人无法承受的,后现代主义宣扬的异质共存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但这至少可以给我们得到一定的释放,为何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为如何活在别人的眼光中而耿耿于怀?(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昆德拉怀疑而又试图解决的问题最终没有解决,因为人活着的同时还有别人,这世界不是一个人的。而这是不是就说明我们必须“媚俗”,必须永远活在别人的眼中?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我们往往在为自己寻找借口,我们选择承受了所有不该或该承受的,唯一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一次。我们经常在时过境迁之后感叹,我们脱离了原先的轨道越跑越远。我们在回忆的同时还在抱怨,抱怨这个社会,可事实上是我们从来没有勇气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我们永远在跟着别人走。我们不一定要像托马斯那样完全不负责任的肆意放荡。但我们有权利选择自己渴望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别人的眼光不断的否定自己,不断的踏着别人的路走,到最后发现这是这个社会为你铺平的道路,你只是无数人中的一个,你的价值观是别人给你的,你原来的东西被你丢在很远的地方,再也找不回来,老了之后对着枯藤老树象征性的感叹一番。我们“媚俗”得不能再“媚俗”。
我们永远也不要对别人抱怨什么,这一切是自己选择的,而抱怨自己只能是对自己的选择的否定,对自己选择的东西后悔完全不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态度。用世界所有人的姿态来生活,是我们“媚俗”的开始,我们所谓“轻如鸿毛”的东西到最后也许成为你最无法承受的疼痛。这个世界上任何的选择都可能被解释为“媚俗”。而我们不能用这个理由来否定自己从而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中,我们生命的轻与重都应该是由我们自己选择并最终由自己承担,无论我们到最后是不是能承受,总比别人选择了最后自己承担要有意义吧!
我一如既往的享受那种一个人奔驰在路上的感觉,刺激和狂放,任何人都可能看见我的姿态和背影,而我看不见他们的眼光,眼睛一直看着前方,转弯之后一马平川然后再进入下一个未知的弯道!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