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听童谣
闲来无聊,就想听听音乐。在磁带和光盘中中翻找半天,看到了一个中学生的碟子,上面全部是童年时代的老歌。我见之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心中隐隐作痛,仿佛一根丝线紧紧缠绕着、牵挂着,虽然时间长了,弱了,但是还一直连着。现在发现,感到特别的亲切。于是,我拿起将它放入影碟机里面。
《捉泥鳅》、《踏浪》、《蜗牛与黄鹂鸟》、《兰花草》、《三月里的小雨》、《读书郎》,一首首歌,一个个故事,还有一份特别的心情,记载着我人生初期的一串串痕迹。
尤其是这首《读书郎》,是我小时候比较爱唱的,也是不断为自己施加压力的主要方式。那时候家里很穷,父母虽然都读过一点点书,但最终都回家务农,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农民。但由于多少读了一点书,有了一些知识,从而认识到把自己孩子送到学校去的重要意义。于是我们兄弟姐妹中就有了不少读书的了,在当时非常穷困的农村也是很不简单的。
虽然自懂事起就一直在学校上学,但还是知道家里的艰难,知道上好学与我的将来前途有着重要的关系,因而在学校里我是很勤奋的,勤奋到了非常刻苦的地步,其中就是因为背负了歌谣里所唱的双重压力。那时候,稍有想轻松一下、偷懒一时的念头,就会想起这首歌,想起歌中那个孩子与我一样的境遇,想起父母的辛勤劳累,想起如果上不了学以后黑暗的前景。于是心就自然一紧,不敢丝毫懈怠。
“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呀,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是为做官,也不是为面子光,只为读书求学问呀,不受人欺负呀不做牛和羊……”为了报效父母,为了活得自尊,这就是最根本的出发点,也是很朴实的愿望,但却支撑着我的起步人生,也是我现在的生存支点。
后来,得益于读书升学,我离开了生养我的农村,脱离了我以前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来到了城市。这里,一切似乎都很成熟,不象农村农业社会那样单调和醇朴。因此,这里没有了那样的童谣,没有了童年,没有了人类的根,因而正常健康地生长起来是很困难的。我总是觉得在物质上富有了,却失去了精神的家园,因而不能摆脱流浪的感觉,再也找不到童年时代的那种很踏实生存状态。
再次听到这首歌,我又想起我的老家,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养育我的故园。我的父母还在农村生活,我出来后由于自己的能力限制没有能够将他们带到这里,即使有时候接他们来住一段时间,他们也不适应这里的生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相互防守严谨的交往方式让他们无法自在地呼吸空气,于是很快就要求回去。现在他们不会说我什么了,他们也以为我在学校里真正学到了知识,有了学问。其实呢?很多时候,我还是学生时代的那种心态,卑微而怯弱,小心而自闭,不安而愧疚,与他们无颜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