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如灯
母亲虽不是大户家的千金,但由于受是教师的外祖父的熏陶,能识文断字,并且读了少的古书史书之类,这在四五十年代也难能可贵,算是十里八乡的“才女”了。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把从书中悟出的道理,用独特而通俗的方式演绎出来,教我做人,教我成才,犹如一盏明灯,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
木不钻不透,话不说不明。
母亲生了我们兄妹五个,大哥和大姐正赶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在产”的“大跃进”和“不学无术”的“文化大革命”时代,学业荒废;二哥患“婴儿瘫”床上躺了八年,不幸离去;四弟五岁那年,也不知患的什么急病,连续吐血而亡。接连的失子之痛,特别是聪明伶俐的四弟的突然离去,对母亲的打击太大,一向倔强的母亲一年多精神错乱;还好,在父亲和大哥大姐的照料下,母亲挺了过来。从此,她把全家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关爱和鼓励!可是,我不但一呱呱落地就体弱多病,而且致命的缺点就是性格极其内向,几乎不与人交流,更别说是出去办事了。我清楚地记得,凡我家来了客人,客人从大门进,我从小门出,什么时候客人离开,什么时候回家,就是最熟悉最疼爱我的外祖父也不离外。
母亲深知我这一性格,将来是不能适应社会的。于是告诉我,三儿,记着娘的一句话: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木不钻是不透的,话不说是不明的!并且,她绞尽脑汁,变着法儿让我交往,接触社会。白天,只要有时间,母亲就带着我走门串户,特别是星期天和节假日,一到赶集的日子,她就拎着满满一篮子鸡蛋,让我跟他一起去卖鸡蛋。在那个年代,买鸡蛋是我们家唯一的经济来源!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独立买鸡蛋的情形,那时,我上小学四年级:母亲和我一起来到集市上,母亲摆好摊后说,三儿,鸡蛋卖两毛钱一个,人家打价,一毛八也行,她去方便一下。我正想说“娘,我不行”,母亲却一转身挤入人流,不见了踪影。没办法,我只好站在地摊旁,低着头,搓着手,划着脚,心里说“娘,快点回来,有买鸡蛋的,我咋办呀;买鸡蛋的当紧别来呀,谢天谢地”!“小伙子,鸡蛋咋卖呀?”正当我默默祈祷时,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亲切地问道。“我……我……不知……道……”“小伙子,这鸡蛋不是卖的?咋说不知道价呀!”“不是……不是……,等俺……娘来……了,行……不?”“这孩子,不卖就走了呀……哎,没见过!”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呆若木鸡,毒辣的阳光象尖刀一般划过我的脸,血涌脑门,豆大汗珠子滚下来,砸在了晶莹剔透的鸡蛋上,仿佛鸡蛋在笑我,周围的人在笑我——一个十三岁的人了,连个鸡蛋也卖不出去!我真恨不得找个地逢钻进去。我知道,这篮子鸡蛋如果卖不去,那一家人下星期的生活费就泡汤了。
“你……你……别……别走,我卖……给你,两毛钱一个……”我不知从哪儿来的勇气,终于从牙缝里“挤”出这不连贯的半句话。38个鸡蛋,共卖7块6角钱,这时母亲也回来了,说三儿,真能。我把湿漉漉的一叠毛票交给母亲,顿觉脑清意爽,从来没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其实,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是故意离开的,我卖鸡蛋的时候,她正在不远处的人群中看着我呢!真是用心良苦啊!
一直到初中毕业,母亲只要一有空闲,就锻炼我的口才,比如让我给她讲故事,朗读诗歌,口头作文。为我后来从事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记得初三全县举行的中学生朗诵会上,得了一等奖;96年,全区教育系统模范表彰大会上,我作为教师代表,作了演讲,台下掌声不断,为我的演讲口才而喝彩,会后教育区长亲自与我握手呢!我知道这一口流利的口才,都源于母亲“木不钻不透,话不说不明”的教导!
人可以失败一百次,但最终要赢一次。
从升入初中以后,母亲就开始了对我第二阶段的教导。母亲说,做学问,必须做到两点:一要苦学,二要勤问。茶余饭后,睡觉之前,总之只要一有空闲,母亲就给我讲“头悬梁,追刺骨”“凿壁偷光”“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的故事,母亲这样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竟懂得这么多历史典故,真是平凡中的伟大!
母亲为了让我养成好问的习惯,睡觉前总是给我提一些答不上来的问题,最难的就是对对联。记得有一次,母亲说了一对上联“一担重泥挡子路”,让我对出下联,可我怎么对母亲都不如意,然后母亲提示说,“重泥”是教育家孔夫子,字仲尼,子路是孔夫子的学生。第二天天不亮,我就一路小跑到学校问语文老师,吕老师想了好大一会儿,还是摇了摇头。吕老师又去问学识渊博的冯老师,才对出下联“两个夫子笑颜回”。就这样,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我在乡联中,学习是首屈一指,1987年初中毕业,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中学“菏泽一中”。这一消息,犹如一则爆炸性新闻,瞬间乡镇十几个村庄全知道了,母亲好象一个英雄母亲,谁见谁问,人见人夸。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中北大,哥伦比亚”“考上一中,等于半个大学生”。就这样,我承载着全家的希望,进入了菏泽一中。头天夜里,母亲和我谁也睡不着觉,回忆了我的过去,更多得则是对未来的憧憬。第二天天不亮,母亲就给我做了一顿我最爱吃的窄酱面,并且烙了十多张葱花大饼,大包小包弄了满满的一自行车,千叮咛万嘱咐:要听老师的话,团结同学,不懂就问等等。
高中三年,一般是两周回家一趟,母亲自知高中的学科越来越多,我的知识越来越多,也不再给我提问题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嘘寒问暧”生活方面没完没了的“唠叨”!三年的时间一闪而过,也许是天意,就在高考前的几天,一场突其来的大病,使我半分之差,与“南京农业大学”失之交臂!流火的七月,黑色的七月,我只觉七窍流火,眼前发黑,一头栽倒在床上,昏昏沉沉,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模糊之中,我看到母亲坐在床头,抚摸着我的额头,一颗颗晶莹的泪水滚到我的脸颊,滑到耳边,其实母亲比我还要悲痛,即有惋惜,但更多的是对我的担忧。
三天后的一个深夜,我趁母亲不在意,随手掂起大哥喝剩下的半瓶白酒,踉踉呛呛,到了家后的小树林。此时,万籁俱寂,月光如水一般静静地倾泻在大地上,如银如雪,透过树叶勾画出一幅斑驳陆离的写意画!我倚在一棵粗大的榆树旁,“咕咕咚咚”吞下几口白酒,仰天长叹:苍天啊,你如此之大,竟容不下一个小小的我;如此良宵美景,你究竟为谁而设?我重重地捶打着胸口,重重捶打着树干,鲜血顺着手指滴进心里,泪水如雨珠般流进嘴里,苦在心里!“三呀,别在糟蹋自己了,娘知道你心里苦”,母亲不知什么时站在了我身后,一把抱住我,“人一悲子,都要摔几次跟头的,可是,人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倒呀!”
第二天中午,大约10点,我正躺在床上无精打采地翻着一本杂志,母亲和大哥走进屋内,母亲把一幅象棋摆在桌子上,说,三儿,跟你哥下几着棋吧。我和大哥心不在焉在下着棋,母亲则说,三儿,你一定知道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吧,刘邦和项羽相比,不管是从年龄、力量,还是个人才能上,都没法与楚霸王相比,可刘邦为啥最后打败了项羽座了江山?汉刘邦在老年的时候说,人这一辈子,不怕失败一百次,但要紧的是最后要赢一次!所以,他最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呀。……这时,我才知道为什么母亲让我和大哥对奕,原来她是要告诉我这个道理啊!真是苦了母亲,一个并无多少墨水的农家妇女,竟能变着法儿让我懂得了人生深奥的哲理,母亲,你不但是我生活上的坚强后盾,更是我精神上的擎天支柱!
于是,那年暑假开学,我又拉起了人生的风帆,驶向了理想的彼岸!
最适合你做的,才是你要做的;人打不过对手就得转身。
在母亲苦口婆心的教导下,我终于如愿以偿,考入菏泽师范学院。毕业后,遵从母亲的愿望,我没有托关系走后门,进了本地乡镇联中,成了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
三呀,你成了国家的人了,教书的时候,要好好听领导的话,人做事最讲究“踏实”两个字,干就干出个样,别让人瞧不起咱。母亲从我去学校报到的第一天起就“唠叨”开了。
我也的确没有辜负母亲的“唠叨”,自从走上工作岗位,一直到2000年,一直担任毕业班语文,并担任语文教研工作。96年,被评为区青年教学骨干,98年被评为区教学能手,同年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99年被评为市优秀教师,一个个荣誉的光环,使我幸福,使我快乐,理解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真正含义!
但2000年以后,“开改开放”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我的一些同事,大学同学也禁不住金钱的的锈惑,相继纷纷经商“下海”,赚了大把大把的“钞票”,不但买了漂亮宽阔的楼房,而且拥有了新颖时尚的骄车。每当同学聚会看到同窗身着高档衣服,开着时尚骄车,驰入高楼大厦,再看看自己从头到脚的廉价服装,骑着浑身颤抖的“宝马”,走进不足30平米的“蚋居”;听着他们的高谈阔论,再瞧自己一开口便“之乎者也”书呆子气,一种可怕的“自卑”使我一连几天不敢见人,觉得四周全是冷嘲热讽:一个堂堂的大学生,竟不如修摩托车、买衣服的个体户。于是,在同窗的怂恿下,在金钱的诱蚀下,我也蠢蠢欲动,想“下海”捞捞大鱼,网点“虾米”也行,总比在岸上闲着强呀!
于是,我就向学校请了个长期“病假”,那时,教育上请假不是很难,只是少发点工资而已;和兄弟学校的一个姓李的同仁,拿出了几年的积蓄搞起了水果批发生意,这当然是要瞒着母亲的,她老人家是坚决不同意的!“如果人人都能经商,成为百万富翁的话,那世界早就灭亡了”,也记不清是谁说的话了。细细想来,这确实是一句至理名言。两年的东奔西跑,瞎打胡撞,有赔有赚,到最后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虾米不但没捞到,反而把工作十几年的血汗钱赔了个精光!妻子抱怨,同事讥讽自不必说,自已真想一头扎进长江里喂王八!
记得2002年中秋节,我披着一身疲倦,怀着一肚子懊恼,回家看望母亲。其实,母亲一年前就知道我经商“下海”了,只是没说罢了。用母亲的话说,人不撞上南墙,是不会死心的。母亲给我和妻子儿子做了一顿丰盛的家乡菜:有我最爱吃的地瓜丸、粉皮鸡块、蜜汁山药汤,还有最讨厌的油炸虾米,因为我一吃它就过敏。看着母亲颤动的满头银丝,写满沧桑沟壑纵横脸庞,我的心直流酸水,眼泪不由自主地籁籁而下,我低下头,怕母亲看见,连同饭菜一块咽进了肚里,真想跑出去大哭一场!吃饭间,母亲看着我沮丧的样子说,三呀,吃吧,这些大都是你爱吃的。我说,娘,虾米这么贵,整它干啥。母亲说,三呀,你不爱吃并不等于别人不爱吃呀,这跟人干活一个理,你能干的,别人不一定能做;别人能做的,你不一定能干。所以说呢,你最想做的,不一定最适合你做,最适合你做的,才是你要做的;人不管干什么,都要根据自己的能力,不能蛮干,不然会栽大跟头的!至此,我才明白母亲做这顿饭的深刻用意。
吃罢午饭,妻子和儿子串门去了,我独自躺在床上,展转难侧,母亲是70大多的人了,我不但不能孝顺老人家,反而总是让她操心受累,我的眼泪又来了。正当我伤心难过时,母亲推门进来,坐在床边,说,三,娘知道你做生意赔了,甭难过,钱没了,但你年轻,有的是力气,咱再拼呀。娘还是那句话,不适合咱干的,就别干,命里没有的就别强求,人家骑马咱骑驴,想来是不如人家,可你向后头看,还有一个挑夫汉呀。
三呀,人都有走错道的时候,聪明的人都是及时转身回头,只有傻子才一条道走到黑。生活中遇到比自己强大的敌人,转身就跑并不为孬,而是一种聪明的选择。
是啊,“打不过对手转身就跑”,这句话看似说得很“懦弱”,很“无能”,其实说得很有哲理:努力了之后,觉得胜利还遥不可及,再作战略性撤退,不做无谓的牺牲,这是明智之举。
现在,母亲患了轻微脑梗塞,思维大不如从前了,语言表达也不连贯了,但她的“三句话”却如一盏明灯,光芒四射,为我的人生道路指点迷津,开路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