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旧事
虽然一些人对搞文字很羡慕,甚至很崇拜,但他们却不知道写文章的人的苦处,体验不道组合文字的差事实在是不招人干的活儿。特别是几个材料排上号的时候,会让你茶不思、饭不想,不吃不睡也要把这些材料赶写出来,然后找个地方睡上一天。有时候就想,这脑力劳动的活儿不知要损害我多少脑细胞,不知要减少我几年寿命呢。想想这些,让我很怀念当初在工厂工作时的生活。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从走出校门到步入工厂,觉得老师傅们个个都技艺高超,个个能独挡一面,当然也是个个让我尊敬、让我羡慕不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工厂这个靠技术生存,靠技术吃饭的地方,没有点绝活是混不下去的。因此,在这里不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随便找出一个人,都能给我这样刚进厂的门外汉当师傅。在我的眼里,每个人都是师傅,每个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努力的方向。
在车间里干跑腿学舌的活儿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对工厂的环境、车间的工作性质大体上有所了解后,车间主任为我们新工人确立了一带一的师徒关系。
这样的师傅才是工作上真正的师傅,这个师傅不同于其它形式的那种尊称的王师傅、李师傅,这种确定了师徒关系的师傅在称谓上也不同于其它人。比如说,我的师傅姓于,别人都尊称他为于师傅,我却不可以,我只能称之为师傅。至于为什么这样称呼,我想可能是为了体现一种亲近的关系而免称其姓吧。后来我考虑,师傅的称谓可以等同于叔叔、姑姑等关系比较亲近的人。我的叔叔别人可以称为张叔叔,我却不能像别人一样称其为张叔叔,而只能称之为叔叔。大概师傅的称谓也是如此吧。
师傅很有师傅的样儿。刚刚来工厂那几天,无论是王师傅还是李师傅,都把我们当作孩子,当作陌生的外人。说话唠嗑多是询问我们的一些情况;工作时也是把我们当作“小答应”,让我们拿这个、取这个,干点零智商的活儿,从没有接触实际工作上的技术问题。师徒如父子。师徒关系一旦确立,则是永远的、终生的,就像父子关系一样不会改变。师傅在这一点上做的特别好,他不仅在技术上引导我、传授我,给我找一些书籍图纸之类的资料,还在衣食住行上帮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多次帮我修自行车,无论是补胎、换件,师傅总是不厌其烦。当初上班的工厂距离我的家不算近,骑自行车还需半小时的时间,因此,自行车是大多数人的重要交通工具。虽说那时也有摩托车,但拥有摩托车的人还是微乎其微的少。
那个年代作为一个电工或修理工是很神气的,有人上下班都把钳子、搬手等挂在屁股后面,在人前耀武扬威的神气。我刚刚挂上工具的时候,也觉得很神气,但用起来却觉得很生分,不是拧错了方向,就是磕坏了手。师傅几乎是手把手的教我怎么用工具,怎么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
我在师傅身上学到了许多好的技术和作风,但同时也学来了他身上的一些恶习。
师傅抽烟喝酒,我在没学好技术之前,却先学会了抽烟喝酒;师傅的手很巧,我也跟着师傅学会了修自行车,配钥匙等;师傅待人热情,我也经常帮助别人干一些自己工作以外的事。
当然,除了在师傅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外,还在刘师傅、王师傅、高师傅等等身边许多的老师傅身上学到了工作态度、学习上进和做人诚恳等做人之道。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看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闪光点。
工人伟大劳动光荣
与我相比,在年龄上师傅属于隔代人。那代人有那代人的诚信、朴实和勤劳。谈论起那代人,我说他们很传统。
师傅那代人不同于我们的最大区别就是,我们把工作第一喊在嘴上,师傅们把工作第一落实在行动上。师傅那代人认为,出来干工作干的是工作,为的是工作,必然一切都要为了工作,个人有事,哪怕事情再大,也要为工作让路。而不像我们,表决心的时候说什么工作第一,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当真的自己的事和工作发生矛盾的时候,就会言行不一致,就会抛弃工作,明显的显现出皮包下面的“小”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