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写人散文 >

璇玑姑娘

2019-01-18 10:39 来源:散文网

    
  篇一:韶华未逝·追忆璇玑

  纷纷雪落散人间,夏鸣虫叫情未眠,
  韶华未逝·追忆璇玑。
  幻瞑界中聚笑颜,世事变迁伤无言。
  冰封万年宿命劫,双剑决战琼华巅。
  紫英决绝琼华乱,万里瞑河路途险。
  剑落光耀人已滞,发舞飘飞身影现。
  血溅幻瞑为情故,魂离魄散天地间。
  黄泉泯灭轮回转,回首流连情无缘。
  少曾无知忆往昔,年华飞逝弹指间。
  青峦崇山峻岭间,月下霜约花满天,
  御剑乘空寻梦去,万般缱绻为情牵。
  瞳凝秋水剑流星,裁诗为骨玉为神。
  翩翩白衣云端客,回梦游仙伴流年。
  不入红尘斩情丝,情似浮云风吹散。
  前尘忆梦尽缠绵,月恨离别终成缺。
  心眼离殇泪彷徨,尘缘未尽愿难了。
  冰嶂雪破琼华灭,寒峭风狂寸心裂。
  若有来生必相随,共作夏虫轻声念。
  
  篇二:璇玑姑娘
  素丽清扬汉宫装,
  素伞长笛意韵长。
  婉约气质犹古时,
  苦心为将汉家扬。
  
  篇三:璇玑姑娘
  突然就想写一写她。
  2014年初,我刚接触汉服并成为同袍。然而在此前几个月,我便已经知道了她。那时只知她身在异国仍坚持弘扬传统文化,出于敬佩便记住了她。后从好友雅鱼那里得知“同袍”一词,自去搜索,才知有这么一群人,“不愿祖先的智慧无人叹赏,不愿我华夏衣冠倒靠日本人去宣扬”(语出天涯在小楼《为汉服的浅吟低唱》),他们深爱着华夏传统文明,为时人的不重视而痛心,他们默默忍受着身边人甚至亲人的不理解,“不务正业”只因不想忘记自己是谁。他们说“无论此生能怎样,莫忘我辈姓炎黄”,他们说“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他们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他们努力想让所有华夏儿女知道汉族也有自己美丽的民族服装,他们试图让人们记起华夏的灿烂和辉煌,并重拾泱泱大国的气度和风骨。他们彼此间称为“同袍”,他们从事着一项得不到名利回报的民间运动——汉文化复兴。自此,曾不止一次以为自己另类的我终于找到同伴,毫不犹豫地加入他们的队伍,而我所敬佩的她,正是这支队伍的一员。(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初见她的照片便觉惊艳:容貌清秀,低眸浅笑,清雅恬淡,正是我心中的淑女,脑子里几乎是立刻便想起了那句“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后来对她了解渐深,知她不仅温婉大方,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低调才女,心中更是惊喜。很多同袍称她为“女神”,她却并不喜欢这个称号,她说“成事即可,何须万人景仰”;她善学习,会反思,不为流言所扰,安心只做自己的事。曾有人说她是为名利,她却从未接受任何商业合作,反而与一些同袍一起自己拉赞助筹拍《礼仪之邦》汉服宣传MV,而又不抢风头;有人说她作秀炒作,她却突然音信全无——后来才知是去支教。她不因自己小有名气而自命不凡、目中无人,相反,她百忙之中总是抽空解答一些人的疑问,没有半分不耐。她并不是古板无趣的女学究,她真诚可亲,直爽大方,偶尔会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迷糊。她真实不做作,所言所行皆发自本心。她常常会分享一些心得感悟,从她那里,我学到很多。
  2014年10月26日,一个让人措手不及的日子,关注她的同袍们发现她的微博取关了所有人,留下了两条微博,以及签名的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默默从众人的视线里消失。这并非突然起意,也没有发生意外,而是三年之期已满,她该回到正轨。她说她给自己三年的时间去做想做的事,最后她总结说做的并不好,然而,她已经影响了很多人。
  我有心要为她赋诗一首,却恐才学有限,不能尽述敬意,故而只得作罢。然而她的一些话,却时时在心,每每思及,受益良多。
  她说,心若明镜,不将不迎;
  她说,莫思前缘,莫参空禅,莫问不问,莫求尽善;
  她说,在山为幽,出世不失怀大义;出山为蕙,庙堂不忘初心;
  她说,……
  她叫璇玑,很多人称她姑娘,也有人戏称“玑麻麻”,而我唤她姐姐。我因她知道汉服,成为同袍,并得以迅速成长,如今她虽隐去,我却始终念她;虽是未曾有交集,我却永远敬她。
  
  篇四:与汉服一起走过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
  ——《诗经·秦风·无衣》
  小的时候便知道藏族人有藏袍,苗族人有苗服,满族人有旗装,也问过我们汉族人的民族服饰是什么,父母也不知,只好答:大概没有吧。直到后来,一次巧合我才知道,汉族的民族服装叫汉服。《左传》中记载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故华服又称汉服,系汉族之服饰。
  喜爱汉服的时日不算多,与汉服一起走过的日子却让我有了甚多收获。汉服,不仅让我领略了华夏一族的服饰之美,更让我深刻地明白何谓民族大义。满清的"剃发易服"让这样一件美丽的事物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如今为数不多的人仍在坚守着,在坚持着,努力守住祖先们留下的绚丽一笔。有多少人知道呢?这样一件快要被人们遗忘的衣服,曾有人用生命去守护过。
  在繁华一时的大宋年间,中原的土地也被金人践踏过,有一支军队征战沙场,北方的敌人说,有岳家军在,我们打不了胜仗。那样的军队也曾驰骋沙场,领队的将军也曾意气飞扬。然,能人遭忌,英雄命短,可笑的是,为国效忠的武士没有战死沙场,却亡在同族手中。一颗丹心,一缕忠魂,消散在西湖之畔。历史长河中,我清晰地看见,那深深插在泥土中的,是将军用过的红缨枪。所幸,那个汉家男儿用生命去守护的东西,而今安在。
  历史本是轮回,兜兜转转。当梅香飘满岭上,又是一年严冬,清军已兵临城下。他迎风立于城头,寒风灌满了宽大的衣袖。清人说,请他做新朝的臣子。面对武力,一介书生,无力抗争,却也绝不妥协!于是他登上高大的城楼,看着即将沦陷的扬州城,他笑,笑无力的自己,笑软弱无能的大明。最终,纵身一跃,全城响起悲鸣。民族,是史可法一生的信仰。
  最初的我,爱上的是那宽袍广袖的衣裳,穿在身上时,才觉无比沉重,那是历史的重量,承载了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光阴,五千年的惆怅。
  在异国的街头,有位女子,身着汉家衣裳,一支竹笛奏出乐音悠扬,那样一个满是金发碧眼的国度,唯有她似乎格格不入,却又像毫无违和。后来才知,那位名为璇玑的女子,也不过是个留学生而已,却以微薄之力努力做着汉文化的宣传,她说,汉服复兴就是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汉服。
  在杭州西塘,有个文人提笔写下汉韵墨香,指尖一朵青花幽然绽放,他来自宝岛,却活跃于内地,只因内地有更多的人可以去分享。方文山不只是词人,也是汉服运动的倡导者,他写下独具中国风的词,留一段青史,承载月光。
  汉服似乎不再只是一件衣服而已。它因先人的匠心而独特,因历史而沉重,因文化而意蕴深长。
  有人立于江头,着交领右衽,宽袍广袖,迎风低吟浅唱: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幽默的叫卖声

    幽默的叫卖声

    住在都市里,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卖声。深巷的卖花声是曾经入过诗的,当然富于诗趣,可惜我们现在实际上已不大听到。寒夜的茶叶蛋、细沙粽子、莲心粥等等,声音...

    2020-12-01

  • 背影(朱自清)

    背影(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

    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