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香满一湖
岁月流光,飞思遐想,人人不免都怀揣着贵远贱近的通弊。身边许多原本鲜活的物事,每每成为彼岸之花,如同身后倒下的时间,虽然不曾远去,却常常来不及梳理。
香山湖,和杭州的西湖一样让人倍感亲切。这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名字,像西湖那样铭记在当地人的魂魄里,也不单单是奇山异水尽敛其中的缘故,喝惯了香山湖水的人们,满腔的热血早已和湖水相融,就连呼吸之间,恐怕也渲染了那种挥而不去的味道。
如果不是来了几个友人,近若咫尺的香山湖,不知道还需要多久,才能重新俯仰那不尽的神韵?
第一次到香山湖的具体时间,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但可以肯定地说,不是为了欣赏湖光山色,而是被大人胁迫着采摘茶苗、补贴零用,或者是因贪吃山上的野莓,而不惜少年的脚力。待到身无羁绊的年岁,除开夏季的傍晚,同趣的三、五个朋党,骑着单车上去开怀畅泳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到湖尾的村落里寻访一个同窗了。当时意气风发,几个密友竟然要在暑假将要结束前遍访同窗,其中一个就在香山湖尾的余家村。大概只知道粗略的前往路线和村庄的名字,从香山湖开始,翻越了数座山梁、爬了几十里的蛇曲的山道,在香山湖水细得成一涧山泉的山峰上,终于迷失了山路。淋漓的汗水,被山风在脸上吹出了一道道的印迹,火红的夕阳垂挂在西天的边际,厚重的霞霭毫不吝啬地笼罩而来,大家有些心摇神驰。情急中,一人突发奇想,说我们不如喊吧,不喊救命就喊同学的名字!于是很粗壮的一群男人放开嗓门,对着山下若隐若现的人家,同仇敌忾地吆喝开来,漫山遍野,壮观的男声和同学的名字足足盘旋了半个小时。最后一位采药的村民,把我们带到了同学的家。
在湖梢偏僻幽静的小村里,度过了月白水清的一夜。晚饭后,主人拿着家里的渔网,带领着大家趁着明朗的月光,浩浩荡荡开到湖边。摇着两橹的瘦舟,行到约20余米的湖面,用渔网把湖水拦腰截断。此时,我才明白,香山湖水,是拦河成湖。回去的时候,大家居然感觉到了周身的寒意,热情的同学执意要生火,季节尚未入秋,烤火更是新奇。一堆老根和枯枝,不一会儿便被点燃,围篝夜话,同窗的情怀,一直和篝火燃烧到黎明。
第二天醒来,已是日正中天,院子里多了个大水桶,里面几条一尺来长的大头鲢鱼。大头鱼炖豆腐,是名肴香山鱼典型的做法,土灶柴木、慢煎细炖,直把活鱼的鲜香熬到淋漓尽致。
才食香山鱼,又驾蚱蜢舟。没有想到的是,这里的交通多是依靠水路的摆渡。告别了好客的主人一家,泛舟碧波,粼粼的湖水,恍如翠绿的绸缎,层层的涟漪,织银为纬。把脚放进去,水面翻起了白色的波澜,哗哗的水声伴着吱呀的摇橹,让辽阔的湖面一下子变得异常安静,安静的只能聆听到鸟儿宛转的呢喃。船工是一位豪爽的大嫂,匹自唱起了山歌:三月里来朗朗的天,姑娘小子入茶园;四月里来懒懒的天,鲢鱼跳进油菜田;五月是个明媚的天,鸟带花香唱满山……
又一阵山歌随风飘来,寻声远眺,一位男子唱着山歌正悠闲地向岸边划来。友人拿起相机,对着湖面和载满山歌的孤舟,一气猛拍。不经意间,想起当年摆渡的大嫂,如果此刻若在,会不会琴瑟相和?
香山湖畔,数峰连绵,以香炉山为尊,香山湖也因此得名。香炉山下,有一嶙峋巨石,拔地而起,形状极像站立的观世音,依背之山,隆起成炉,貌似自然的鬼斧神工,实则涵孕着无限善解天意的朴素观念、人文情结。曲径通幽,踩着石阶上的林荫,阳光像汗水一样星星点点地滴落,周遭百鸟驾清风,碧涛浮芬芳,令人油然顿生铅华洗尽后,一琴一鹤的归隐。
山顶竖着一个硕大的香炉,雕龙刻凤,流云铭福,炉旁的许愿树上,红色的飘带挂满了虔诚。四周的景色,如轴舒展,群峰含烟,绵绵而伏。再观香山湖,湖水曲徊九廊,窈窕素静,无数的矮峰,如莲蓬出水,星陈其中,峰披苍翠,如墨倾泼。看着看着,竟有了千岛湖空灵飘逸的风采,忽然想起身在香炉山顶,这种群峰来仪的场景,却只是香山湖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