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如斯 师道如斯
也许,我们并不匮乏“交付”的勇气,而我们缺少的是支老师这份“坚守”的执着。——题记
在2007湖北省小学语文“精心预设与精彩生成”教学观摩会上,支玉恒老师的两节课再次引起轰动。其中,《母爱如斯》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母爱如斯》的教学流程极其简单,只有两个大的步骤:一是“用有效的方法读一次课文,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想说的话”;二是“在学生谈了初读课文的理解后,问学生还想学什么,然后按照学生的想法再读课文。”如此而已,无非是“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少了问题的束缚,少了要求的羁绊,学生的思维因自由而活跃,语言因开放而灵动,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精彩课堂。同样是关注学生主体,平时我们也大张旗鼓地谈“主体性”,我们也努力在课堂上体现这种“主体性”,我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是,我们的课堂却没有这样的精彩。这是为什么?
带着这样的疑惑,再次翻开听课笔记,努力于无痕之中觉察大师的精心:“会读书的同学要做到别人问不问,都应有一种想说的冲动,要有这样一种习惯。”——这是支老师在启发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会读书”本身不是“要求”,但我从中读出了与“要求”相关的内容。
一、“会读书”是评价,也是目标
所谓“想说的冲动”,是希望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但希望往往是无力的,一般情况下,学生并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一旦给希望插上了“翅膀”——激励性评价,它就会变成自觉自愿的动力,因为评价在这里已经变成了可以催人奋进的目标。
俄罗斯有句谚语“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的是语言。”在课堂上,我们都希望用蜜一般的评价粘住学生。如果说当学生有上好表现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你很会读书!”“你真棒!”这样的语言来激励这需要关怀与真诚的话,那么,在我们还没有看到学生有上佳表现的时候,也能用“甜蜜的语言粘住学生”,这就需要教师的慷慨与智慧了。支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慷慨与智慧的人。
二、“会读书”是方法,更是习惯
会读书的人“不会放过每一个细节”,不会把“给(ji)予”读成“给(gei)予”,不会把“弥留”读成“弥补”;
会读书的人特别“注意停顿,关注标点”,知道“没有标点的时候也有停顿”;
会读书的人善于“抓极富表现力的词深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能在“一下子”与“几十次”的比较中,感受母爱的包容,能在“刚……就……”的短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
会读书的人“珍惜自己的感受”,对于“感受强烈,记忆深刻的句子”,在读的时候,就“可以背了”;
会读书的人不会忘记多问“为什么这样写?”所以能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领悟到“侧面描写”,“比照反衬”,“排比贯穿”,“一线串珠”的精妙,以及文中“只有分号,没有句号”的意蕴;
会读书的人不会把文中的“你”局限于作者,或者某一个人,却“能在文中读出一个自己”;
会读书的人懂得“上帝给人一张嘴,却给人两只手”的道理,努力在“仿照课文中每一段的句式,写自己记忆中最深刻的事”的训练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会读书的人“要做到别人问不问,都应该有一种想说的冲动”;
会读书的人“知道自己读懂了什么,还应该读些什么”;
会读书的人首先是想读书的人,深知“机会属于自己不会太多”;
会读书的人是自信的人,“不管什么时候都敢于站起来尝试”,而且是“站在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甚至是“站在台前面向一千多听课的老师”;
会读书的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摘到想要的‘桃子’”;
会读书的人“决不轻言放弃”;
……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用。”这一精辟见解说明,教学成功的秘诀,在于学生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学习的信念和认真琢磨的兴趣,学生的“力”要使其“自奋”,“用”要使其“自致”,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和辛勤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