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香的散文
2019-01-16 10:38 来源:散文网
篇一:书香
如果说,书是在无限的时空中开出的一朵朵花儿,那我便是蝴蝶,在花丛中流连忘返,累了便于花上休憩,渴了吸取花中的精华,闲了可以静静的欣赏各种各样的花,也可也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直到冬季,我依然无法舍下这一片天地。这里的花从不会凋零,它会在合适的时候开放,它会在受伤的时候再次含苞待放。
如果可以,我愿意在那里冬眠,直到蜜蜂的嗡嗡声将我唤醒,或着回到生命的原点,我不会介意再破茧一次。
这世上有一种人,他可以看透一切,他的目光遥远而深邃,透过时光的隧道可以看见未来。这世上有一种东西,没有时空的限制,它永远散发着淡然的香,千百年以后依然清晰可闻。这种东西承载着思想,这种东西有一种让人静心的魔力。它,就是书。年代越久越有感觉,那是埋藏地底多年的好酒,让人不舍放手,浅尝辄止一下,就会赞一声好。尝到了它的好,就更加的想深究,永远没有尽头。
书,是生活的智者。好的书和坏的书,就好像有些人看到了五十年后,有的人看到了五年后,有的人只看到了五个月后,它所展现的是不同的态度,有着不同的意义。
最近爱看张爱玲的书,爱不释手,总感觉我的许多困惑在这里得到了解答。有时候会为自己总结出来的某些经验而沾沾自喜,看了书才发现,原来在好几十年前作者就已经看透;有时候以为自己生活的一片小天地便是全部,看了书才发现,原来世上有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人和事;有时候认为自己的经历是多么的平淡,看了书才发现原来大家生活都很平淡,只是在平淡中找到了幸福点。有一个读书栏目,一做就是十年,不会像一般的综艺节目因收视率而决定命运,或许这个节目收视率永远不会低,因为这世上有那么多爱书的人。我也羡慕着那几个主持人,可以和作者畅谈那样一本好书,那么幸福。
喜欢在午后捧一本好书,泡一杯好茶,要是有阳光,更显得生活明媚;喜欢在图书馆寻觅,一本一本看过,借不下了依然舍不得放手;喜欢闻那淡淡的墨香,那是最传统的香,没有化学剂的融合,没有香水的繁华与寂寞;喜欢封面磨损的旧书,那千万人翻过的亲切感与人气,让人感觉于千万人中。我们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地方让心灵契合,顺便打了声招呼:“哦,你看,多好的一本书。”
写书的作者写下的是他一生的心血,那是他一生经历的有价值的东西,附着他的呼吸与血气。从前爱书的人会把书一本一本收藏起来,每年出太阳的时候便会拿出来晒,有些书渐渐蒙上了灰尘,晒书的时候把灰尘抖下来,在黄色的阳光里飞舞着,书里便也有了阳光的灿烂与温暖。现在的人会将一本本书压箱底,压得很紧,没有舒展的空间,要是箱底有什么凹凸,书也会有什么样的凹凸。两种人的特性我都有,然而小时候那段护书的记忆要是有味道的话,那便是书香和阳光的香的交叠,蒙上了回忆这层纱以后,更有一种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平和与快乐。
如果说,书是一幅幅动态的画卷,那我便是一滴跃动的墨,我愿意融化在那些画卷中。
如果说,香是无尽的回忆中最诱人的滋味,那我愿意在回忆中迷醉。
张爱玲说:“如果我最常用的字眼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中有这惘惘的威胁。”而我喜欢“书香”这一词,我想那是我思想里对着有着无尽的依恋。
篇二:淡淡书香润我心
有些爱是没有任何缘由的,譬如我对文学的爱,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爱。文学是一汪清泉,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我的心田。有时有好似一层薄雾,朦朦胧胧地根植于我心底深处,令我琢磨不透。
我的孩提时光是十分美好的。那是除了和同龄的孩童到处疯狂玩之外,最常做的事就是缠着邻居家的伯伯给我们讲故事。尤其是在夏夜,我们吃过晚饭后,就各自搬来自家的小板凳,团团围坐在伯伯身边。伯伯为我们燃上艾蒿草驱赶可恶的蚊子,便坐定开始给我们讲那些美好的故事。他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激昂,眉眼间布满了笑容,我们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听过“吴刚伐桂”,我们齐齐抬头指向月亮,满眼好奇的缠着伯伯叽叽喳喳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还听过“宰相小甘罗”,听着这个小神童的奇思妙想,心里便很是钦佩,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聪慧的孩童。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下,我们缠着伯伯讲故事直至深夜才愿回家,伯伯也拿我们这群鬼精灵没办法。
到了适学年龄,我就和小伙伴们背上书包,进入了学堂。不久就接触到了诗歌。那时老师要求我们背下学到的诗歌,背不下来就要被打手心。而我特别喜欢背诗歌,也得了老师不少的夸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里面的意境,当时我并不懂得,只隐约觉的诗里面有一种令我着迷的东西,现在想起来应该是诗里面壮观磅礴的气势深深吸引了我吧。背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脑海了便浮现岀一道人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独立于窗前,静静地陷于沉思之中,一轮圆月高挂天空,月光洒在床前,好似地上起了一层霜,那情景真的好美令我遐想万千。那时我背诗特别带劲,背下了不少诗歌,至今仍刻于脑海深处,终生不忘。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诗歌的爱有增无减。我不再只满足于简单地了解诗歌,更加注重诗歌背后的内涵,痴迷于它的意境。读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我感受到了飞花的安闲轻盈,飘荡不定,恍惚似空灵的迷梦;如丝的细雨,似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纷纭忧愁,那愁绪丝丝侵入我的心,令我愁肠百结。读杜甫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感受到的是诗人暮年漂泊无依的悲慨,诗人身世飘零,前路渺茫,像茫茫天地间一只沙鸥。我为他飘零的身世而心酸不已。读诗品意境,是一种享受,品诗,我喜欢进入诗人所处的时代,身临其境去领会诗歌的精髓,将自己的感情完全侵入其中。
现在我迷上了文学,文学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偶尔来了兴致,也喜欢拿起笔,挥洒自己的情感。纵情文学世界中,完全放飞自己。自由文学能够让我浮躁的心得以安定。欣赏文学,似乎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只要得了空闲,我就喜欢手捧一本书,寻一块安静的地方,埋首于书本中。或坐或躺,随意地享受书本带来的欢愉。喜欢听书页翻动发出的沙沙声,那让我激动万分。
文学散发的魅力是无限的,它紧紧牵动着我的心。既然爱了就是一生的,喜欢文学独特的美。一股淡淡的书香,仿若弥漫在我生活的空间里,久久不散。我的心也永不停息地为文学而跳动着。
篇三:书香永存
书是通往智慧之路的盏盏明灯,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中最美的奇葩和最美好的习惯。——写在前面
人一生若能与书结缘,那是一件幸事,是真正的三生有幸。在这个物欲泛滥的年代,有谁觉察到知识比黄金更重要,精神基础比物质基础更重要?
我想比黄金更为珍贵的永远是精神世界的底蕴。没有内涵和深层积淀的人好比抽脊的软体动物。只不过是一堆腐肉,沦落为了精神世界真正的卑微者。
坡翁曾有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曾经告诉自己:要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首先,要喜欢读书。其次,书有很多种类,要读好书,何为好书?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笔者认为:经典的,精典的,古典的,传统的,正统的必须研读。有言曰:读书阅世当思义理,知古观今可识春秋。因为这些东西积淀了千年万年依然有那么强的生命力。那是,古人对宇宙人生探索总结的结晶。找到了这么好的捷路,不走还愣着干什么啊!读史书,人物传记可以时常扮演我们前进道路上的良师。读它,渐渐地会接受生活给我们呈现给我们的一切,即使不幸,也会淡定从容,泰然自若。
寂寞,孤单的人都是精神食粮的匮乏者。真正的读书人,在他们的思维里是没有寂寞与孤单的。不喧不哗,不招不摇,沉侵在书海中丰富,厚重,濡染着自己。一天一天只要坚持,一种成熟,一种雅致,一种睿智,一种底蕴由内向外,飘逸四散,那是开在智慧路上的一缕芬芳,卓尔于众花之上。
我爱书。包括读书,藏书,赠他人书与修书等。
读书是一个终身问题,就如书家终身临帖一样,且不赘言。
藏书是我爱书的部分之一。每每去一个城市,一个街道,最喜欢找得和去得就是书店,书摊。藏书不仅自己读,更多的是留给后辈人读。有言曰:藏书为富,爱字不贫。遇到好书,我如中了魔时常忘记背上沉重的行李,待在书店一找就忘了时间,忘了地点。能买则买,能记就记,能拍便拍。如若是很经典的且市面上很少见到的书籍,我一定要为知心的朋友带上一份。给他人买礼物时,第一想到的也是买书,买他适用的喜欢的。细数下来这些时光赠与他人的书真的不少,多为诸子经典,史哲类等。
再说说修书。我非常喜欢旧书摊,因为那里真的有惊喜。有时候可以买到年代久远,可收藏的书,而且价格合理,让人甚是欣喜。当然好多书都有破损,掉页,散架,缺少封面等。我会很认真的一一修补,待所有事完成之后,身心恬淡愉悦,可谓精神世界的一次沸腾。
我觉得与烟酒肉等俗物相比,书是最为精美,厚重,耐品的礼物。赠人与书,手有余香。与朋友分享那份精神大餐,芬芳盈口,满腹余香。那份情谊,那份喜悦,可以积淀心灵中美好的情愫。
我身边爱书,珍书,藏书的人锦心绣口间,充盈着一种儒雅的气度;举手投足间,外显着一种迷离的气质。书香永存,友谊长青。
书:陶冶情操,历练品质,厚重底蕴,完善精神。
读书是美好的习惯,是智慧的习惯,真的是可以养孟轲的浩然之气!
篇四:久违的书香
那边是台风预警,这边是一路狂奔。风时缓时急,凉意习习,时大时小的雨打在脸上模糊了自己的眼,没有挡住前进的脚步。终于到了新华书店。撩开那一层塑料帘子,扑面而来的是书的清香,好久没来了,有点陌生,前面那些书种变样了,尽是些名著。我喜爱的小说呢?不知影踪,细细寻来,前面醒目处是书店推荐的书种。那儿就是些励志的,如何交际的,如何赚钱的……看了就真能发财吗?看了真能有所作为吗?看了就真会去交际吗?一连串的问号,把我推到另一个书架边。捧起一本《民国帮会录》,坐下细读,黄金荣、杜月笙,这些青帮头号大哥的名字映入眼帘,再细细品读,也能感觉他们生活的沉浮,兄弟的情义,师徒名份都是他们得以团结奋进一股内在的力量。我不可能与他们一样步入帮派,他们内心的虔诚却让我感觉那种力量的强大。奥运就在眼前,力量型的举重、技巧型的体操、跳水等我们中国能轻易把金牌你收入囊中。但是足球、篮球等大项目需要的不光是技巧,更要有心有灵犀的配合,我们只能望洋兴叹。团结、配合不是个人主义能弥补的……(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放下帮派不去追溯,继续寻找自己的心爱,一本动物小说集跃然而出。掀开那已有折痕的书壳,可以感觉已有许多人翻阅过,轻轻地翻动书页浏览。这本小小说集挺有趣的,都是写的与动物有关的,看出作者与动物的感情是那么深,不由想起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换一种角度看世界,看得更清晰。一个打虎英雄奋斗了一生,最后落得是一世骂名。打老虎成瘾了,乃至老虎少了,野猪多了,人们还是在遭殃。其实老虎并不想出来伤人,他们在深山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好吗?还懒得长途跋涉到这儿来混呢。可是人不让它们安宁,非要毫无节制地砍掉它们的家园。最后一只老虎那深深地一瞥,让这打虎英雄浑身一颤。树值钱时是砍树,老虎值钱时是宰老虎,现在地值钱了是去圈地,地少了,游手好闲的多了,拿着点补贴款过着几天疯狂的日子。后来地没了,钱光了,怎么办?我们正在承受这份恐怖。
我坐在书店里,享受着空调带来的清凉,外面是将要来临的狂风暴雨,而里面却是一片宁静、祥和。我的内心却是翻腾不止,想继续去感受动物的内心,体悟他们的眼中已被围墙隔开的世界。
天暗下来,真省不得离开这儿,不忍舍下这本书。我们是不是也是那动物,被慢慢地赶出那份属于我们的天地呢?
篇五:书香一缕,心香几许?
香茗一杯,折扇一把,好书一本,三样齐置于案上,此乃吾夏夜消热解暑必备之物也。
轻缀一口茶,神清气爽;慢摇几下扇,凉风拂面;品读数页书,灯下展卷,悠然而自得也。香茗热气氤氲书屋里,书香之气却在心里袅袅升起。
夏之夜,月明星稀,微风习习,蒸腾一日的暑气渐渐散去,蛙之噪,蝉之鸣,犹直入耳里。独坐在书房里,内心却犹如撑着一只船的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任思绪像花丛中的蝴蝶一样上下左右翩翩飞舞,任情感犹如打开闸门的河水奔腾飞泻。
外面的世界很喧嚣,屋里的世界却静悄悄。品着香茗的味道,沉浸在好书的意境中,其乐融融,善莫大焉。舌尖上遗留着茶香的味道,心头上却留有书香的味道,读了进去,你就自然心如止水,一时忘却了红尘世界滚滚而来的诸般烦躁、烦恼,领略到书中一个全新世界的诸般美妙。
是啊,品茶须品出茶之味道,读书也要读出书的味道。万籁俱寂,夜深人静,展开一册心仪已久的好书,秉书细读,或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或与书中人物进行灵魂感应和思想碰撞,沉浸其中,可以“乐以忘忧”也!伴着缕缕茶香,我进入了书中美妙的世界里,不时为主人公命运担心、牵挂,也不时为绝妙的情节抚掌称佳,喜怒哀乐,皆形于色,情感起伏,也随书中描写而变化。
边品浓茶,边品三国,我似乎来到了“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三国战场,看到一代英豪曹孟德戎马倥偬,横槊赋诗的场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些诗句既有洞穿人世间百态万象的超凡洒脱,也有雄心勃勃,不甘示老的意思在其间,读之,心中悠然涌起波涛也。
边摇折扇,边品宋词,我似乎听到了辛弃疾的宝剑在剑鞘里铮铮鸣响,又看到了他“醉里挑灯看剑”的一幕。哦,我还看到了柳永边走边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茶可以提神,书可以养心。品味茶香,赏读佳文,酷暑盛夏,却奈我何?这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随心所欲,心安理得,畅快豁达,舒心自在,亦犹如仙者是也,呵呵!书香一缕,心香几许啊!
篇六:书香女人
很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平生最牵绊的三个女人,一个是林黛玉,一个是萧红,另一个则是作古不久的张爱玲。那娇花照水的林黛玉是梦里的,虽也吟哦得几句,只能牵着男人怜香惜玉之情;萧红是凡间的,人可触之。但世间却难留长命的红颜,于浅水湾畔守着一汪碧水,一天又一天;而那个自诩凡俗的张爱玲则当是天上的人物了。“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便是她的文字,而这禅意般的慈悲之怀,却又有几人能懂?
如此为她们划分出类别,也真是落了俗了。但她们却有一点是共同的,那便是文字。所以她们都是文字的女人。
你看那一堆纷繁的文字,几千年来都没有人能学得尽的。用文字柔捏出来的女人,自是曲高和寡,万山之颠任孤独。
真正的天上人物终是不多。女人如果结缘了文字,大可不必去做一个文字的女人。你可去喜欢文字,成一个喜欢文字的女人,那便是最妙的境界了。
在我们身边生活着许多喜欢文字的女人,那些嬉笑怒骂,情思缠绵,都真切的出自于纤纤玉手。你可以真实的去感知她们,当你有机会与她们交流时,你可以没有精妙的文字,但须是要用心的。
想象中喜欢文字的女人或许是孤独的。想那灯红酒绿,劲歌热舞之处,断不会有思绪如水般涌流。在寂静的雨夜,一盏孤灯,一方素纸,笔在纸端沙沙游走,雨在窗外悉悉沥沥。
喜欢文字的女人简单而清澈,她们的悲,她们的喜,她们的情,她们的爱,以致于她们的一切都在文字里。你要感知她们,只须读她们的文字。喜欢文字的女人喜欢雨,喜欢风,喜欢雪,喜欢月,喜欢那一份宁静的诗意。她们喜欢把自己放在故事里,随着那些缠绵的文字或欣喜或怅然。
喜欢文字的女人多爱做梦。在梦中她们可以闻听天籁。她们会钟爱那一抹幽幽的紫色,那种红绿交融的颜色可以映衬她们的心思,淡淡的红,淡淡的绿,淡淡的欣喜,淡淡的忧郁。
喜欢文字的女人多感性,细腻而多情。她们会因一朵花的凋落、一片叶的飘零、一个小生命的结束、一支忧伤的曲而泪流满面,她们也会因你一句关怀、一个的眼神、一个微笑甚至一次不经意的转身而感动不已。
喜欢文字的女人大多心思缜密,你如有幸和她们交流,那是断断不可马虎的;你说出的每一句话,在她们看来就是一段文字,她们爱用文字的逻辑去字斟句酌。你的一个不经意,便会招来无尽的沉默,抬头看她,定然是满眼泪水。她们将文字雕琢得久了,自身也被文字打磨得晶莹脆弱。她们的心思有如薄如蝉翼的素纸,你须轻柔的将其装订成册,夜晚放在枕边,白天置于怀处,用一身的情,细品浅酌。
文字里的缠绵熏陶着喜欢文字的女人,他们柔情似水,浪漫而执着。一个情字在她们心里是永远抽不尽的丝;爱于她们的灵魂中也不再是文字里的故事,邂逅一个可以倾情的人,她们能为之守侯一生。对于她,惟有疼不完,爱不尽…
无论年华几何,喜欢文字的女人天真如童,她们用清澈的眼波美丽着周围的风景,是水波间一朵洁白的莲,她们守着水间的清淡,和着淡淡的月色,行走在文字间。她们永恒着魂灵的美丽,不会因岁月而褪却了心灵的灿烂。
喜欢文字的女人是落在尘埃里的花朵,她们斑斓着男人心中的色彩,男人也钟爱着喜欢文字的女人…
篇七:书香让我入醉
曾经很喜欢看书,喜欢那种文绉绉的感觉,不愿上进官位,不愿下趟商海,不想落入红尘。
只想在风花雪月中,静坐在自己的寒舍,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远离喧嚣的城市,没有汽车的鸣笛声,没有机器的轰鸣声,没有鸡鸣犬吠声,留下的,是朗朗的读书声。书,可以成为我的良师,益友,亦可以成为红颜知己。心灵就像是被沙石过滤的清泉,清澈见底。没有激流,没有呼啸,只有潺潺的流水声,叮咚作响。
以往也曾经梦想成为一名写书人(写出自己今时今日的感受,抒发自己,感动自己,没想着让别人去认知,写完了就完了),用诗歌的形式抒情喻物,写了很多,也没留下什么,用写的过程感知自己,写完阅读感动自己,没有赞赏,没有批评,留下的,是一种心境,一种坦然,一种宁静,一种放松的心态。我们生于红尘,长在红尘,也因此脱离不了那些俗事,因为我也是一俗人。就希望在工作之余,相夫教子之后,留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一丝空闲,咀嚼古今悠长的典故,品读着缠绵的,奔放的,凄美的,抒情的,喻人的等等华丽的篇章。让书香熏染,让词语净化。
看到一篇好的文章,有时恨不得把整篇都背诵下来,深深的印在脑海里,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想错过,我沉醉,我痴迷。有温文尔雅,有粗犷豪迈;有借景抒情,有睹物思人;有风月之情,有红尘之美;有天上的月星风云,有地上的翠竹湖波;好的文章读后,欲罢不能,还想再读,那种细腻,那种恬静,那种委婉,那种直白。不同的文章,不同的风格,有描写柔情似水的江南烟雨,有空旷视野的大漠戈壁。除了拜读,就是拜读,心理由衷的赞美,无限的感慨。
一句句诗词,一首首赞歌;一杯杯红酒,一道道茗茶。把生活中不能用语。表达的字,词,句,诗;都在用笔墨纸砚抒发出来,在日落夜深时,作者们才有了自己闲暇的空间,赏别人的菊,观自己的梅;踏着作者情感的脚步,拾起自己放在角落的记忆,时而乐,时而忧,时而惆怅情断,时而婉约留恋。
进入散文网,行走在诗歌上,如棉絮般柔软,如丝绸般光滑;如细雨轻柔,如清波明亮。这一切都是在心情的渲染下,笔墨的点缀中,行云流水般完成,是需要我去学习和借鉴的。不动笔时,大脑中的词汇如泉涌,然而,当展开纸笺,手握笔墨时,却不只从何起始,有时写的过程中也经常断笔。思绪中的,人,事,物,景,全部断电,甚是郁闷(原来我也会用郁闷,看来是走不出红尘,拨不开风月了,呵呵)。写到这,不知从何落笔了,一声笑谈,打断了思绪。没办法只能落俗了。
春暖咋寒夜风凉,
电脑主机风扇扬,
清茶半杯依然凉,
红尘风月两难望,
古往红颜今世梁,
寄语江南醉彷徨,
烟雨梅菊入梦网,
晨职场,晚风月,
独醉梦里两茫茫。
是醉?是醒?谁丈量?
似醉非醉,似醒非醒;
书香让我别梦,书香让我入醉。
篇八:书香
其实,我一直都不觉得书是香的,甚至有点臭。
这可能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父亲是个比较喜欢文学的人民教师,可就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因为计划生育的事而“下岗”了,记得父亲回乡下时行李很多,而其中书又占了大部分。那年月乡下的厕所里还没有纸巾,于是父亲在里面挂一本书当手纸,家里七口人,每天的用纸量自然不少,所以我几乎天天都要蹲到脚发酸才能勉强跟得上书被撕的速度。那时在厕所里看的,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书,记得好多都是土改题材的,有《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还有《艳阳天》、《官场现形记》等。以至于后来初中学到《制台见洋人》那一课时,还隐约感到字里行间透出些许臭气。
不知道是因为情况特殊,还是那时的乡村中学实在是缺老师,父亲下岗一年后又回到了讲台。父亲一直当班主任,如果几个任课教师都反映班里上课时有人看小说,他会适时来一次“运动”,把学生们的课外书统统没收掉。但父亲并不反对看课外书,只要不在上课时看就行,于是我和同样爱看书的姐姐可就幸福死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又可以看数倍于这些书的小说了。当然那时小,和别人交换来看的,大都是连环画之类的小人书,有主动找别人交换看的,也有别人来找我们交换看的。经常地,为了尽快还书,我会和姐姐同看一本书,进度不一样也没关系,趴在床上,中间部分竖起来,各看各的。
小学毕业那年暑假,突然没有了暑假作业,变得非常的不习惯,于是就抢妹妹的作业来做。妹妹投诉到父亲那里,父亲免不了又要呵斥我一番,同时还自己给我布置了作业:他从上了锁的柜子里拿出一套珍藏版的《西游记》,封面是那时还不太常见的硬纸板,分上中下厚厚的三本。我的任务是每天看50页,傍晚吃饭前把当天看的内容讲给父亲听。这下头有点大,因为书里的内容我是很喜欢,可那些诗词看起来实在太费劲。更让人难受的是,父亲那柜子里锁着的,除了书以外,还有油漆、电石(即乙炔)、甚至农药,和其他一切不能让小孩轻易拿到的东西,书上沾染了农药等东西的气味,着实不好闻。
可当我得知父亲还有珍藏的书后,姐姐和我都感觉好像快要过年了似的,也不需要爸妈同意,就偷偷地看。其实也不是什么十分特别好的书,只是看起新一些罢了,现在已记不太清书名和内容了,好像有什么《说唐全传》、《岳飞传》、《武松演义》、《月唐演义》等,还记得《月唐演义》里李白也是有武功的,还和郭子义称兄道弟,他那把酒壶,就是他的武器;也还隐约记得程咬金的“三板斧”,是在梦里学到的,当然当时学的并不止三招,醒来练功时因为没有马,只好骑在一条板凳上挥舞,正好有人来打断,于是便只剩下三招了,我比较佩服的是他的狡猾,被敌人围困后,他在地上画了一个“阵”来考对方,那个“阵”就是先划一个圈,从圆心处往边上再划一条无限长的线,正当别人还在纳闷是什么阵时,他在远远的地方告诉敌人,这叫“逃跑阵”,然后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了……
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看了一两部“禁书”,当然看的时候并不知道那是禁书,多年后高中快毕业前的某年,街上书店都挂着“新到《废都》”的广告,便找来看了,不久后国家宣布《废都》被列为禁书,之后在报纸上又看到一则报导,例举了很多被禁的书目,其中有几部我都曾在父亲的柜子里找来看过,比如《风月梦》。当时心里不禁心里一阵唏嘘,心想《废都》跟我之前看的《白鹿原》等书相比,也不见得有多特别嘛。少时看《风月梦》,除了惋惜员外误食毒药而暗恨那妇人太毒辣外,当时好像还挺佩服书中人的智慧呢。比如书中男女主人第一次见面时,男的给女人把脉时同时就开出了药方,说“用醋炒”三字时,故意在说“醋”字时用力在女人的手腕中摁了一下,女人回头苦思冥想一番后,居然能通过“醋”字而联想到是“二十一日酉时”约会的意思,那时年少,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懂得不多,所以只是觉得他们真的聪明。
柜子里的书很快就看完了。
接下来看到的很多都是新上市武侠和言情小说,有金庸的,梁羽生的,古龙的,也有琼瑶的,岑凯伦的,等等,大部分都是站在父亲书桌的抽屉边看完的。那时父亲也算得上是条书虫,抽屉里总会放着几本书。我和姐姐则经常趁父亲不在时接开抽屉偷偷看,往往是,那本书我和姐姐都看完了,父亲还没看完。《七剑下天山》、《白发毛女传》、《云海玉弓缘》等几部是我接触较早的几部,接下来是《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最初看时,以为故事里讲的都是真人真事,以至于很长时间我都误以为雍正真是吕四娘杀死的。后来又看了《碧云天》、《心有千千结》等琼瑶的小说,惊叹于琼瑶对中国古诗词的理解能力,随便一首诗词,她就能写出一个缠缠绵绵的爱情故事,但终究还是不敢多看,因为自己的心境容易与故事情节产生碰撞,看得越多越伤感,还是看看其他的好。
于是到中学时开始迷上了外国小说。看的第一本是《呼啸山庄》,书并不厚,可看了近一个月,主要原因可能是还不太适应里面的人名和不太吸引人的故事开端。但也正是这本书,让我开始了思考,思考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外出致富后,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是否值得,又是否是男子汉所为。看的第二本好像是《红与黑》,通过这本书我似乎看到了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古典文学的差别所在——中国的古典文学大都像地方戏一样,红将军打进去,黑将军打出来,干净而利落,而西方古典文学,就好比于莲抓住市长夫人的手,心里描写就写了三页纸那么长一样,细腻而冗长。《基督山伯爵》与《飘》就是那样,长篇累牍又引人入胜,看得我脖子都发酸。
工作后,不用应付考试,也不用再背着父母打个手电在被窝里看书了,倒突然没了什么兴致,多年前去市图书馆办了张借书证,几乎就没派上过什么用场。闲来无事,也只是找些篇幅较短的散文消遣一下。结婚十年,家里最多的书就是《微型小说选刊》,那是妻子爱看的书,要么通过邮局订阅,要么她会算好时间去买来看,她知道我喜欢《散文》这本期刊,所以偶尔也会帮我一起买了回来。
如今,女儿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她最爱去的地方是书城,在地上一坐就是半天。知道她爱看书,她当老师的姨妈特意给她攒下了好多少儿读物,回家过年时在后备箱里装回一大包,但几个月就被她看完了,如今,妈妈的《微型小说选刊》,也成了她睡前必看的书之一。记得年初我有回带她去买书,在路上她问我:
“爸爸,你小时候有什么梦想没有啊?”
“当然有啊,那时爸爸生活在乡下,日子过得不好,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能在城里拥有一份工作和一个温暖的家……”
“那您的梦想算是实现了,也不知道我的梦想以后能在不能实现?”
我忙问她有什么梦想,她说想成为一个大家都认识的人。
“哦,那铮铮是想成为一个影视明星?”我追问道。
“不是,我是想让大家都能通过看到我写的东西后知道有我这么一个人。”
“哦,那你一定是想成为一个书法家。”
“不对,我是想成为一个像杨红樱阿姨一样的人。”她似乎是斩钉截铁。
杨红樱是近年来在少儿文学读物领域里较有建树的一位知名作家,已出版了50多部中长篇小说。女儿想超过她,想法非常好,但愿她的目标能实现。
去年暑假一个人在家里无聊,找来两个新笔记本,就开始了她的“创作”之路:一个是童话系列,大都写些猫啊狗的动物的故事,有些故事篇幅还很长,可能有一两千字,描写的无外乎是动物们去森林野炊,一路的所见所闻,有意思的是动物们身上都带有“森林币”或“魔法币”,还清晰明了地提到了两个币种之间的换算关系,跟着她的思路走,几乎算得我头都晕了……。另一个本子是“小不点”系列,她以“小不点”为主人公,描写了自己的所见所想,笔锋虽稚嫩,思路却很清晰。从中,我倒似乎闻到了些许书香的味道……
篇九:淡淡书香的记忆
夏日的午后,蝉声如织,我独自在家里漫不经心的整理着书桌。从一本就书中暮然飘落一张照片,我俯身拾起,颤抖的双手慢慢翻开,一股莫名的熟悉却让我心中泛起波澜,一切似乎都着这一刻凝结,日月同辉,海棠烂漫,整个世界都在喧哗,为你我两个世界的动荡,目光擦出的火花足以让整个世界为这余辉而神怡!
手上的照片还想第一次看到的那样光鲜,只是此时此刻的人变了,心也变了,唯有不变的就是你照片上的笑容,依旧这般令人难以忘却。残留在照片上的的泪痕,不知道是你的还是我的?就这样,年年岁岁,日日月月,伴着一本渐渐翻烂的书……
还记得一个平淡无奇的夜晚,无风,无花,无雪,无月,你我就这样默默地坐在湖庭之上,无丝竹敢打破这死一般的寂静,我多希望也就这样黑下去,永远不要亮,因为我接受不了下个黎明的生离死别,不是我不敢面对现实,也不是我不懂得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只是在我的脑海中无法编织没有你的世界,或许我太依赖你,只是因为懂我者莫若君,知我者莫若君!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不只是红颜知己,而是我世界的奇迹,你我相识一笑便心领神会,世间尽在不言中。
我不相信那披着羊皮的“白衣天使”所说的一切,我多想你告诉我他在胡说,可是,你的话却正中下怀,当我知道你已经熬不过天亮时,我只能天真的骗着自己,这只是梦而已,潇洒的转身只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荒凉,模糊的视线看穿了一切,原来承诺也需要依靠谎言去实现,落叶飘零的秋天,带不走的是遐想,回忆惨白的泪水,却无法洗刷这个让我作呕的现实!
你终于鼓足勇气打破午夜的凄凉,而我却不知如何回答你的话语,因为我怕,我怕无法掩盖哪颤抖的哭腔,我怕无法掩盖那脆弱内心的悲凉!我怕无法掩盖强忍微笑的瑕疵!!我怕无法掩盖为忍住哭声而咬破的嘴角!!!
夜已凉,飞鸟尽,我似乎听到你临走时痛苦的抽搐声,我知道这是你一定需要我的安慰,可是我没有勇气,因为泪水已经冲昏了我的头脑,我只能和你一起痛着,痛在你身,痛在我心!
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一次次冲击着你的灵堂!
我的心也和你一起飞向了天堂!
原本以为时间可以磨灭记忆,
而我却一直在痛,
多想就这样结束一切,一了百了!
鲜红的血却只能染红我的梦!
是啊!我放不下这记忆!
曾经与你的记忆!
篇十:即将逝去的书香时代
关羽灯下读《春秋》武圣豪情之中不乏睿智,青灯黄卷下关圣的身影褶褶生辉,这是书的魅力,也是圣人的魅力。
红袖添香夜读书,纤纤红酥手翻阅着书的柔情…
还有那悬梁刺股的悲壮,萤囊映雪的凄美,闻鸡起舞的警醒,凿壁偷光的高招。
每一段穿越时空,逾越千年的历史星辰无不记录在书这片蔚蓝的天空中。
小时候读书写字时苦不堪言,那是对于书的敬畏和膜拜让我发出了自己对于人世间的第一个论断;这世间可能最不可或缺的就是书吧!然而敬畏归敬畏小时候每当发下新书的第一件事便是随便打开新书一头扎进去深嗅那油墨的清香,那种香味是一种沁人心脾而独特的香味,(有人能嗅出汽油味的香,对此我深信不疑)暂时忘却了将要攻读时的苦闷。
那个时候对于农民来说“耕读传家”是最为统一的人生价值取向,中国农民的伟大也就在于此:牵着牛,扛着犁还能教娃好好读书。
时光飞梭,人们的脚步也如飞梭,匆匆而仓促的享受着某些人时常鼓吹的快节奏生活,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已经很久没有翻阅那油墨的清香。
读书品茗的悠闲怎敌得过电脑咖啡的节奏,你不是说书中还有颜如玉吗?呵呵,那种意象中的美女怎比得过电脑中的千娇百媚。人们要得是一个全新而快捷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一个无纸时代,一个拇指时代,一个鼠标时代,一个刷新,复制和粘贴的时代。。
有一天,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的一个朋友要通过古老的邮寄方式为她寄来一张纸质的新年贺卡,当时我很诧异的是自己的心里有一股幸福而冲动的暖流经过。
到这里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因为一激动我就语无伦次了,不过有一个声音始终在我耳边萦绕:没有书香的时代,,你还过得好吗?
篇十一:珍藏书香
疏书寂寂,寻寻觅觅,只有那黄纸朽,红书旧,这才发现,对于书香的喜爱,移入山河表里头。十余年的寒窗苦读,让我发现书香的美好,也让我更加珍藏书香。
常常雅意地站在淡淡地月光下,倾听远处的泉水叮咚,林间天籁,看着深蓝色天幕下一轮明月皎洁,几缕浮云飘渺,如薄冥,如蝉翼,风生水起。
冥冥中仿佛嗅到香甜之味,哦,是那种出墙红杏在风中摇曳;忽而映日别样红的红荷映入眼帘,一股清新四溢沁人心脾;南山下的几株野菊,在秋风中绽放,芬芳淡雅;还有寒风中的笑颜,是那山园小梅凌霜傲雪的盈盈暗香。谁能说此情此景不是美好的?谁能说这些陈词古韵不是美好的升华呢?谁又能说我们不应该珍藏书香?
千古江山,文人墨客,舞榭坛台,只有那绝世之作,才能在历史的尘埃中得以流传,而那泛泛之作,唯有尘满面,鬓如霜,无话不凄凉。
我站在书香面前,站在历史长河的堤岸上,品千古风骚。
风雨潇潇,是文天祥仰天长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凄婉断肠,是楚霸王水边飞歌“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柔情;明月纤纤,是李太白对酒当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放;寂寞梧桐,是李煜低于沉吟“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惆怅。一缕缕的书香,正值得我们珍藏。
听老杜春夜咏哦,小杜清明问路,陆放翁卧听夜阑,僧志南杖过桥东;易安居士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赏荷心呈珠;张志和泛舟垂钓不须归,苏东坡淡妆浓抹拟西湖。
让我们把这份美好,这缕书香,珍藏在青春的行囊里,让她伴我们走过漫漫人生。
篇十二:书香为伴
红尘扰攘,俗务纷纭,一缕书香为伴,总能给我以良多的慰藉。
记得初上小学时,父亲借来一本高玉宝先生的《我要读书》念给我听,一豆青灯下,他念得动情,我听得投入,不觉间热泪横流,从此便与书结上了不解之缘。至今我仍认为读书人是幸福的人,因为在纷繁芜杂的尘世中,他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疆域。
读书使人懂得感恩。书籍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淀,是折射中华民族沧桑巨变的一面镜子。读书让我们知道前人创业之难、牺牲之巨,让我们愈发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懂得了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并由此生发出强烈的爱国情怀。所以捧起书的时候,我总对华夏先贤和仁人志士充满了敬意,感谢他们著就并传承下来的典籍。正是这些,构筑了炎黄子孙的精神内核,指引着、激励着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一路走来。
读书使人富于涵养。读书不应该只是一种偶尔为之的雅好,养成一种习惯也还不够,应当将其作为一种融入血液的、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勉强说得过去即可,读书却不可敷衍应付,最好是每日必读。宋人黄庭坚尝云:“一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三日不读书,对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乏味。”着实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书的范围要广,不但是要看自然科学的,还要看社会科学的;不但要看专业技能的,还要看文学艺术的;不但要看有用的,还要看看“没用”的。读书不能急功近利,要能沉得住气,现在暂时没用,又怎能断定将来没有大用?读书也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心灵的寄托,找到人生的坐标,锻造独立的人格,养成从容的大气,在舍弃与坚守,抵制与追求之间,实现涵养的深化与境界的提升。
读书具有无穷的乐趣。不必奢求“红袖添香伴读书”的佳境,一个人静心阅读,倒也自得其乐。风中读书,其境悠远;月夜读书,其情隽永;雨天读书,其意恬适;雪中读书,其兴超然。若如苏子美般“以书佐饮”,则物我两忘,妙不可言。当然,作者不同,书的风格、阅读的方式、汲取的养分也不同。有的书引人深思,有的书令人捧腹,有的书催人奋进,有的书则可用来催眠。有的书须正襟危坐,有的书可斜倚半卧,有的书要精读细看,有的书可翻阅浏览。精神萎顿时可以看看鲁迅的书,茶余饭后可以看看林语堂的书,行旅中可以看看余秋雨的书,困境中可以看看古今中外的名人传记。
读书使人获益终生。孔孟催人入世,老子使人睿智,庄子使人超脱,唐宋华章使人获得美的熏陶,革命志士的书使人对人生价值有更高层次的领悟,政治理论的书则使人头脑清醒,明辨是非,认清形势,趁势而为。
总之,书中的乐趣道之不尽,读书的好处言之无穷。我常想,如果没有了书,我们的生活将会多么单调乏味,我们的人生将会多走多少弯路。书香为伴,不必担心没有挚友;书香为伴,不必担心无人启迪。人生天地间,能有书香为伴,实在是一大乐事!
篇十三:给心灵一瓣书香
腹有诗书气自华。
闲适时,总爱悄悄翻开一本诗词,寻一宁静无人处,凝神细品。心沉醉于长短句中,任时光极静极静地拂着面颊,流过。好舒适。
读书,确为人生一大乐事。它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滋润干涸的心灵;它又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造就高雅的品味。读诗词,字字巧妙,令人惊叹诗人炼字之神;读散文,如临妙境,令人感叹文人生花之笔;读小说戏剧,曲折跌宕,令人心神俱往,乍悲乍喜,感慨万千…
手捧书卷,心有余香。乐而忘忧,乐而忘愁。一卷在手,方耳根清静。捧着诗书,似与诗人一起领略了空灵、宁静与和谐,让人回味隽永。凝神细品,与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接着掬一捧清泉,润润自己的心田,然后与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赏赏笛声流过的月光,扯一抹晚霞,围于脖颈,还要把一朵在雨巷中轻结愁怨的丁香嵌于其中。在每个凄凉的雨夜,“留得残荷听雨声”,在微雨的池塘边静听雨打荷叶的声音。听听它的空灵,似幽怨的女子在吟唱哀艳的恋歌。这实在是不读书的人难以体会到的享受。古人言“声之至清者,读书声为最”,那么,人生之至乐者,应以为读书为最。
午后,泡杯清茶,寻一树荫下读书,斜阳余晖洒落身前。若轻风徐来便更妙了,自可体会那种“风吹哪页读哪页”的意境。偶尔,叶子调皮地落于书上,亦自当莞尔,夹在书中,任之。常喜伴着黄昏读《泰戈尔》,那流诸笔端的天籁总能在内心深处留下一方宁静淡然。
最喜明月之夜,月色入户,清辉满堂,或台灯一盏,或红烛一支。书页轻翻,心旌微摇。叹梁祝化身成蝶,喜崔张终成眷属。羡东坡把酒临风,暮清照泛舟浩淼。似有高山流水鸣于耳畔,瘦菊幽兰馨于鼻间。芳草连天,长亭古道。红有樱桃,绿有芭蕉。坐拥书城之中。三更之梦书可当枕,书香盈鼻,此乐何极。
手捧书卷,心有余香,给心灵一瓣书香。纷繁人家千万之事,有书为伴,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篇十四:书香悠扬
案头的一本新书,散发着一股淡淡的书香,让我想起了懵懂的青春,仿佛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一句句春天来了,让我依稀忆起了校园的模样,轻轻翻起精美的扉页,那淡淡的书香,在记忆的温馨里静静的流淌……
有这样一本书,每每翻开我都会用一颗初识般的惊喜用心的品读,任你看了千百回,想了无数遍,轻轻的合上眼,无数的字符还是会在梦中相见。有那样一本书,每每在记忆里搜寻,情节还是那么的清晰,不必重新相遇相识,任岁月冲淡了段落的墨香,只要你愿意,那字符就是带有生命的精灵,化做点点霞光,走进你心灵的家园,带去一缕清风,一份花香……
读书是不必选什么心情,只要你想让心灵在智慧的彼岸停靠,只要你想让思绪在星空下随风起舞,那就在随手处打开一页清香,与一篇优美的散文、一行精致的小诗相约吧!“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着你……”不期然与这样的诗意相遇,我的心何止是惊喜,我原是感动得想要落泪。就这样两行小字,我早已走进了它浓郁的诗行,品尝着那个发生在悠远日子里的美丽故事。
读书该是一件雅事,于人生最是动人处,于生命精彩里,捧一书在手,闻一鼻淡淡书香该是人生一大乐事。一书一世界,在这书香里畅游,在书的生命里驻足,不管是赏心悦目,还是分外感动,心与心都曾共鸣,爱与爱都曾相逢。
如是正该在碧蓝的晴空里,在如水的月色里,洗尽红尘琐细,让心与心共享那清风好雨、书香悠扬……
篇十五:一路书香
淡淡的,那一路书香……
——题记
日已落,暮将至。
渐渐地,远远的天边,乳雾中揉进了灰的暗淡。于是,天更暗了。
喜欢这样的夜,习惯于在夜深人静,万物俱寂之时,捧一发黄的书,呷一口茶,静读。
岁月如火如荼,流年撒下苍茫白色柔和的光,寂静地拍打在略带稚气的脸庞上,一路走来,一路书香。
一曲《江南》清新如画,一首《燕赵多佳人》温婉多情,与晋人“曲水流觞”附风雅,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时邂逅浪漫,漫步乌江畔看项羽“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豪情万丈。
随手拿起放在枕边的《莱茵河》,在雨果的陪伴下,顺莱茵河而下,穿越两岸峭壁耸立的山谷、芳香的葡萄园和充满浪漫色彩的古堡,走进两岸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时间和空间的碰撞中体会历史的变迁,感受莱茵河所具有的一种悲壮的、惊心动魄的、史诗般的性格。在古老的教堂和城堡,历史的博物馆和坟墓之间领略和谐而深邃、优美而雄浑的美。
走进泰戈尔,倾听《飞鸟集》。在泰戈尔的小诗中盘旋,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亮丽。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一切都不在有棱角,而是那么的和谐。那么小诗仿佛在告示我:要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去流泪,错过了今天的太阳,只要你能正视黑夜,并执著于黑夜的追求,那么,闪烁在夜空中的群星,仍然会给你报答的。如果你只是感叹自己的命运而流泪,那么,你不仅得不到群星的启示,也会失去明天以至更久远的太阳。
走进钱钟书的《围城》,听方鸿渐诉说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使他像许多住在这孤岛上的人,心灵也像一个无凑畔的孤岛;他感叹“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像“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assiégé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看方鸿渐寄生虫式生活的悲哀和无奈,体会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前所未有的交锋、碰撞、冲突以至交汇、融合。
张爱玲,这一廓在我心中没有多少月光的月亮,读她的作品,就如在原本漆黑的夜里更使其平添的一份凄凉。走进《倾城之恋》,看白流苏和范柳原呕心沥血地做着恋爱游戏。本不该成就的姻缘最后却因着战争与硝烟炸碎了双方的浮浅,撮合了患难与共的真情,成就了一段偶合的姻缘。这其中姻缘关系的因与果就像拉胡琴,没有内在的必然,只落在偶然。不会见的,见了;不会成的,成了;奇了——《倾城之恋》。或许是命运的纠葛与世纪的轮回才让这真假莫辩,亦真亦幻的感情得以完美。
……
通过读书,既可以窥探古罗马斗兽场的角斗,也可以聆听苏格拉底畅谈理想园;既可以同李白一起登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也可以陪苏子游赤壁;既可以走进张爱玲的精神荒原,也可以和三毛去一趟撒哈拉沙漠……
开卷有益,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满载一路淡淡的书香。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雪
一直以来有一个意念,那就是我想写一篇关于雪的文作。 今天,我终于提笔了日前忽然发现,我写过春风,写过夏蝉,写过浅秋的雨,唯独没写四季中冬的物候景象,所以接下来去写冬日的雪了。 冬天是...
2020-11-20
-
镂一抹墨香,醉一眉念想
念一碎墨梦,执笔罅隙里的一缕幽光,沉于艳香。亘古不变的岁月,荡漾着春韵的静谧。一缕梦白,一丝青光,弹奏七弦琴的音律,流淌出三生的歌谣。随双桨摇曳流水,月色缠绵、星辰醉香。 落画素描...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