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春的文章
2018-12-29 22:19 来源:散文网
篇一:郑家沟寻春
天气晴好,远处郑家沟口一带蓝天静美,我想去郑家沟走走,看沟垴垴里的春天走到啥程度了。
早春的郑家沟格外寂静。小路边的水沟没有水流,可是快到小树林边时我听得有水声,那流水声小得像蛇伸出的舌头试探着缩卷着蠕动着。走了百十米,旁边的沟还是干的,这时咋就有一股小水流出沟来?
在沟底谷地里,我寻找着车前草的小叶子,蒲公英的小花蕾,荠荠菜的小绿手。遗憾的是,这些东西还蛰伏在地下等待时机呢。虽则难寻春天的足迹,但是,风吹杨柳,远远看上去稍稍有了一些返青的绿意,沟里闲地一处一处现出了解冻后的湿痕。
郑家沟的静谧吸引着我继续往沟垴垴里漫步,走过数个树林,在一处向阳的沟底树林里,看到了一对白发苍苍的老者在静静地躺着,真是稀奇!
他们躺在尼龙网子挽起的吊床上。老者把网子两头拴在两个树干上,网子上面还有个薄褥子,他们各躺在自己的网子床上,老太太两个腿吊在空处,网子床像摇篮一样,一晃一晃。每人旁边栽一尺高的半截树桩,树桩上钉着一尺见方的三合板,大约算是茶几。树林很疏,他们在这块林子里用铁锨堆起了半人高的四方城堡一样的土墙,土墙里自然是他们的菜园子了。园子边不远处是水渠,水渠里堵了一个小小的水坝,现在开了口子,原来我在沟口看到的新流出的水,就是老人开坝放水的结果。老两口用水浇田,浇他们的半分地。
第一眼看到,我感到眼前二位老者荒诞得真像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老怪物或令狐冲什么的,可他俩又很普通,不就是单位对面那个家属院的那老两口嘛。这对老人的影子在我视线里已经有好几年了,偶尔看见他们都背个背包在背街处溜达,想走不想走的样子。他们像散心,又像锻炼,又像要出远门似的。今天看到他们的园子和他们在郑家沟垴垴里悠闲享受春光的情景,令人惊异。
走近了那老先生问:“干啥去?”
“看看有野菜么。”我回答着顺便圪蹴在一棵树下。
“呵呵,早哩,挖野菜还得一个月。”老人笑着。闲谈中,老先生说他“姓卜,萝卜的卜”。我说:“听口音,二老不像是南方人,也不像是老平凉。”拉呱了一会,老两口看我不像个坏人,就放开话匣子聊了。卜先生瘦高个,说得少,老伴健谈,说他们退休前在防疫站工作,她十多岁离开家乡,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平凉,如今83岁了,她老头子今年86岁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为支援大西北就来平凉了。
“原来是平凉的功臣,怪不得这么长寿啊。”我敬重地说。
这一对老人,当然不是专门跑到郑家沟垴垴里来种菜的。卜先生的老伴说:“城里噪音大,空气不好,这里没有人,很安静,空气又新鲜,天天吸的天然氧气,多好!”她说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喜欢劳动,我陪他到这里,我干不动了,他喜欢干就干吧,图个高兴,种菜不种菜都是闲的,我们喜欢这里的安静和新鲜空气。”
“你老两口真是和谐美满啊,请问有啥长寿秘诀吗?”我对他们的长寿很好奇。
“呵呵,要说长寿,一要心态好,二要多运动。”她又被我问乐了,停了一下又补充说:“最主要的是要心态好,啥事都能过,想得开,放得下,尤其心要善,不害人。”“对,心态好,不害人。”卜先生笑着附和着他女人的话,牙齿稀稀拉拉的。这样的话从这对慈祥和善的老人口里说出来,是很有道理的。对此,我深信不疑。
事易时移,农民过苦日子的峥嵘岁月早过去了,这老两口也老了,他们的身影在城市时隐时显,而心却远守山林,在郑家沟垴垴里优哉游哉!
到沟口时,看到又一老两口领着十五六岁的孙女进沟来,他们正在静默的天地里寻找着什么。
篇二:踏雪寻春
腊月过了,小兴安岭寂静地卧在白皑皑的辽阔雪野上。
清晨,我偶尔听到远处深巷中传来女孩叫卖达子香的甜润声音,立即披衣循声追过去。可是,小巷空荡荡的……
我没见过长在雪地上的达子香,心里泛起一丝淡淡的遗憾。恰好闲得无事,好奇心驱使我进山去寻找它,欣赏这早来的春一光。
我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径向山林走去,翻过两道山梁,也没有看到达子香的影儿,又继续彳亍的向深山密林处跋涉。
这时,天空布满了铅灰色的浓云,素洁的六瓣雪花一片一片的飘下来,落在我的身上,不及细看,又被山风吹飞了,象鬼精灵似的消失在地上。一会儿,满天的雪花象一朵朵绽放的白色梅花,随着风哨声,快乐地在山林间旋转着飞舞起来,互相炫耀着华美,很快就把山岭变成一片圣洁的冰清,红松、冷杉、桦树的枝头也挂满了束束银玉,天地间飘溢着淡淡的清香。我被这罕见的美妙雪景迷住了,觉得站在这洁白的雪中,仿佛置身于满山盛开的花海,只不过这雪花没有根和叶儿,但它却和姹紫嫣红的春花一样,清馨得醉人。我贪焚地抒展肺,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品味雪花溢出的冷香,让心随着飘逸的雪花,融入这娇美的雪野中。
雪越下越大了,闪着蓝和银光的雪花,从原来的梅花形变成了鹅一毛一状,铺天盖地的从苍穹飘下来,把人、山地、森林都凝成一个和谐的群体。我回头看,身后清晰的脚印消逝了,前面的山径也被雪覆盖了,身边只有凸凸凹凹的清清一片白色,渐渐的,十几米外什么都瞧不见了,只听雪在深邃、沉寂的山林中发出一种极细微的磨一擦声息。我开始在这白色的空间感到了孤独和迷茫……为了消除这种感觉,我索性驻足闭上双眸,在梦似的白雪世界中,朦朦胧胧的用心灵去欣赏这野性的山岭和自一由争妍的雪花,倾听朔风吹着山林奏出的心曲儿,幻想这洁美而飘逸的雪花能引来翩翩嬉舞的蝶和蜂,我追逐着它们去寻找着春天——达子香绽放了,青草萋萋,鸟儿欢唱,蝈蚱嘶鸣,煦媚的陽光令人心醉……突然,远处的森林传来“嗡嗡”的怪鸣声,紧接着一阵巨大的山风袭过来,一棵斜歪着的枯树“咔嚓”一声折断了,把我从幻觉中惊醒。(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我睁大惊诧的双眼,呆呆地伫立在寒流冷缩的山地上,发现这儿已经被风雪变得荒凉凄黯,封冻的山林被风摇撼着,雪浪在风的咆哮中此起彼伏,汹涌澎湃,树上的残叶在疾风中纷纷凋落,混在雪流中,象海鸟一样在林海挣扎着飞舞。我在寒冷的风雪中煎熬着,早已被严寒僵固的脸和嘴唇,让冷峭的雪浪击打得钻心疼痛。此刻,我全身都冻透了,寒凄的内心悔恨自己不该异想天开,在这背时的季节里寻觅春花、春一光。
这时,我遥遥望见山那边有两栋要被大雪埋没的小泥屋,就拖着冻得乱颤的身一子,迈着软弱得如同棉条儿似的双一腿,沿着窄一窄的雪径,踉踉跄跄地奔过去。
那小泥屋离远看时,显得孤单矮小,似乎要被厚厚的积雪压垮似的;走到了跟前,才发现它们在肆虐的狂风暴雨中是那么坚一挺,为这古老的山岭增添了几分纯朴和生气。这几栋小泥屋后边有一栋牛舍,十来头健壮的黄牛不停地咀嚼着草料,时而传出几声哞鸣,在寂静的空中传得很远。距牛棚二三十米处并排座落着四个塑料大棚,被雪紧紧地裹在大地上,静得毫无声息。
我在门前抖落一身白雪,推门进屋,看见屋里有四个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很瘦,两鬓灰白,虚弱的病体歪在炕上;地上有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妻,正和他们的女儿忙着往塑料袋里装木耳营养土。他们不约而同地用惊异的眼睛注视着我这个陌生的不速之客,我慌忙向他们说明了来意,那中年男子热情地接待了我,把我拉到熊熊燃一烧的火炉旁烤火,又沏了一杯滚一烫的浓茶递给我,我呷一口水,同那汉子唠起来,知道他姓周,过去在城里的一个工厂当工人。企业改革后,他面临着再就业的问题。他思来想去,决定不吃zheng府的救济饭,自力更生,走这条发展多种经营的光彩之路。他用手一指炕上的老人:“我和这光棍师傅一商量,用房子抵押贷些款,又东挪西凑了几万元,就到这小山沟盖了间土房,买了几头奶牛,盖了蔬菜大棚,干起农副业来。”
他的老伴高兴地笑着插话:“这牛也真成全人,第一年生仨犊子,第二年又下仨犊子,现在十来头牛了。我们扣的蔬菜大棚也由俩变仨,一个栽木耳,两个种菜,四季闲不着!”
炕上躺着的老师傅咳嗽几声,坐起来说:“过去没下岗时,厂子也开不出支,一欠好几年,这回下岗倒挺好,钱袋儿鼓了,可我这身一子不争气,一到冬天就犯老病,现在多亏他们一家人了,我现在比有儿女还好啊。”老人的声音哽咽了,眼眶里闪着泪花。
周师傅的女儿心细,赶忙说:“爷爷,你又说见外话了,咱们不是一家人吗?来,我给你唱段老歌儿《今天的生活比蜜甜》。”
小泥屋立刻漾溢出欢歌笑语。
此时,我被这浓浓的人间春一情感动了,心想:小兴安岭的冬天真的到处象冰雪一样冷漠吗?不!山里人的内心装着比春天还温暖的深情厚谊呀!
歌声停了,周师傅兴致勃勃地邀请我参观蔬菜大棚。
当我们冒着鹅一毛一大雪钻进热气腾腾的塑料大棚时,我惊诧自己是否误入时空遂道,来到生机勃勃的春季。这里泛着春潮,地上生长着绿的精灵——白菜苗、萝卜苗、豆苗、香菜、婆婆丁长得水灵灵,绿莹莹的,它们在棚外雪光的映衬下闪烁着绿光,象春天瑰美的梦。我望着这充满田园诗意的绿地,感叹眼前这位貌似笨拙的周师傅竟能巧夺天工,把芬芳的春天浓缩到这冰雪覆盖下的塑料棚内。我蹲在地上,用手轻轻一抚一着绿茵茵的苗儿,觉得它们就是山里人勤劳、信念、勇气、智慧的结晶,这每株小苗儿都象绿的符号,记录着他们自强自立奔小康的壮美乐章。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雪
一直以来有一个意念,那就是我想写一篇关于雪的文作。 今天,我终于提笔了日前忽然发现,我写过春风,写过夏蝉,写过浅秋的雨,唯独没写四季中冬的物候景象,所以接下来去写冬日的雪了。 冬天是...
2020-11-20
-
镂一抹墨香,醉一眉念想
念一碎墨梦,执笔罅隙里的一缕幽光,沉于艳香。亘古不变的岁月,荡漾着春韵的静谧。一缕梦白,一丝青光,弹奏七弦琴的音律,流淌出三生的歌谣。随双桨摇曳流水,月色缠绵、星辰醉香。 落画素描...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