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
2019-01-18 10:39 来源:散文网
篇一:怀念母亲
似乎是在梦里。土地、土墙、土院子、土房子前站着浑身是土的我,用闪亮而好奇的眼神望着这个土里土气的世界。然而,我看到的并不是这些土气的景象,在我眼里看到的是蓝天上的白云、土院子里的青纱帐和蹲在土炉子旁用平锅炕饼子的母亲。我闻到的是天空的真气、大地的和气和母亲平锅里送来的麦香。麦香深深的刺激着我的大脑,小肚子随之咕咕的叫起来,嘴里不由自主的喊“阿帕依”,迈开小步向母亲走去。
一个弱小但不失美丽的妇女的慈祥的面孔从一头黄色卷曲的长发后面转过来,伸出一只很消瘦的手臂扶住了冲向她的我,用同样柔弱的声音喊:“巴拉木”——我的孩子。我坐在土地上看着母亲炕饼子,她的左手总是拖着右手臂,右手不时的翻锅里的饼子,要往炉里添柴时左手就离开右臂,右臂失去撑托而掉在烧烫的平锅沿上,每每此时母亲全身会为之一颤,她的右臂上已烙下象饼子一样的焦黄疤印。母亲拿下一张饼,撕开给我,更浓的麦香扑鼻而来,贪婪的吃完半个饼,回到土屋里,到土炕上脱下补了又补的衣裤递给早已等待着的哥哥……
记得母亲常带我们去河边,因为她要在那河边洗衣服,那美丽的河畔就成了我的乐园。在那里,我尾随姐姐们在绿草地上奔跑、追蝴蝶、观赏野花,抓蝗虫(蚂蚱)。在水里嬉戏,打水仗。姐姐们要洗澡时,我给她们放哨看衣服。最喜欢看姐姐扎进水里后又猛的出来时的那一刹,长发带起的水波又顺着跳动的洁白的身躯猾下,我总是拍手叫好。母亲总是冲着我们笑,她是维吾尔族人,汉语说的不好,但我们姊妹都说汉语,她不示弱,常用生硬的语调和我们讲汉语,让我们常常笑她,她也笑。最喜欢洗完衣服后的凉晒,大家一起动手,将母亲洗好的衣物、被单凉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当母亲和姐姐们把被单撑起来时,我就钻到底下嬉闹。让她们把被单铺不到草地上,凉爽的水珠落到身上伴着母亲和姐姐们“an、an”的叫声和欢笑,我感到这个世界就象我看到的一样美丽。
记得母亲第一次带我窜门,一大早,母亲说服哥哥待在家里,将早已洗干净的和哥哥共穿的衣裤给我穿上就出发了。我那个高兴呀,一路上蹦蹦跳跳,母亲哼着她学了几句的汉语歌,我们穿过铺满厚土的马路,穿过横跨额敏河的大桥,沿着两边长满柳树的大道前进,我的双眼总是看不够,总有问不完的问题,我深深的被路边的杨柳、路上的行人、马车吸引着,似乎母亲不是带我去窜门,而是带我去天堂。母亲见我对马车的兴趣越来越浓,就搭了一辆顺路的马车,当把我抱上马车时,我的快乐达到了高峰……
到天黑时我们才回来,姐姐们都饿了,母亲将讨来的馕切给姐姐们和哥哥吃。还有半袋子面粉,母亲将它小心地放在木柜里。
为了将那半袋面粉尽快烤成饼,姐姐们和哥哥上学走后,母亲带着我,推着家里那辆早已没了牛的车上路了,车太大,而母亲又那么瘦弱,她只能把力量集中到一个车把上推,身体和地面形成30度角,好容易来到了兵团医院锅炉房,求了很久,总算答应给一点煤末,实际推车上装不了多少煤末,因为车面是平的,只有中间有一片是没有漏洞的,装上后,母亲苍白的脸上有了笑容,嘴里也哼起了歌。但大车上虽装不了多少煤末。却给母亲增加了压力,她的身子弯的更低,脸上的汗更多,走到半路洋灰渠道通过的路桥上,母亲使出全身力气也推不动了,车开始向后退……就在此时,三个解放军叔叔跑了过来,抓住了车,把我放在车上,一直帮母亲推回了家,并把煤卸在了炉子旁边,连口水也没喝就走了。母亲对他们一个劲说“亚克西”。母亲将拉来的煤末拌上适量的土用水和成泥,然后用手团成拳头大小的丸,整齐的晾在地上,干后收起来就可以烧火做饭了。
母亲身体每况愈下,卧床不起了。十四岁的大姐和十二岁的二姐参加了工作。记忆里她们特别开心,工作特别买力,穿着军黄色中山装,胳臂上戴着红袖章,手里握着“毛选”,那自豪的心情难以言表,总是昂首挺胸,阔步甩臂毫不神气。她们总是很忙,在家的时间也很少,三姐和哥哥上学,在那段时间里,家是那么的静,母亲总是静静的躺着,一言不发,我也只能静静的呆在屋里,因为没有可穿的衣裤出去玩,记得有一次,饿的受不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理,就学着母亲烙饼子,面怎么也和不好,弄得满手满身满脸只有哭的份,母亲只能看着我说不了也动不得,直到天黑下来才听到姐姐的声音,带我到长里去吃饭,一近厂院,香气扑鼻,院子里有一个好大平锅,上面又盖着一个同样大的平锅,香味就从那里飘出,有两个大人掀开了上面的大平锅,焦黄的,厚厚的大饼子被抬上大桌子,切成均等的小块,人们排着队,走近大锅(煮着菜汤)舀汤,到大桌前拿大饼,好不热闹,我饱餐“大锅饭”后带着母亲的一份飞奔回家。那个时候我最最希望的是厂里搞“忆苦饭”,在厂中央,支一口大锅,煮一大锅菜汤,让大家吃,让人给大家将旧社会的苦,每到那时,我总是要去的,因为有吃的,很多人都不愿意吃,闲那饭不好吃,而且不卫生,几乎每次都有人舀出一只老鼠来,有人为此呕吐,我却不以为然,吃完一碗,再去悄悄乘一碗,因为肚子饿呀。记得有一次,听说第二天要吃“忆苦饭”,我兴奋的第二天早早的就起床了,准备好碗筷等消息,结果这一天下个不停的雨,直到傍晚了也没有消息,几次要出去,让三姐拦住,说今天下雨不搞了,我不信,一直闹,直到上班的大姐二姐回来,问她们为什么还不搞忆苦饭?当听到说今天下雨不搞了后,大哭大闹,拿拿起碗就往厂里跑,雨很大,没跑多远就摔倒在泥水里,被姐姐追到抱了回来,我当时还真恨那些大人说话不算话,使我的一顿饱饭没了。
饿归饿,我还是很爱玩的,在院里的同龄中,玩什么都是佼佼者,打土块仗,很快我就掌握了投掷的技巧,又准又轻,即能打到对方,也不至于伤害对方的技巧是——选用小土块,向天空中呈弧形投向对方,即使对方隐身于“战壕”里,也能被击中,屡屡得胜,不象别人直线投掷,很危险,打的疼易伤人。所以同伴们都喜欢来投靠我,也喜欢和我一起玩耍。
篇二:怀念母亲
很早就想写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只是因为看过太多关于母亲题材的作品,而且正如他们所说我母亲是一个像天底下千百万母亲那样是个极为平凡而普通不过的人。今天是母亲诞辰纪念日,兄弟姐妹们都准备了香烛纸钱到母亲坟前祭拜,而我还是想在今天写上一段追忆的话语来纪念和缅怀我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母亲是个善良的人;嫁给父亲的时候是解放初期,由于她是“地主子女”这在当时特定的政治背景下处境是非常尴尬的,稍有不慎都可招致灾祸。好在母亲自幼有家庭良好的教育的熏陶,具备了过人的智慧与情操。与邻里乡亲相处十分和睦。父亲由于上过学,也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几十年一直是村组干部,因为工作也常常与人有分歧,这时候母亲总是好言相劝,有时候甚至上门赔理道歉,想方设法来化解矛盾。直到去年母亲去世,她一生没有与人发生口角,在众多的妯娌和邻里乡亲们的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威望。
母亲是个节俭的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母亲养育了我们兄妹七个,当时一家人每个月十几斤米,半斤油。生活的清苦可想而知。九口人的大家庭吃饭是个大问题。母亲每天既要到生产队做工,还要利用房前屋后的自留地种些南瓜红薯之类来贴补。可能是当年南瓜红薯吃的太多,以致现在我看到它们都心有余悸。后来母亲常跟我说,我身体不太好是当年生我的时候营养太差。话语间还带有歉意。我感慨不已。这伟大的母爱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试想,母亲当年既要做工,又要照顾小孩,就是坐月子也不能休息,吃的同样是南瓜红薯,又何谈营养呢。后来我想她晚年的风湿与体弱多病与当年的拉扯我们兄妹七人的清苦生活不无关系。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就没有穿过新衣服,尽管当时条件有限,每当过年的时候都会请裁逢师傅给我们每人做上一件新衣服,她熬更守夜给我们做上一双新布鞋。而她自己总是用我们的旧衣服缝缝补补来将就。后来条件好了,兄弟姐妹们经常给她买些衣服,她自己总是舍不得穿,都拿来送人。直到去年去世的时候,还有好多没有穿过的新衣服。由于当年的清苦,母亲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从不浪费一粒残菜剩饭。后来病了,儿女们探视她买的营养品、水果等都舍不得吃,要留给孙儿们,有的时间放长了都变了质。
母亲是个正直的人;从小到大,母亲始终教育我们要规规矩矩做事情,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凑热闹,不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做事情要处于公心等,这些看来似乎简单的话语,虽然并不规范但归纳起来与我们现在社会弘扬的行为规范又有什么差别呢,我们兄弟五个,五个媳妇与婆婆之间从来没有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这在我们当地并不多见。而且我们兄弟姐妹也没有任何一个因为行为不当受过任何处分与责备,相反大家在不同的岗位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事业有成。我想这与母亲的引导与教育是分不开的。
母亲是个值得的人。她的一生没有轰轰隆隆的事业,而且生活的范围十分有限,但她一样得到了邻里乡亲的爱戴与尊重。现在儿孙满堂,生活美满,而且都很孝顺。
安息吧!母亲!我们会照顾好年迈的父亲。我们做为你的儿女感到骄傲。如有来世,我们仍然愿意做你的儿女。
安息吧!母亲!
篇三:怀念母亲
小时侯,我们家里很穷,母亲总是没日没夜的为我们一家人操劳忙碌着。记忆中的一条蓝色棉布裤子总是哥哥穿短了给弟弟;弟弟穿短了在裤脚上接一段,若是穿的时间长了,裤子磨破了洞,母亲便会缝了后面补前面。日子虽然过的清苦一些,但是,我们一家人还是其乐融融和谐之致。(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记得有一次,母亲给了我两元钱,让我去商店买日用。那时,我年纪还小,半路上贪玩,钱不知什么时候就丢了,我急哭了,心想:“母亲知道了一定得狠狠地批评我”。我一步一步的挨到家,忐忑不安的告诉了母亲。母亲听了,只是轻轻的叹了口气,并没有嗔怪我。也就是母亲这一生宽容、善良的品行,铸就了我今天心胸豁达、乐施与人的性格。
后来,我到了上学的年龄,伊始,母亲怕我路生,总是护送我到学校,我进了教室,从窗口向外望去,母亲那单薄的身影还站在微风中向我这里张望……时至今日,每每想起此景,不禁潸然,心里涌动一种幸福与爱的释怀。
不经意之中,我们最幸福的日子就在这草绿花谢中悄然逝去。以至我们来不及去品味这美好的时光,她就永远的与你擦肩而过。就像一丝皎洁的云朵,飘过童年的时空,越走越远。
那年深秋,天气格外的冷,母亲患了一场重病,期间,她每天仍然拖着虚弱的身子,为我们洗衣做饭,从不间断。;有一次,我放学回来,发现母亲独自一人眼角湿润,显然是刚刚哭过。我问母亲是否身体疼痛不适。母亲慢慢摇摇头,然后拉着我的手,对我说:“也许,妈妈不会陪你到很久,如果有一天,妈妈走了,你要听话,好好做人。”母亲说完,又一次流下眼泪。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见母亲落泪。就在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母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那一年我十三岁。
现在,我们的生活变好了,我的心却总感到有些失落;因为母亲的辞世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伤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深深地怀念我的母亲。
篇四:怀念母亲
七天前的黄昏,母亲走了,带着深深的眷恋走了,她永远离开了我和我的家人。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我和家人办完了母亲的丧事,然而,母亲那慈祥的面容、真诚的目光和谆谆的教诲,却印一般刻在我心里。
母亲叫陈亚斐,享年76岁。50年代她就担任了临安县临目公社副主任,60年代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她主动承担国家困难,要求下乡,落户到我父亲的出身地——临安县横畈公社泉坑大队(现在的白水涧村)。在村里担任二十年的妇女主任。九二年,我创办了天平驾校,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小楼,我把她和父亲接到了身边,朝夕相处近二十年。
母亲是个非常诚实的人。她办事公道,公私分明,从来不让子女占别人的便宜。记得15岁那年,生产队里分粮食(当时粮食是集体的,入仓后按户口分配),父亲在供销社上班,母亲在公社开会,哥哥也不在家,分粮食的任务自然落到我和姐姐身上。到生产队分粮食过秤的是小队长,平时和我家相处甚密,他有意多称了一斤粮食给我家。晚上母亲回家后,我把分粮的事向她说了,她不但不高兴,反而严肃的批评了我,要我把多分的粮食归还给生产队里。想起每月和哥哥姐姐们食不饱腹的窘境,我犹豫了。看着我不情愿的样子母亲用量衣服的木尺狠狠的打了我(母亲是个业余裁缝,“木尺”是她教训孩子的常用“刑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母亲的用意,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母亲是个很慈善的人,1999年,我怀着造福乡里的心情,到家乡开发了“白水涧”旅游景区,一时间,家乡变了个样,大巴川流不息,外地游客接踵而至。企业壮大了,效益也翻了几翻。于是,我母亲告诫我,企业兴旺了,村里一些老人生活还相当艰苦,有空应该去看看他们。打从听了母亲的话,我每年过年都去慰问村里的老人,礼物不多,但使老人们都感到了温暖。村里续《家谱》时,老人们一致要求把我造福乡里的故事写进《奚氏宗谱》,他们请人写了一首诗,《剑平先生赞》:事业有成惠社会,修桥铺路行善多,彰祖敬神方寸田,福泽乡俚传佳风。我想,这应该是母亲的功德。平时家里有点好吃的,总忘不了端一份给邻居;尽管后来搬到了城里居住,她也没忘记村里的父老乡亲,乡亲们遇到点难事,她总是吩咐我,要尽力帮助他们……她出殡那天,村里好多人来为她送行……母亲啊!虽然你与世长辞了,你不知道多少人为你心伤,你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你失声痛哭,但我想,你应该可以瞑目了!
在母亲眼里,我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每天傍晚,母亲总是站在窗户前,远远望着驾校的大门,一直要看到我的车开进大门,才放心的离开窗台。母亲生病前,我的饮食起居,都是她料理的。母亲中风后,自己生活都无法正常料理,她却念念不忘我,嘱咐我姐姐照料我的一日三餐,管着我的朝起晚宿。每天回到家里,母亲总是吩咐保姆,做点我喜欢吃的菜,连亲戚朋友送来的水果,她都没有忘记要留一份给我。现在想起来,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这是一种多么幸福的浓浓亲情啊,可惜,这种幸福一去不复返了,这种亲情再也不能在我的生活中再现了!望着母亲的遗像,禁不住对母亲深深地怀念……
母亲,你是儿最亲近的人,也是儿最难舍弃的人,你为什么一点不念着儿,说走就走了呢?我多么想你身体能早日康复,多么想你能再多活几年几十年;儿还有许多心愿未能实现,甚至想带你坐一回飞机都未能如愿,你给儿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太多的内疚……
母亲,你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你没有留下什么,但你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养育我长大成人,你教儿怎么做人,教儿怎么处事,儿将永远记住您的教诲,永远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安息吧,我的好母亲!
篇五:怀念母亲
八年前,一场严重的高烧,虽然没有夺去母亲本已经赢弱的生命,却残忍的夺走了母亲的灵魂,病魔把母亲彻头彻底地折磨成了医学上称之为的"植物人"。
母亲静静的躺在床上,每天除了昏睡就是睁着那双美丽的若有所思的大眼睛,那张曾经是那样美丽的面容已经没有了风景,没有了阳光。看上去她无喜也无悲,心灵之水已经干涸,象阳光下一株失水的植物,世界上的一切似乎与她都没有了牵连。从那时起,我再也无法走进她的世界,再也无法与她交流,与她共享人间最美好最真实的天伦之乐……
不是有这样一句老话吗?"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在我刚刚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的时候,在我刚刚要回报她给我的生养之恩的时候,母亲却没有等待我,这残酷的现实近乎是对我的心如刀割般的疼痛。站在母亲的床前,我看到她的脸色是那样苍白,呆滞的双眼流露出无限的空洞和孤寂,我不敢相信:难道着就是那个曾经唱红了军营的"金嗓子""玉美人"岁月和病魔无情的牵走了母亲曾经拥有的美丽和灿烂。我的呼喊没有了她的应答,我的眼泪没有了她的回应,妈,女儿的悲痛你可懂得,女儿的孝心你可知道?可以说,母亲的一生是数量和质量的双亏。二十七岁那年,母亲患上了致命的脑瘤,从此,医院药材便与她相伴想随,虽然进行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手术治疗,但她却永远失去了健康人可以享受的人生,永远留下了令她痛苦不堪的后遗症。儿时的记忆中,我得到的母爱是残缺的,每年入冬时的棉衣是我最为恐惧的事情,因为每次母亲带病为我们缝制好棉衣后,都会因劳累令她的后遗症复发,幼小的我过早的看到了癫痫的可怕,过早的学会了缝纫衣裤的手艺,过早的懂得了生活的含义。为此,母亲一直觉得愧对一家,她所能补偿的方式便是节衣缩食,以保证我们兄妹的生活质量,这种简朴的生活习惯导致了她因营养不足造成的严重的骨质疏松,以至于到老年的时候,哪怕是一次小小的磕碰,都会导致骨折。可怜的母亲,在我的记忆中,奢侈与她无缘,她没有一件象样的衣物,没有一次开怀的畅饮,没有一次纵情的享乐,有的只是节省节省节省……写到这,我的眼泪已经流下,妈妈,女儿为你遗憾为你悲伤为你感叹为你落泪呀,从小就是孤儿的你,一生都在延续着上演你孤儿的悲剧,一九三三年始,二000年终,在这六十七年中,可以说病魔的折磨只是这部悲剧的主题,而文革中因父亲的遭遇带给母亲精神上的折磨就更加重了这部悲剧的色彩,每当我听到成分这个词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母亲在我们子妹填写那些多如牛毛的履历表申请表时,因不敢公开父亲的家庭成分母亲显出的那份惊慌和恐惧。
一晃母亲离我远去已经六年,在这六年中我和其他家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我们从此都摆脱了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苦难,每当在我尽情的享受生活中无尽的快乐与安逸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便时常浮现母亲那双被病魔折磨过的那双双眼,也许是这双眼睛留给我的烙印太深,也许是我血脉中流淌的是不安分的血,我曾经一次次的告诉自己,绝不走母亲走过的路,只要我活在这个缤纷的世界,我就一定要充分的享受生活,享受快乐。
妈妈,女儿如今已经步入中年,"四十不惑"呀,你的磨难我已经深深读懂,你的悲剧不复存在。妈妈,我是你生命的延续,但不是你悲剧角色的延续,我从你的身上更加懂得了该如何对待生活,我深信:你我生命的下一班,会更加快乐幸福,不是吗,妈妈?
篇六:怀念母亲
又梦见妈妈了。打电话说给妻,她说快到十月一了,抽时间回老家看看。妻的话说得我的心一阵的抽。离开家29年,妈妈去世也14个年头了。尽管谋生的地方离老家不远,14年中回家的次数却能压着指头数过来。不回家的原因有很多的酸楚,但其中一条也很赌气,妈妈,你走了,老家还是家吗?妈妈,原谅你这个不孝的儿子吧,14年,在异乡,儿子一次纸钱都没有给你烧过,妈妈,你知道儿子依恋你的心吗?
我知道妻的意思,但我也知道妈妈决不会因为这个责怪儿的。妈妈一生养育了七个子女,我是第六个,一连四个姐姐后,才有我们兄弟三个的。父亲给四个姐姐起得名字依次是巧娃、巧过、狗嫌、眼黑。妈妈,当父亲把眼黑姐抱去与人家换子时,是你的坚持才将自己骨肉全部罩在自己的翅膀下的。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封建而又贫穷的农村,可想而知,妈妈,你受了多少委屈和艰辛。
妈妈是不会责怪儿子的。长大后才知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把我们都养育成人是多么的不易!但我儿时记忆中,生活并不是那么艰难。妈妈,父亲的睿智和你的慈爱和宽容,给了你的子女快乐温饱的童年。妈妈,你不认识字,多少个夜晚,你都是摇着纺车,给我讲着姜子牙如何捉拿土行孙,如何给自己封醋坛神的故事让儿进入睡眠的。生活的艰辛,使得我记忆中的父亲脾气很不好,妈妈,你总是逆来顺受,从不与父亲计较。但当父亲打我们时,你总是护着我们,从不与父亲妥协。
妈妈是不会责怪儿子的。79年,我离开家去近二十里外的地方上高中,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星期六在家住一个晚上。这个晚上,忙完一天后,你就给儿子准备一周的干粮,用家里最好的面麦草细火烙锅盔,妈妈,那清新焦黄香气的锅盔味儿,儿子在你离世后就再也没有闻到过!82年我参加高考,感觉成绩不理想,情绪很低落。妈妈,为安慰儿子,那一段时间,你每天晚上都要去村里爷庙,是你对我说,你问过神了,我儿能考上。当入学通知来了后,我看到了你高兴的眼神里一丝不易觉察的悲哀。我知道,姐姐都出嫁了,哥哥恢复高考后已经上完学到县城工作,弟弟还在上初中,你和父亲多么希望我留在你们身边。妈妈,如果能倒回去,儿子绝不会离开你们上大学的!我的外出上学,使已经上了年纪的二老还要用劳做支撑这个家。84年上大二的我,已经染上吸烟的毛病。记得那年收麦子的时候,我从学校赶回家帮忙,一回到家里,换了上学穿得行头,就拿了镰刀去了家里的麦子地,一直隐瞒着你和父亲的半包烟还在那付行头里。晚上回到家里,看到妈妈你给我洗的衣服凉在院子的铁丝上,很是忐忑内疚。妈妈,我知道家里境况是不容许我浪费一分钱的。麦子收完了,临走时换衣服时,我想你一定会责怪我的,但妈妈,你依然是那么宽容和慈爱,从家里的柜子里把那半包烟递到我的手上。(妈妈,写到这,我又流眼泪了)
妈妈是不会责怪儿子的。87年,我已经毕业分配到华山脚下单位的子校教书,那年五一,妈妈,我接你到我教书的学校,选了一个不合适的时机带你上华山。随着一个接一个的游人,我们娘俩一直徒步走到回心石。那一年,你已经67岁高龄。看到再往上挪一步都难的人流,儿子胆怯了,在众多游人的劝说下,在妈妈你一直坚持说你能行的恳求下,儿子放弃了。那一刻,我看到了你坚毅和遗憾。下山后,妈妈,你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妈可能再也能上到山顶了。妈妈,每一次想起这件事,我都恨自己!妈妈,有来世吗?还想当你的儿子,陪你上没有走完的华山。
又梦见妈妈了,梦中的妈妈永远都是那么善良、慈爱、宽容、坚韧。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听妻的话,回一次家,在妈妈你的身边和你说我没说完的话。妈妈,你走了14年了,你的魂灵还在那里等侯儿回家,那里还是儿的家,是儿永远的根!
篇七:怀念母亲
搬新家了,居住化湖,上风上水。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家,心想母亲一定做在沙发的一头摘菜、剥豆。推开门,空空的沙发,这才想起母亲已经走了,走了很久很久、很远很远了。禁不住心一酸,泪水又一次流了下来,多少次了就是这样恍悟的想起母亲。
从记得母亲起,母亲是一头长长的黑发,如瀑的黑发。那时每当午饭过后,母亲总是一边喂着那一窝小猪,一边梳理她那头如瀑的秀发。我也总在这个时候欢快于母亲左右,母亲也总是感叹地说:“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不知是说正在吃食的那窝小猪,还是说我们兄弟姐妹。那时我也总想,那一天我能苦了钱,一定要送母亲最漂亮的发夹。
现在想来,那时怎么一个穷字了得。为了维持生计,赶街的日子,母亲常去卖个鸡呀蛋呀的。傍晚我们兄弟姐妹五人总在村头盼望着母亲的归来。若是赶猫街,我们就站在村东头水塘子边的篱笆前,夕阳下兄弟姐妹们的身影落在那篱笆上象那五线谱上的音符。当母亲的身影在多依树梁子出现,我们就在篱笆前欢呼雀跃,演奏那贫穷并幸福着的乐章。若是赶狗街,我们就在那坝外头的那棵苦恋子树下站成一道迎接母亲的风景。这样的夜晚,姐姐很可能就有一根漂亮的扎头绳,而我因有了那一支铅笔或是那一颗棒棒糖,那一夜的梦也特别的芬芳。
听说我是不足月的,也就是还没到时间我就匆匆忙忙的来到了这个世界。所以从小就是那样的多病。母亲总是提心吊胆,但心我是养不大的,平日里总过多的宠着我。就这样,在母亲的担心里我读完小学到山外读了中学,读完中学又到大城市里读了大学。记得那年洛杉矶奥运会,刚好是假期,在那家乡的山沟里,一点消息也听不到,由于关心着中国健儿的情况,竟有那么一点茶饭不思的感觉。母亲知道后,硬着头皮就把村里唯一的那台收音机借来了,只到我听完整个奥运会。母亲也常幸福的对人说那一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读书,工作。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越来越少了,一些时日甚至以工作繁忙为借囗把母亲给忘了。只到那年女儿然然出生,母亲来带然然,才又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才突然发觉母亲已经老了。那如瀑般的长发也变成了短发,当年的婆婆娑娑,此时也是青少黄多了。曾经要送母亲漂亮发夹的心愿也被我给忘了。也许是不习惯城里生活,母亲总是很少言语,一心呵护着孙女然然的上学回家。我也整天忙于工作,很少和母亲说上几句话。母亲也许没有想到,最让她提心吊胆怕养不大的我,却是兄弟姐妹中长得最牛高马大的一个。现在喜欢在蓝球场上运动运动,人称大鲨鱼奥尼尔是也。母亲不知道科比,也不认识姚明。在我看NBA的时候却专注的坐在我身边,一脸的幸福。我知道她不是在欣赏篮球,而是不在担心身边的这个儿子养不大了。
然然也慢慢的长大了,上学不需要接送了。母亲更是闲得慌,便悄悄的在厂子的一角养大了一头年猪。尽管年猪杀了,那些三朋友四弟兄也称赞自家养的猪就是香,我还是严肃的批评了母亲一回。“这不比村里,在公家的厂子里养猪,还用电饭煲煮猪食”。此后母亲更加少言语了,只有老家来人的时候才和乡亲们说说张家的田地,李家的鸡猪。
我工作的公司改制了,一时间我便成了下岗职工。那些日子我消沉及了,前途一片迷茫。好在每天回家都能逢到母亲总是坐在沙发的一头剥豆,摘菜。静静的还有那一份家的幸福。那晚和母亲说起工作说起下岗。母亲却说:“没什么,只要肯做牛,不怕没田耕”。就在那时刻我的心被深深地震动了一下,和着电视里刘欢那《重头再来》的歌声。泪尽情的流淌着,在母亲身边犹如一位大男孩。
正当我的工作重新开始的时候,母亲病了。尽管我们兄弟姐妹尽力奔波于各大医院间,母亲的病还是一天天的严重起来。终于还是安静的闭上了眼,撒下我们而去。送母亲上山的那天,按仪式我需在母亲面前喊三声妈,可是跪在母亲面前哽咽着硬是喊不出一声妈。泪水一如老家房前的雨水哗啦啦的尽情地流。到了那山岗上。离下葬的时辰还有些早,也许那些天太累了,我就在母亲的身边枕着一棵小树休息。多想在梦里母亲在宠我一回,再分附我点什么。可是母亲没有到梦中来。醒来我深深的失落,母亲是真正的离开我们了。
去年的清明,兄弟姐妹们商量着为母亲修坟。开始都想气派地为母亲安一座碑,可遍访石匠终不能如愿。我也想为母亲撰写碑文,可挖空心思也是感觉写得不如意。才想,母亲一生普普通通,对人总是轻言细语。想必也不稀罕这所谓的排场。所以,最终是修了一座普普通通的坟,也是普普通通的碑文。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多么希望母亲来到我的梦里,告诉我她在天堂里的位置,好让我的思念有个方向。可醒来仍然是那无边的空茫茫的思念。那坐在沙发一头剥豆、摘菜的情影如一道法力无边的符咒,牢牢地锁住我记忆的退路。此生此世只好这样恍悟的想起,永远的怀念着母亲。
篇八:怀念母亲
母亲离开我已是六个月零二十天。每每想起母亲,泪流满面。没有那一种文字能够表达我的丧母之痛,没有!我的眼泪无声地流下来。如果,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会陪着母亲静静走完最后的时光。母亲痛苦挣扎着离开这人世间,她有太多的不舍和不甘。她一直牵挂的五儿,一直是她心里的痛。我是她的五儿,那个同样挣扎生活着的五儿。从小我就是个特性的孩子,因为排行老五,下面还有一妹妹,是得不到父母太多的庞爱和关注的。这使我很压抑和自卑,也使我的脾气变得暴燥和倔强。我常常用出位的举动来引起大人的关注。母亲常常会为我伤心,几岁的时候,我以绝食来抗议大人的不公,我含着泪问我的母亲:妈妈,你为什么我生我?!母亲总是含着泪默默无语。油菜花开的三月,十一岁的我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要回到寄宿学校,尽管家庭于我没有太多的温暖,但我更不愿回到一个朋友都没有的学校,我心情坏到极点,拿起书包头也不回离开了家,冲进油菜花开的乡间小路。母亲奔跑出来,手里拿着我一个星期要带的东西,在后面大声喊着我的小名,我加快了步伐,头也不回。听到哎呀一声,回头看时,母亲已摔到在地,我的泪流了出来,倔强的心被深深的内疚融化了。我扶起母亲,四十多岁母亲,因为生活的折磨,像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那一刻那一刻,我的心痛得不行。离开家乡的日子里,每每想起母亲,就想起油菜花开的三月,那个只有四十多岁满怀殷切愧疚目光的老妇人。母亲好象永远对我还着愧疚,但又无能为力。
二十岁那一年,我离开了母亲,来到了深圳,在这冷漠的异乡,我尝到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家一直既是我向往又想逃离的地方。我向往的只是一个理想中的家,每一次回家后的失望又使我想尽快逃离。譬如生活,非常残酷;譬如婚姻,很失望很失望,,,,,,一切都是残酷和粗糙的。生活中处处隐藏着心机和算计,兄弟姐妹如此,朋友如此,夫妻如此。
母亲走了,我没有了家,从此我成为一个在异乡飘荡的孤魂。每每想起母亲的离去,想起人生经历过的事情,想着人活着这一辈子,是痛苦无意义的。亲眼目睹周围太多人的离去,生命是如此的短暂。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日子太过漫长,生活没有尽头,而现在总有时日不多的感觉,既然时日不多,就不能这样活着。到了这个年龄,不能太执着太计较,应该平心静气让自己过完这余生吧。
我不知道,活着时的母亲,经常想什么。母亲也曾年轻过,那个穿月白衫扎长辫身材高挑的美丽女子,在溬西河畔洗衣的女子,在十九岁那年遇到了她的爱情。她以为遇到了她一生的幸福,义无反顾和同样年轻的父亲走到了一起,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爱情早已褪色,在残酷的生活面前,美好只是一层薄薄的轻纱,风一吹,便露了了狰狞的面孔。躺在玻璃棺里面目浮肿的老妇人和那穿月白衫的美丽女人是同一个人吗,也许是老妇人一个美丽的梦吧。火化炉中,老妇人带着那个美丽的梦上了天堂,如果有天堂的话。
母亲,安息吧,我希望有天堂,母亲应该进天堂的。希望天堂里那个美丽的女子,采采花儿,听听江南小曲。
母亲,请原谅我,原谅您不懂事的五儿。她是爱你的。原谅我没有让您活着时享享五儿的福。母亲,您永远活在我的灵魂深处,五儿的生命是您给的,五儿会好好活着,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活着。
母亲,请安息吧!
篇九:怀念母亲
母亲离开我已经整整22年了,我一直想写一些文字来祭奠我的母亲,可每次写到母亲,手中的笔,总是显得无力,情感的语言也总是很匮乏,眼泪会一次次将稿子打湿,脑子里会一次次出现空白……
记忆中的父亲一直是严厉的,整日奔波于生活的劳累中,于是母亲便成了我们爱的港湾,于是,便知道了那个有雨的午后在路口的尽头等我们的是母亲;高考时晚自习放学怕我们走夜路在路口迎接的是母亲;把叮咛缝进书包,把牵挂装进行囊的人是母亲;过生日时煮俩鸡蛋清晨悄悄的放在枕边的是母亲;生病时无微不至给与关怀的是母亲;知道那个永远不在儿女面前掉泪的是母亲;那个和天底下所有母亲一样平凡的人是母亲。
大千世界中,母亲的爱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富贵人家的母亲会对儿女一掷千金,小康门户家的母亲会让儿女精吃细咽,而我的母亲,一个拙辞纳言的家庭主妇却把她的最平凡的爱留给了我们……
母亲一生很苦,从小就没了父亲,先前的丈夫死于伤寒,她带着2岁多的大姐,嫁给了已有两个女儿死了妻子的父亲,生活的艰辛磨练了她坚强的性格,早年家境贫寒,全家靠着父亲微薄的工资度日,为了填饱肚子,她开荒种地,到翻过多次的地里捡过红薯和萝卜缨子,替人家洗过衣服,拉过脚,挖过野菜、抢过树皮。三年困难时期母亲经常忍饥挨饿,有一口吃的也要留给她的儿女,接济乡下的亲属,记得每当父亲开资的时候,便是我们兄弟姊妹最高兴的时候,每每这时家里便会难得的改善一次伙食,吃一顿油条,这时母亲总是会让我们先吃,我们那时太小不懂事,总以为母亲不喜欢吃呢?吃到最后油条没了,母亲便会吃窝头填饱肚子,母亲性情十分温和,说话温柔友善,从不与邻里街坊发生争执,邻里间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她都会伸出援手,母亲一辈子都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到了老年,尽管眼睛花了身体不好,但她仍会帮助儿女照看儿女们的孩子,仍会不辞辛劳的为儿孙们,缝制棉衣棉裤,母亲养育了我们七个儿女,可她在产褥期没能吃上一个鸡蛋,为了儿女她就像春蚕一样,耗尽了心血,等她的儿女们一个个长大脱离了她的希翼的时候,你又会时刻牵挂我们的小家,牵挂她的儿孙,那时总是不能理解母亲的那份唠叨,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一份怅然和心酸。现在我才明白,对儿女的爱母亲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对母亲的爱我们仅是一条小溪,永远永远只能是她的支流。
母亲离我而去了,她为了养育我们受尽了人世间的心酸与苦难,母亲从得病住院到离世就三天的时间,她就像她生前那样,不愿意给任何人添麻烦,甚至是自己的儿女,竟一点让我们做儿女的像“乌鸦反哺”那样孝敬她的机会都不给,母亲你就这样离我而去了。人生能够享受母爱是多么地幸福,可如今“子欲养而母不在”了,其悲其痛该让女儿用何言以表?多么希望你还健在,当女儿遇到生活工作中的不顺可以向你诉说,听你教诲,可所有的这些愿望都不可能在实现了,我的身旁将不会再有母亲的叮咛;我的身边将不会再有母亲的音容笑貌出现;我的世界已永远失去一份慈爱的目光、一份殷殷的期盼;永远失去了母亲的关爱!
远离尘器的母亲呵,您可知人世间发生了几度变迁,社会变化巨大,我们这一代再也不用为明日的衣食忧愁,母亲,在您有生之年,女儿未能让您过上幸福的生活。来世,我还要您做我的母亲,让女儿能再有机会尽心尽孝。
母亲虽然离我而去了,但是母亲的精神遗传却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她那平凡淡泊的人生风范,她那热爱生活坚韧顽强的性格永远激励着我。我要向母亲那样做一个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的人。这是我能够做到的一定能够做到的,我想,母亲若是有知,一定会露出安详恬然的微笑的。
篇十:怀念母亲
很久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怀念,始终缠绕在心头。
忆起那些久违了的陈年往事,沉甸甸的,挂满了老家那黑压压的屋梁。
记得那年春草绿的日子,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母亲总是肩扛锄头,手拿柴刀,挥汗如雨地垦荒种地。有时候学校放假,年小的我们儿女也充当帮手,推巾送茶、割草捡豆,也其乐融融。不知道有多少个日子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耘着,收获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后来母亲的头发花白了,腰杆弯曲了,也还不舍退出曾养口度日的田园。
母亲啊,您是儿女们无言的老师。
您出生在解放前那个生不逢时的年代,当时战火纷乱,生活困苦,根本无法读上书。虽然您大字不识没有文化,但是您却透彻事理,深明大义,豁达仁慈。经常宁愿自己挨饥受饿,也要和父亲一起养家糊口接济乡邻。您经常同儿女们拉家常,讲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您的言传身教,使子女们耳濡目染,从小受到了良好的熏陶,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后来儿女们长大成人甚至成家立业了,您还是惦念着关爱着我们的身体、工作和生活。每每看到儿女们来到您的身边时,瘦刮的脸上总是挂满着笑容。
每至中秋明月时,儿时的那段情景总是跃入眼帘。母亲把一天的事情忙完后,吃好晚饭就带着幼小儿女们一起到屋场看月亮,说是用手里的月饼供月亮。讲着一些关于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等月亮的故事,直到月亮西沉。
以至现在中秋时,我还是仰望着家乡的明月,还是傻傻地、痴痴地在呆想,想着母亲述说的故事,想着家里家外发生的事情。。。
母亲啊,您是家乡那一道弯弯曲曲的小河。
您透明得象一面镜子,照亮着洁净的心底。那清澈的河水,是您昔日柔和的眼波,还有那眸影的幽深。如今还依依窥现您的容颜,映现您日渐衰老的脸上的欢乐与哀愁。
现在,您化着了天边的一抹白云,随着清风匆匆而去。
我的母亲啊,我的母亲!
从此您永远告别了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永远告别了您心爱的儿女们。
我的母亲啊,我的母亲!
您一路走好!
您的音容在我们的心里永存!您的大爱与我们依然相随!!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