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亲不待
2019-10-13 09:38 来源:散文网
近来莫名的失落感,孤独感,时时浸袭心头,做任何事都难以专心。心中空空的,像丢了什么东西,或者有将要丢东西的预感。总想找人说说,又不知说什么好。
昨天听了同事的一节德育活动课,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这是一节以感恩母爱为主题的活动课。课上每一个同学做一个游戏,把书包装满书背在前面,然后围绕教室跑、挤、撞,同学们不知是什么意思,一个个兴高采烈的你追我赶。我和几个老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也觉得好笑,笑着笑着,大家脸上笑容没有了,我们意识到,这不就是母亲在临产前一个多月的情形吗!
是啊,是母亲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可是我的母亲去世了。短短五六个月时间,我似乎在过着孤儿般生活一辈子了,时常因想念她老人家而莫名的落泪,多少次在梦中的团聚,多少次梦中的戏嬉,多少次梦中的离别,可是从睡梦中醒来,眼前只有母亲嘴角含着永远的微笑的遗像。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字也不认识,只知道自己的名字,却从不会写。但是正是这不认字的母亲,养育了我们姐弟7人。
小时候,我总觉得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不幸的家庭,人口多、没有吃、没有渴,整天要帮着父母劳动,干那些永远也干不完的农活、家务活。我在家排行老六,最上边的三个姐姐相继出嫁了,我上面的两个哥哥,大哥属于娇声惯养的,因为上面三个女孩子,一下子来了个男孩,在我们农村人眼里是了不得的事,于是事事都顺着他,我常常说,大哥是我们家最幸运的人,吃好、穿好、用好。最小的老七又是家中的宝贝,受到所有人宠着。只有我和老二,整天是忙呀忙的。像洗衣、烧火、做饭、挑水、喂牲口、割牛草、割猪草、放牛、放羊……还要读书。那时我非常羡慕那些不用干农活,整天拿着书本的孩子。于是开始对家庭产生了不满,认为这都是母亲的错。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一边默默的干着农活,一边发愤苦读。于是我一步一步从村小,考上了初中,后来又上了高中,最后还读了师范类大专。从此再也不用干农活了。我总认为自己脱了苦海。
可是,我这一年一年的读书,的确花费了家中的不少钱。仅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哪有钱供孩子读书,我童年的小伙伴,几乎没人读成书。而我,却是在不识字母亲的支持下一直读下来的。
细细想来,我感觉自己在吃苦,其实父母亲吃得苦更多,只是我说了,想了。他们没有说,没有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那时候,我只知道等我们天亮了起来时,父母已经做了很多事情。
记得在我第一年高考落榜的日子里,全家只我一人难过,整天默不作声,从早到晚帮着家里干这干那,从不出一言,从没有说不满。其实我的脑子里全是事,表面很平静,心中一直是有郁闷、不服气。总想再来一年。可是家中一点钱也没有,怎么好向父母提出,于是一直憋在心里。其实母亲早已看在眼里。开学前,母亲要我陪那到舅舅家去了一趟,我的舅舅是教师,家庭条件比我们家好多了。于是,到舅舅家母亲向舅舅借了400元钱。回来就交到我手里说,去复习吧。也就在那一年,国家清理高三复习生,刚过正月十五,我们就被赶回家。我整天在家里没日没夜独自孤灯苦读。
春天正是农忙季节,可是母亲从主动叫我做过事。有时实在忙不过来了,父亲会问,作业做了吗,能不能做做活?我还没有回答,就被母亲抢白了,孩子作业多了,你就慢慢做,急什么,不要耽务孩子的学习。实在看不过去,我就放下书本,主动去帮忙。可是,做了一会,就会被母亲赶回来。有几回,看到父母年岁渐高,我都想放弃高考,外出打工。有几个同学外出打工也都混得不错,一再来信劝我和他们一起干,可是母亲就是不让。在六月的预考中,全县300多人,只过关40多人,我也在其中之列,为此家人非常高兴。在那些年代,能进入高考考场都是了起的事,我的许多同学奋斗了十几年,连高考考场都没进入,真的是遗憾一辈子,与他们相比,我的确幸运多了。然而在七月流火的高考考场中,我竭尽全能,最后被徐州师学院录取了。为了让我上学,家里又借了钱,还把耕田的牛给卖了。
在读大学期间,我深知家境的艰难,节衣缩食,生活仅靠学校发放的饭菜票。很少和同学去逛街,不去看电影,除了一些买一些必品外,很少花钱。记得第一学期上学除交了必要钱外,我的手只剩200元钱。就这200元,我用了学期,最后还有车费回家。现在想想,那时的大学生活,我都不知道是怎样过来的。本该浪漫、快乐、充满无尽乐趣的大学生活,我却在想家,读书中度过的。
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成为一名中学教师。课余,节假日便回家全力以赴去帮家人做农活。可这时父母明显老了。事情也做不了多少,他们都快七十的人了。我是最后一个工作的。我发誓要好好工作,让父母好好享享福。
昨天听了同事的一节德育活动课,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这是一节以感恩母爱为主题的活动课。课上每一个同学做一个游戏,把书包装满书背在前面,然后围绕教室跑、挤、撞,同学们不知是什么意思,一个个兴高采烈的你追我赶。我和几个老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也觉得好笑,笑着笑着,大家脸上笑容没有了,我们意识到,这不就是母亲在临产前一个多月的情形吗!
是啊,是母亲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可是我的母亲去世了。短短五六个月时间,我似乎在过着孤儿般生活一辈子了,时常因想念她老人家而莫名的落泪,多少次在梦中的团聚,多少次梦中的戏嬉,多少次梦中的离别,可是从睡梦中醒来,眼前只有母亲嘴角含着永远的微笑的遗像。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字也不认识,只知道自己的名字,却从不会写。但是正是这不认字的母亲,养育了我们姐弟7人。
小时候,我总觉得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不幸的家庭,人口多、没有吃、没有渴,整天要帮着父母劳动,干那些永远也干不完的农活、家务活。我在家排行老六,最上边的三个姐姐相继出嫁了,我上面的两个哥哥,大哥属于娇声惯养的,因为上面三个女孩子,一下子来了个男孩,在我们农村人眼里是了不得的事,于是事事都顺着他,我常常说,大哥是我们家最幸运的人,吃好、穿好、用好。最小的老七又是家中的宝贝,受到所有人宠着。只有我和老二,整天是忙呀忙的。像洗衣、烧火、做饭、挑水、喂牲口、割牛草、割猪草、放牛、放羊……还要读书。那时我非常羡慕那些不用干农活,整天拿着书本的孩子。于是开始对家庭产生了不满,认为这都是母亲的错。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一边默默的干着农活,一边发愤苦读。于是我一步一步从村小,考上了初中,后来又上了高中,最后还读了师范类大专。从此再也不用干农活了。我总认为自己脱了苦海。
可是,我这一年一年的读书,的确花费了家中的不少钱。仅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哪有钱供孩子读书,我童年的小伙伴,几乎没人读成书。而我,却是在不识字母亲的支持下一直读下来的。
细细想来,我感觉自己在吃苦,其实父母亲吃得苦更多,只是我说了,想了。他们没有说,没有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那时候,我只知道等我们天亮了起来时,父母已经做了很多事情。
记得在我第一年高考落榜的日子里,全家只我一人难过,整天默不作声,从早到晚帮着家里干这干那,从不出一言,从没有说不满。其实我的脑子里全是事,表面很平静,心中一直是有郁闷、不服气。总想再来一年。可是家中一点钱也没有,怎么好向父母提出,于是一直憋在心里。其实母亲早已看在眼里。开学前,母亲要我陪那到舅舅家去了一趟,我的舅舅是教师,家庭条件比我们家好多了。于是,到舅舅家母亲向舅舅借了400元钱。回来就交到我手里说,去复习吧。也就在那一年,国家清理高三复习生,刚过正月十五,我们就被赶回家。我整天在家里没日没夜独自孤灯苦读。
春天正是农忙季节,可是母亲从主动叫我做过事。有时实在忙不过来了,父亲会问,作业做了吗,能不能做做活?我还没有回答,就被母亲抢白了,孩子作业多了,你就慢慢做,急什么,不要耽务孩子的学习。实在看不过去,我就放下书本,主动去帮忙。可是,做了一会,就会被母亲赶回来。有几回,看到父母年岁渐高,我都想放弃高考,外出打工。有几个同学外出打工也都混得不错,一再来信劝我和他们一起干,可是母亲就是不让。在六月的预考中,全县300多人,只过关40多人,我也在其中之列,为此家人非常高兴。在那些年代,能进入高考考场都是了起的事,我的许多同学奋斗了十几年,连高考考场都没进入,真的是遗憾一辈子,与他们相比,我的确幸运多了。然而在七月流火的高考考场中,我竭尽全能,最后被徐州师学院录取了。为了让我上学,家里又借了钱,还把耕田的牛给卖了。
在读大学期间,我深知家境的艰难,节衣缩食,生活仅靠学校发放的饭菜票。很少和同学去逛街,不去看电影,除了一些买一些必品外,很少花钱。记得第一学期上学除交了必要钱外,我的手只剩200元钱。就这200元,我用了学期,最后还有车费回家。现在想想,那时的大学生活,我都不知道是怎样过来的。本该浪漫、快乐、充满无尽乐趣的大学生活,我却在想家,读书中度过的。
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成为一名中学教师。课余,节假日便回家全力以赴去帮家人做农活。可这时父母明显老了。事情也做不了多少,他们都快七十的人了。我是最后一个工作的。我发誓要好好工作,让父母好好享享福。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