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名家散文 >

莫言散文集

2018-12-29 23:11 来源:散文网


  【篇一:如果你也听说】
  闷热的天因为一场突然的雨变的凉爽,长袖又重新代替了短袖。心茫然的像吹来的带丝丝凉意的风,我回首望走过的路,惨淡微笑,愁思游走。
  孤独高傲一路走过,心酸悲痛一人沉默,纠结郁闷难以忍受,放纵释怀还要顾忌那么多,天阴沉,我阴沉。
  欢笑喜悦如今总挂脸上,突发事件总是坦然面对,困难后果深藏心底,预计预计,还能承受就足以。
  我想荒废半生的年华在这里虚度,我想放肆大笑在这个安静的领域,我想不计后果的去放纵一次,就算是最后哭得死去活来。
  揪心的时候总是很难受,揪心的时候总是很郁闷,揪心的时候就想放下一切,揪心的时候,却又那么的想大哭一场。
  哭,眼泪总是因为某些事变得不值钱,我的心疼我的折磨只有眼泪知道;笑,不能说明一切,快乐也好悲伤也好,你又能知道多少,隐藏的越深伤的越深,就这样慢慢的折磨着自己。
  大雨倾盆的时候,我在笑,雨滴缓落的时候我也在笑,卓依然,笑轻狂,好想把酒言欢,诉说心中之事。
  风清扬,我独唱,笑满盈,愁独享,子不懂,勿想教,吾人生,吾足走遍天下路。

  【篇二:生活是一种态度】
  生活其实就是一种态度,悲与乐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想通了也就是那么回事。
  萧十一郎说,他从小就失去了爹娘,与狼生活在一起,狼是最忠贞的动物,就好像他一样,从小,他就学会了在苦中做乐,他清楚的知道世界的现实,他想要逃避,想要过宁静的生活,可是现实却逼迫着他向前,不允许他停止脚步。
  我知道萧十一郎本就是古龙想象中的一个人物,可是这也是他自己形象的一种典范,年轻的时候受尽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老通过酗酒来渡过余生,这也导致了他英年早逝。其实,比起金庸我是更加的喜欢古龙的,至少说,比起古龙,金庸是幸运的,所以,这也是他们写作创作风格的不同之处。
  古龙希望过着平静的生活,能有家的温暖的生活,就好像就是小说中的萧十一郎,正因为如此,所以萧十一郎喜欢上了沈碧君而不是风四娘,因为沈碧君代表着善良、美丽、真诚。
  因为看清了世界真实的面目,所以他总是与这个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保持在安全线内,他的要求不多,只想着平静的生活,想要一个家,这也导致了邪恶派连城壁的出现,其实连城壁也是一个悲剧的人物,作为一个保养的孩子,没有受到过一点的亲情,知道遇上沈碧君,这而,也是问题的根源。
  多次被误会,不解释,因为时间会证实一切,多好次想要了断自己的生命,可是使命却让他不能如此。所以他就这样的坚强的活了下来。原著中,本来萧十一郎的结局本不是很好,这也让大师古龙很是不满,于是又着手写了续《火拼萧十一郎》,于是有了完美的结局。其实这也是古龙自己想要有的生活的结局,可是都不能如愿。
  生活其实就是如此的现实,现实得让人可怕,可是我喜欢萧十一郎的那个角色,苦中作乐,也许我是应该学习一下他的精神,学习他对于生活的态度,虽然我是没有什么护刀家族的使命,但是至少我应该为我的事业想一想。世界上的人那么多,品种又是那么的多,我能考虑的又能有多少呢,学着与这个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至少不要让自己受伤,不要让自己轻易的受伤。

  【篇三:若有看,若有思】
  风吹过,雨下过,于我心里,只留下浅浅的痕迹,唯有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留给我的,是那样彻底,是那样的深刻入骨!
  很是羡慕那些能用笔写出自己真实想法的人,我有自己的想法,就是写不出来,无奈了真是!三毛和荷西能在大沙漠中生活,生活虽简单了点,但却很充实,那种生活,是我所想要的。或是学姜太公用直钩钓鱼,也是一件趣事,只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想过那样的生活,似乎有点不太现实。但路遥笔下的生活,想平凡的世界里的生活又似乎是太悲苦了点,我不知道路遥是怎么想的,如此决定那么多人的命运,像田晓霞的死,我就想不通,那么好的一个女孩子,几笔就在她的笔下消失了。也许这正是作者的意图,这样写,是要给我们想象的空间,让我们起记住他,如果一味跟随读者的心意,就没意思了,著书也就没意义了吧!
  近日读明晓溪之作,也是有感而发。很喜欢夏沫,那么的坚强,那么的让人骄傲,面对那么多的事,都能勇敢的挺过去,也不抱怨什么,她的为人很是成功,得向她学学。她的笔下,如歌也是一个英雄人物,性格率真。故事情节很好,人物也不错,但那也只是虚构的,生活中,那样的好人,暂且这样称吧,太少有了。一场大战,最终好人也没能摆脱作者为他们设计的悲惨结。如果都能好好的活着,那就好了。
  书毕竟是书,书中的故事就是故事,你想改变它是很难得,因为你不是作者,作者要表达的,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东西,或是他因现实所想到的,角度不同,所看,所想,所感,所悟,相同的又能有多少。现实就是现实,你不想改变的,它就是要将其改变,让你痛苦,让你麻木,偏不如你所愿;你想要改变的,无论你怎样的努力,怎样的付出,一样都只是徒劳。过程重要,结果也同样重要,鱼和熊掌的取舍,存在的确实很多,孟子太有才了,在哪个年代,就有如此高见。生活亦是生活,一样的起点,不一样的步伐;一样的事情,不同的态度,一样的境况,不同的原则。无法向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的还不是这五斗米。没有他的豁达,也没有他的闲静。追随一片云而来,在炎炎夏日,还不是要随她的变化,躲到下面去。
  看了一些书,对我的触动确实不小,发现了笔也是一种武器,并且是很厉害的那种,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草草几笔就定格了,让你不想接受都难。生活有点波澜也是好的,若它平淡如白开水,岂不是很没意思。也是!
  我就奇怪了,古语云:“愤怒出诗人!”我愤怒过,怎么没成为诗人?

  【篇四:秋家坝的哭泣】
  直以来心怀愧疚,愧疚自己的冷漠,八年来没有去看过我哥一眼,让他一人守候在冰冷的荒岛上。今日特地来寻觅他的踪迹。
  八年前,我是一个天真、无知、任性的孩子,也是一个爱搞破坏而不承担责任的人。也许是年少不懂事的缘故吧,我和我哥是两个水火不容的个体,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天天打闹争吵没有停止过,而每次都是他一个人承担后果。
  记得八年前,村子里没有人家住得上瓦房,全部的房景就是连成一片的茅草屋。那时候连做饭的木柴都难以自给,常常要到山上去偷外寨人的,而且是半夜去的。暗淡的月光下,阵阵的砍刀声不断,一棵棵的树苗应声而倒下……那个冰冷的夜晚,我们也一样进攻别人的山林,身后传来的是一片乌鸦凄凉的哀鸣,还有一种鸟,会叫出老人和小孩的声音,其声哀怨令人毛骨悚然。
  由于偷伐的木材太多,我们只好把它运到各自的树林里,等待第二天再去自己的树林搬运战利品。搬运完以后,我哥对我说这辈子再也不会做这种事了,下辈子也不会,他要我努力读书,走出这大山去,不要让父母再受苦受累了。我当时不明白他的话,只是点头。记得那晚我照样反着他,可他却处处顺着我,说做哥哥的没有好好照顾过自己的兄弟,他没有理由再让我生气,这让我感到很意外。
  第二天午饭后,我们把成群的牛羊驱进了秋家坝。他让我去人家的玉米地乘凉,顺便防止小羊偷袭人家的玉米,而他则和另外的几个孩子去小河游泳去了,我狠狠地看了他一眼,他却用一个可爱的鬼脸逗我。那一天天气很闷,我在一棵松树下乘凉,莫名的就睡着了,做了一个很神奇、很恐怖的噩梦。这个噩梦惊醒了我无数次,可每次闭上眼都能把梦继续下去,这令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七月的天气真热,我正在河边上寻觅可食用的水源,却被我的五叔公骂道;“你哥已经溺水死了,你还要到河边去,快给我上来。”这莫名的话如同雷轰让我晕昏迷了。醒时我已经在我小叔的背上,他问我要不要去看我哥最后一眼,我小叔从没有骗过我,我这时确信我哥死了,从他背上跳下来,狂奔到我哥死的地方。哪里已被许多人围成了一大圈,里面静静地躺着我偶的哥哥,不管我怎么做,他都没有看我。我大哭起来,“你还没有疼过我,还没有做到一个哥哥的责任,你不能这样一走了之……”我把他抱在怀里,这是我第一次和他拥抱,也是最后一次。现在我才明白那些该死的乌鸦,该死的噩梦,那不祥的预感,给我的竟是这样的惩罚。
  村里人说他没有娶妻生子,不能埋在祖坟的坟地,要求一把火把它焚于秋家坝,我哭喊不同意,最后把给外婆预订的棺木给了他,在秋家坝给他垒了一个小坟。那一晚我一直对他哭了好久,说了很多的话,他却一直沉默着。许多鸟儿伴着我的哭声鸣叫,把整个秋家坝衬得如此的荒凉。自从那晚过后,我再也没有去过那个伤心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想再伤心,还是怨恨他丢下家一走了之?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又八年了。潮来潮回、风吹雨蚀,今日再也见不到他的影踪,只留下白沙一片。无人知道这里埋葬着一个救人而献出十八岁青春的英雄,他在这里沉默,在这里固守荒岛。青山依旧,绿水长流,物是而人非,只有海鸟飞过,只有乱草蓬生。凄凉之中,于坝而泣。
  今日赶来,专程向你致歉,怪自己当你年幼无知气你,怪自己这八年来没有来看过你,让你一人孤守荒岛,只有明月作伴。今日给你的什么也不在了,万物皆无时,兄弟只能祝你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快乐。

  【篇五:孟石山上的山茶花】
  岁月无情风飘飘
  寒风落叶雨绵绵
  但愿人为云飞邈
  风云雨霜更无常
  孟石山上的山茶花又开了。一株株的山茶花树立在小路两侧,红艳艳的花朵燃遍了整个山林,花瓣里更是透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在这座灰暗的孟石山上,鸟儿的鸣叫显得更加的清幽,更加的静谧,新鲜的空气里夹着淡淡的清香,让人的心情多么舒畅啊,令人想到心旷神,把酒临风的境界。而我再美的花再好的风景心情也是低落的,因为这次我只是个过客,看见它只会让我更加的伤心。
  去年的夏天,我和我的表弟曾来过这里,看着山茶花树,他和我说今年冬天他要回家,不能陪我来看山茶花开了,明年的冬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孟石山。然而到了今年,我一直在外奔波着,忙于各种琐碎的事情,没有时间回家。当我缩出时间回家的时候,我满心欢喜去找我的表弟,以为冬天到了,我们可以一起去看花了。可当我去找他时,我母亲告诉我他在上个月被车撞了,被送到医院抢救无效就走了,带着失望与遗憾离开了。
  “不,我不相信”,我大哭地叫喊着,母亲说他的坟就在孟石山上,他临死前说他不能和你去看花了,他要求把他葬在那一片红艳艳的山茶花林里,在那里可以和我一起看山茶花。我哭着跑到孟石山上,在凌乱的落叶后面看见了一个土丘,那就是我表弟的坟了。坟的四周开着零星的几朵小花,坟前面的空地上长满了野厥,冬天的寒气袭来,显得那么的凄凉。我用手抚摸着土丘,泪水不断的往下流,我开始叫喊:山茶花开了,我陪你一起来看了。母亲怕我激动,来劝我回家,我说我要静静的待一会儿。
  听说我表弟就是在孟石山上那里撞车的,当时他的血淌了一地,燃遍了整条小路。今年的山茶花开得别样的红,应该是他血把它们染红了吧,人们也很奇怪,尤其是他坟前的那几株,开得和往常不一样。我看着花大笑起来,笑的很恐怖,路人看见以为我疯了,就因为那么一个约定,竟然送走了我表弟的生命,上天为什么要那样的不公啊?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来得太快了,让人措手不及,让我无法接受。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将过去,就如天空中的流星,我表弟就那样在空中划过,让我真的不敢相信。
  今天,我一个人走在这条陪伴过我六年的小路,看着看过六年的山茶花,默默的感伤。美丽的山茶花依旧开,可是我表弟却永远回不来了。我知道这条悠长的路,只有我一个人把它走完。
  山茶花依旧的开着,依旧是那么的红艳,在这个不为人知的傍晚,我只能用飘落的花瓣为你祭奠。
  ______为忆已逝的表弟。莫言。

  【篇六:月光下的沉思】
  遇上一个人,要多少缘分,爱上一个人,更要多少缘分,我和你注定今生有缘无分。你的离开,我只能听着伤感的音乐,在扑鼻的海棠花下沉默。
  你我相遇相知在那个开满丁香花的雨巷,在无言中彼此都有了好感。没有言语的约定,没有反复的告白,当我抬头看你时,发现你也在注视着我。于是,我们在穿梭岁月中心手相连,我们带着千年的期盼,在前世的月桂树下与幸福甜蜜相依。
  在樱花盛开的时刻,我不解你对我的冷落。那个夜晚,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冷雨夜我在雨中奔跑,苦苦地挣扎,你可知道那最响亮的声音是我的呐喊。当初是彼此还不太了解,还是彼此的脾气不和呢?如此相互的怀疑,谁也没有把谁当真,谁也没有为谁心疼。可是,当你纵然离去,我的心却莫名的疼了。我把我的心声写成了一首诗:
  当忙海湖水涨了的时候
  当芒果花芬芳的时候
  你像风一样的逝去
  昨天的你已不在
  昨日的花已凋零
  干旱的尽头爆响炸雷
  聚降一场暴雨
  从此
  叶落花调了
  香消色损了
  走在繁杂的人群中,蓦然出现你的身影,三个月的分离后,我第一次看到你,第一次怯怯地和你说话。你的笑容依旧,你的温情依旧,你还是那样的娇艳,如同盛开在春天的水仙。我相信现在的你一定过得很好,一定很幸福,就像挣脱鸟笼的小鸟一样很自由,但是你真的没有记起过我吗?往日的那些事,那些记忆,那些已是过往的东西,出现过你的脑海吗?
  而我在夜中难眠,满腹的心事无法尽情诉说。难道共同种下的相思树,结下的是串串苦果;指天对地的誓言,成了一支悲歌。在奥星的双杆上,看着这惨淡的月光,看着这丑陋的世界,一个人默默地发呆,追逐记忆中一切。
  曾经我们一起骑着自行车游逛城市的郊野;曾一起慢走在灯火辉煌的街头;曾在翠绿的草地上对视,看着你那傻样的吃相,不禁偷偷地笑。你可知否?不见你的那些日子就如红豆握在手心,万般煎熬。仰望45度的星空,星星点点的如此枯燥,我的心犹如天空一般的沉闷。对着皓月发呆,对着灯红酒绿的市区叹息满脑都是你的身影,往事粒粒清晰。你玲珑的舞姿在我的脑海浮现,恰如宁静的水面荡起层层波澜,云的飘渺,风的浪漫,都如同在梦的舞台旋转。
  有些东西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懂得珍惜时却不能挽回。爱的开始是一首迷魂的诗,爱的过程是一部苦涩的小说,而爱的结局是一串串浑浊的泪珠,那串泪珠是人生点不完的省略号。时间的脚步匆匆前行,曾经说好要做治好的朋友,可是半路相见却是如此的尴尬,总是用一个笑容或一个眼神带过,距离是如此的远,似乎比陌生人还陌生。
  今夜,借这朦胧的月光,把我心声带给咫尺的你,望你能够收到我那烧焦的心。

  【篇七:等待南飞的候鸟】
  如果可以等待,别在喜悦时许下承诺;如果可以等待,别在忧伤时作出回答;如果可以等待,别在愤怒时做下决定。该来的来过,该走的走了,或许这就是宿命,我们不是天使,纵使再虔诚的双手,也无法改变生活的际遇。
  潜意识的失意,只剩下淡蓝色的记忆,苟延地生活,就像加了酒的咖啡,心扉纵使在煎熬中徘徊。
  一个人静静地回忆过去,曾经的你依然清晰,曾经的欢乐依然浮现,感冒了,谁心疼,孤独了,谁陪伴,伤心了,谁安慰,我是一条离开大海的小鱼,只有在寂寥的沙滩哭泣,只有飘零的花瓣作陪。或许,你走得再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飞得再高也飞不出我的牵挂,梦中的依然是你的倩影。心在心动时受了伤,梦在梦醒时转了弯,漂泊在茫茫人海里,只为了寻找南飞的你。
  秋风吹落树叶,捡起属于自己的一片,记下你的笑容,珍藏在厚厚地书本里,珍藏在心间。可是时光荏苒,秋风不仅吹黄了落叶,吹远了年华,也吹远了我的梦,岁月把欢乐和你统统带走了,被风带走了……只留下无尽的空虚和孤独的我。
  看着北归的大雁,心中无比失落,365个日夜,没有一个日夜想念你,每一次想念都化作不成双的蝶,飞舞在寒冷的冬天。静静凋谢的樱花,散出一股凄凉的气息,觉得很迷茫,就好像到了十字路口,明明有路却不知道自己的是那一条。或许你真的是我的专属轨道,但以离我渐渐远了,就如同那将要枯萎的花瓣。留下些忧愁不在雨后,装作自在躲在墙边角落,忘记了什么时间不在想什么借口,不在乎等得多久。
  你说爱情就像两个人啦啦橡皮筋,舍不得放手的那个就是最后伤的最深的那个,可是只要彼此不弃,不放开橡皮筋上的那两只手,又怎能会受伤呢?原来总是有个梦,喜欢诗意般生活,可是峰回路转,我终究爱的还是你,叶子的离开是风的带走还是我的不挽留?为何总是不在服务区?为何你的号码成了空号?为何不联系?为何要躲着我?痛不一定要流泪,爱不一定要在一起,哭不一定需要安慰,感情不是无所谓,失去了酒永远没有了机会。在木棉花开的季节,为你浅唱《丁香花》
  有一种爱叫做无奈,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也有一种爱叫做等待,等待是一个梦,梦里有阳光也有彩虹。我要化作石雕,不管风吹雨淋,不管严寒酷热,为你守候五千年,陪你一起看日出,陪你一起看彩虹。我不愿过多倾诉对你的思念,只要你安好我便快乐着。
  等待一只南飞的候鸟,等待于勒,等待戈多。那江畔的伊人呵!我愿做一只五彩的蝴蝶,在世界的尽头,唱着歌在等你。

  【篇八:文学与牛】
  荣获了《小说月报》奖,十分高兴,但听说要写“得奖感言”,又十分犯愁。真是得奖不易感言更不易;不易也要写,为了这个我盼望许久的奖。
  记得当年汪曾祺先生到我们班上来讲课,开首就在黑板上写上了六个大字“卑之无甚高论”,这句话出自何典我忘了,汪先生当时是说过的,但话的意思还明白。谈到文学,连汪先生这样的大家都说没有高论,如我这般蠢货,只怕连低论也不敢有。不敢有也得有,因为我的《牛》得了奖,因为我很看重这个奖。
  俗话说吃水不忘打井人,得了奖不能忘了我放过的和我追过的那些牛。一谈牛,就难免谈到所谓的“童年记忆”,一谈到“童年记忆”就难免遭人耻笑,但无论多么聪明的人,只要一耻笑我,就跟对牛弹琴差不多,因为他们的话都是文学理论,而文学理论我根本就听不懂,不是装糊涂,的确是不懂,有好几次我想冒充一下阳春白雪,不懂装懂一下,结果弄巧成拙,让人摸到了我的底细,就像让贵州的小老虎摸到了驴子的底细一样。
  我童年时期,正逢“文革”,大人垂头丧气,小孩子欢天喜地。我们那时的一个最大的娱乐项目就是吃过晚饭后到旷野里去追牛。当然是月亮天最好。大人们点着马灯在大队部里闹革命,四类分子趁着月光给生产队里干活,我们趁着月光在田野里追牛。那时候,就像我在《牛》里写的那样,牛是大家畜,是生产资料,偷杀一头牛是要判刑的,但生产队里根本没有饲草,革命时期,明年的生产谁还去想?就把那些牛从饲养室里轰出去,让它们去打野食,能活的就活,活不下去就死,死了就上报公社,公社下来验尸后,证明是自然死亡,然后,就剥皮卖肉,全村皆欢。当然最欢的还是那些正在掌权的红卫兵头头,这些杂种,比正在挨着批斗的支部书记、大队长还要坏,死牛身上最好的肉都让他们吃了。现在想想,这也是应该的,当官如果没有好处,谁还去当?我们一帮孩子,吃罢晚饭,等到月光上来,就跑到田野里,追赶那些瘦得皮包骨头的牛。“文革”期间,地里不但不长庄稼,连草也长得很少,牛在光秃秃的田野里,吃不饱,学会了挖草根啃树皮,还学会了用蹄子敲开冰河饮水。我们在月光照耀下开始追牛,起初我们不如牛跑得快,但渐渐地牛就不如我们跑得快了。我们每人扯住一条牛尾巴,身体后仰着,让牛带着跑,举头望着明月,犹如腾云驾雾,有点飘飘如仙的感觉。那些老弱病残的牛,很快就被我们给折腾死了,剩下的那些牛,基本上成了野牛,见了人就双眼发红,鼻孔张开,脑袋低垂,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对这样的牛,我们不敢再追了。后来又出了一个谣言,说是有几个刚死了的人的坟墓让这些野牛给扒开了,尸体自然也让这些野兽给吃了。牛野到吃死人的程度,离吃活人也就不远了。因此我们的追牛运动就结束了。这个时期,中国基本上没有文学。
  “文革”结束后不久,人民公社就散了伙,先是联产计酬,紧接着就是分田单干,家家户户都养起牛来,牛的身价猛地贵了起来。人民公社时期说起来很重要实际上根本不当东西的牛,重新成了农民的命根子。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的新时期文学的黄金时代。
  90年代以来,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农民对种地失去了热情,年轻力壮的人,大都跑出去打工挣钱,村子里的土地,多被大户承包,再加上小型农业机械的普及,林果的增加和粮田的减少,牛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逐渐成为历史。现在农民养牛的目的,基本上是养肥了卖肉,社会的商品化,改变了牛的历史地位,农民与牛的感情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过去,人们常常诅咒那些杀牛的人,说他们死后不得好报,现在,杀牛跟杀猪一样,成了司空见惯之事。这个时期,我们的文学也失去了它的神圣和尊严,文学创作,也正在变成一种商品生产。
  我马马虎虎地感到,几十年来,牛的遭遇与文学的遭遇很是相似,农民的养牛史,活像一部当代文学史。我估计会有很多人反对我的“研究成果”,太下里巴人了嘛!我也想阳春白雪,但学不会,只能是什么人说什么话。
  最后,我想说,搞文学的同志们,不要悲观,更不要绝望,科学无论如何发达,农民无论怎样变化,为了耕田而被饲养的牛还是会存在的,因此纯粹的文学还是会存在的。我想《小说月报》之所以奖励我,并不是因为我的这篇小说写得有多么好,他们奖励的是我这种为了耕田才养牛的精神。

  【篇九:夜游叠溪】
  刺骨的寒风已经慢慢的飘过,经历了一整个寒冬的草地,猛地又钻出了几撮绿意。是啊!又一年了,2011年了,春去犹有春来时,燕子走了又再来了。蓦然回首心已去,岁月如梭永不回,沧海桑田逐波逝,唯有山人游叠溪。
  一路的走来,只求心安理得,不求什么高薪贵差,我始终坚守我的信念———诚信。
  2010年的秋天,我考上了保山学院,在这里开始了我人生的又一起点,也是我大学生活的起点。终于第一学期结束了,我和我们班的同学找到了推销娃哈哈饮料的临促工作,写了留校申请,我也莫名的和家里说好春节不回家了,被系上安排在看台那里住。
  可是事实总与计划反着来。我从家里出来时是含着泪离开的,我离开了家就失去了很多的东西。我失去了与家人的天伦之乐(我知道我爸妈没有我在家肯定很孤独,看见别人的儿子他们肯定会想起我),也失去了与朋友一起组织春节联欢晚会的机会,失去了村里人对我的认可,在施甸还差点失去了生命,想着这些痛心的事情,不禁一个人走出了宿舍。
  一个人跨着一个小包,手里拿着总是没有电的手机,慢慢地走着,路旁蝈蝈的鸣叫没有打破我的沉寂。街道上没有人影,连一辆车也没有,静的害怕。我知道我已经没有了工作,当初有很好的待遇我没有去,现在几份工作都没有了,的确很心痛,我没有脸和家里说起我的情况。我就没有钱用了,但我已经用了太多家里的钱,我是出来打工的怎能在向家里要钱呢?心里在要与不要之间斗争,我已经走到了叠溪旁了。我恨这黑暗的社会,我恨虚伪的人,恨欺骗我的人,恨我自己。有时我觉得我真的觉得我没有用处,在这里,我没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也不会被人看的起。想当年在职高,学生会主席,几样班委都是我当的,多少人想奉承我,巴结我,何等风光,移动任经理,怎样荣耀,可如今的落寞,真让人寒心,我知道我被世人被社会抛弃了。
  一个人静静地在溪边走了好远好远,看见一条小鱼跃出了水面,跳到了溪边的泥塘里,它在冰凉的水面挣扎着,跳跃着,它想回去叠溪里,想回家。因为泥塘的水很快就会干涸,它会死去的,我想帮它,可猛回头才发现原来我就是那条鱼。是啊!大过年的,人家在家里一家团聚,而我一个人漂泊异乡,流落叠溪,我又何尝不想回家啊?叠溪旁的树木落叶一片,加上杂草的衰败多么难看啊,是的,管理的人都已经回家过年了,没有人来修理它了。
  想起大年初一那天,有人叫我去他家吃饭,我说都是过年,都是吃饭,人家大鱼大肉,合家团聚,而我孤楼寡人,独自吃面,那天我没有去他家。看着叠溪旁的草地上的小径两旁空荡荡的凳子,觉得好失落,亲戚朋友没有发来问候,觉得世间真的没有人会读懂我,可能我太复杂了吧,有时竟然我都不懂自己。叠溪旁的樱桃花已经凋零,树枝上也长出了嫩叶了,可我却一直走不出伤感的阴影,也许我是林黛玉转胎吧,变得比女生还多愁善感。我不知道是我看错了社会,还是社会欺骗了我,总是让我生活在悲伤的角落,望着那一排排明亮的路灯孤零零的立在街道旁,没有人来欣赏它们,灯光与雾气相触散出一股冰凉的气息,还有几只小虫子飞绕在灯上。想想可笑,我等到月亮被乌云遮住我才醒来,原来已经夜深了,我竟然在这里呆了好久。
  我又默默地沿着街道走,身后有几只狗在叫,不知为何,叫得很凄凉。也许狗也看不起我了吧,但或许它是在同情我呢?
  走着走着,突然觉得肚子很饿,从包里掏出一块钱买来的几片饼干嚼着,口干舌燥嚼着也无味。一发怒,连包带都被弄断啦,真的好想哭一场,大哭一场。我索性把整个包扔了,一个人在街道上疯跑疯叫,来发泄内心的不平。终于跑累了,炮不动了,心也到了终点站。
  推开宿舍门,开起灯,跳到床上躺着。想起鲁迅的小说,原来这是吃人的社会。要成功,这条路是自己经过千百次才走出来的;要生存就得不停追逐梦想,我决定我不在做华老栓样的人物,我相信明天会更好。

  【篇十:八月的思念】
  金色的秋天如期而至,不知不觉中,心里开始注入了清凉的气息,凝望窗外,苍松翠竹,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瓜果飘香。金秋时节的菊花却没有萎靡,在秋天的大地上荡起了拉丁舞,和着微风的歌镶入了梵高的画框。
  月儿慢慢地升起,院中蝈蝈的鸣声慢慢沉默,夜也在狗吠声中慢慢沉了。一股清风卷帘而入,吹掀了刚写好的稿子,那未干个墨汁香熏了整个小屋,秋风晃动了墙上的那副庄严的照片,荡起了我的思念。那照片里的正是我的奶奶,干瘦如柴枝的身躯,慈爱的脸庞,眼角里还有一丝笑容,可是这个真实脸旁和笑容却在去年的秋天消失了,永远的消失了。去年,金黄色的岁月带走了她,只留下这张破旧的遗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儿总是会在阴缺后晴朗日的子夜空化作玉盘,可是,奶奶却永远的走了,再也回不来了。您纵然骑鹤西去,留下的我如同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月光下残吟,但我知道你还是舍不得您的孙儿的,只是您要我自立自强吧的生活,对吗,奶奶?
  八月的桂花香飘万里,院子里的那些桂花又开了,这是您最喜爱的花,你说它是最纯洁的,就像天空那悬挂的玉盘。不曾忘,儿时的那些清秋夜晚,天高气爽月通明,把小院照的如同白天一般,桂花绚丽地绽满枝头,扑鼻的香让蜜蜂也忘了归家。晚饭过后,您便会挪一个小登在院里,把我抱在怀中,给我讲那嫦娥的故事。“从前,有个女子叫做嫦娥,她因为偷吃了仙丹……”。可是,我总是喜欢在中途打岔:“奶奶,嫦娥喜欢上天蓬元帅了吧,电视里嫦娥都被他感动了”您总会拍着我的脑袋,那时候嫦娥不知道天蓬的,傻孩子。你在继续你的故事,而我没趣的在你的怀里躺着,慢慢地就睡着了。
  今夜的风,可是传递你对我思念的寄语?为何风中夹着你的气息,在那桌上又呈上了你亲手酿下的桂花酒,这一刻你是在和吴刚评酒吗?奶奶,说到吴刚,你知道他为何砍不断那月桂树吗?你看看那树下的不是有个孩子在沉思吗,那是我在思念你啊。秋风依旧的吹着,香甜可口的月饼已上桌,但总得少点什么,缺的应该是你的唠叨和絮语吧!
  您在的时候,我总是嫌你烦,不知道您在我身上是多么地用心啊,不知道您是多么的爱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离开家时,你到车站送我,风凛冽的吹,吹乱了您的白发,我让你别送了,冷就早点回去,你说你没事,把我送进了车站。“才呀,天气冷拉要多穿衣服哦,才呀,去那边想吃奶奶做的腊肠就打电话回来哦,才呀,……”车缓缓的走了,您却一个人在还未亮的车站蜷缩了,我不知道你还带着胃病,从那天后就一直难受,吃的特别少,身体越来越弱了。
  去年的中秋,因为漂泊异乡,没能回家团聚。一个意外的电话响起,那头传来了爸爸急促的声音,说你病的严重,问我要不要回家,我当时忙于考试抽不开身,就摇头说过几天看看吧!没想到,当中秋的圆月亮得通明,亮得耀眼时,奶奶您却走了,和嫦娥一道走了。想不到车站是你对我的最后一次唠叨,想不到那是最后一次见你了。当我赶回家时,只赶上那黑色的葬礼,您微笑的脸庞随着凋零的桂花瓣飘远了,只剩下一棵孤独的桂树,树下一个孤独的孩子,等候明年,等候明年的中秋,希望您能和嫦娥一道来哦。
  今年的中秋又到了,月圆了,桂花香了,我在桂树下思念您。

  【篇十一:学习善洲精神净化自我心灵】
  最近,善洲精神在全国推展开来,人民群众都在自发的组织学习,学习他的优秀人格和先进事迹,来不断完善自我的工作和学习。虽然是学习善洲精神的热潮,但有很多人是没有了解杨善洲同志的,他们只会认为杨善洲是一个瘦小的老头,就像我的朋友见到我手里拿着关于学习杨善洲精神的稿子,给以我的是不屑和轻蔑的嘲讽。所以我们必须把善洲精神宣传出去,以避免其在人们的冷漠中丢失。
  学习杨善洲,到底要学什么?怎样去学?我的朋友曾问过我,当时我也只是含糊的回答他。我认为要学习他的精神,就得了解他的生活背景,生平兴趣,他的工作实务,了解他的先进事迹。只有对他深层次的认识,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学习他。
  杨善洲同志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他担任保山的地委书记时,地委书记是他的岗位,为人民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的职责;他退休后,大亮山是他奋斗的岗位,也是他的办公室,植树为民是他的职责,在这里,他种下了绿色的林海,种下了生命的希望。全心全意为人民操劳,在岗位上艰苦奋斗,这六十年如一日是他的坚守。他在“忠孝不能全,家国难取舍”中,是做到怎样的完美,而他的日子则是: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艰苦朴素、爱国爱党的是他的优良作风,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是他的高贵品质,奋斗不止、苦干实干则是他的革命精神。
  我们作为一名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杨善洲,就是要学习他艰苦朴素、爱国爱党的优良作风。杨善洲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他大亮山的全部家当是:“一张床、一张学生用的书桌、两个小坐凳、一个火盆,火盆上架着锅针,锅针上是一把熏满火烟的烧水壶,旁边是用来煮药的两个小罗锅,四个小碗摆放在桌上……”。而我们的现实之中,很多同学看不起自己专业,无心努力学习,而在生活上也是虚荣心作祟,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整天只会知道去打麻将,抽烟喝酒,没有心思来看书。所以我们更得学习杨善洲同志的俭以养德、知行统一、甘于清贫清正廉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积极促进体育的发展,做一个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作为一个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杨善洲,就是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杨善洲同志在任期间虽身居高位,但他却没有利用自己的职位给家里和自己好处,县政府给他的奖励,他坚决不要,后来市上给他的20万,他又把大部分捐献出去。他创造价值3亿多的林海也无偿的交给了国家,做到了“两袖清风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优秀人格。而我们现实之中,好多同学却在利用各种手段追逐名誉和利益,没有奉献精神,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利益观。作为体育专业的学生,就要把体育精神与善洲精神相结合,促进学生自我的价值的提高,完善自我专业的学习。只有拥有这种高贵品质,在以后踏入社会才会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名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奋斗不止,苦干实干的革命精神。杨善洲同志年轻时就工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老年时期,他又主动放弃到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爬上大亮山自主创业,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啊!他的一生都在不断的奋斗,不断的刻苦实践,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在体育事业中,就要求我们学会吃苦,坚持在恶劣的环境中实践训练,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自我勇敢顽强的精神,公平竞争的态度,以及乐观、自信、进取的心里品质。我们实践的锻炼中,就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实践的发展,不断接受新的专业技巧和新的训练方法,使自己不断适应社会。而我们现实之中,有好多人对待自己的专业是冷漠的,他们认为体育事业在社会中作用很少,体育专业很少受人喜欢,出去社会后难找到工作,所以没有学好自己的专业,没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就连出早操都懒得出,上课也总是迟到或缺习。所以我们必须学习杨善洲的这种革命精神,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做到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国家和人民的事业。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勤奋地学习,为步入社会,奉献社会做好扎实的基础。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向杨善洲同志学习。
  杨善洲的精神将永远与中华民族的血脉源远流长,我们应该追随他,去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一个服务社会的学生!
  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向杨善洲同志学习,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

  【篇十二:七年后的相聚】
  多年后,大伙儿终于聚在了一起,充满了太多的思绪,太多复杂的情感。昨天,似乎又出现在了眼前。
  已经过了好多天,当初的激情已渐渐淡去,提起笔,不知该从哪里写起,要载的实在是太多了。不写吧,总觉得记忆中少了点什么,写吧,又怕自己的拙笔会破坏了重聚的美好。写于不写见,矛盾重重。
  变高了,变大了,昔日脸上的稚气不见了,多的是成熟的气息,眉宇间透露的是稳重。看到一张张笑脸,熟悉而又陌生。这么多年,大家都经历了很多。儿时的欢笑依旧回荡在耳边,校园中嘻嘻玩耍的情景也历历在目。校园中的树,花,我们种下的,都变了模样,树长高了,花开了,草绿了。变化太大了,不过,事隔多年,看上去任是如此的熟悉。
  时间过得真快,7年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我们都已经长大了,走的路也不同了,经历也是大有不同了。变了好多,不变的唯有同学间的那份真情。同在一片天空下,接触的是不同的人,面对的是不同的事,对人,对事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很少人云亦云了,毕竟是长大了。复杂的社会,逼着我们要长大,再想从前一样瞎胡闹,恐怕是不行了。
  饭桌上,尽情的吃菜,尽情的喝酒,说笑,一切都是那么的随便,不用再掩饰什么,也不用再伪装。平日里为了混而有的拘束,这时都可以卸下了。师生之间,已不再只是单纯的师生关系,更多的是朋友。对老师的盲目崇拜减少了,多得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爱,可能人真的是大了,看问题深了。从没想过,会和老师如此近的交谈,说心里话。对于老师,小时候,可能老师对我们确实是太严了,充满的多是恐惧,哪谈得上交流。而现在,这些都不在了。老师昨日的,我们所认为的严厉,苛刻,原来都是为了我们今后能发展的更好。在外混了几年,真的是能理解了,真的理解了。一日为师,终生的老师,一热的教导,终生的收益,何况这教导不只有一天,真的要感谢恩师。
  毕业后第一次相聚,高兴也好,哭泣也罢,哭是因为高兴,笑也是因为喜悦。这次相聚实在是太有意义了。太多情感,思绪,都在那一刻被牵动了,彼此的诉说,拨动了心中各自的弦。
  工作也好,读书也罢,每个人的生活都很精彩,只是其中,都有各自不为人知的艰辛,在社会上行走,不遇到挫折,困难几咐是不可能的。小时候在父母身边,于是找父母,但出门在外的,就只有靠自己,靠朋友了。偶尔的,我们会哭泣,因为很多烦心的事聚在了一起,我们无法承受,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事情,不能总想别人诉说,因为每个人都有烦恼,说多了,只会加重彼此间的痛苦。流泪不能说我们脆弱,只是因为我们在成长。
  生活每天都在继续,快乐与痛苦相伴着。长久,在一片未知的天空中忙碌,为了所谓的,自己也不太清楚的明天,有时候,似乎已经麻木了,忘了自己的存在,开始怀疑自己,怀疑生活,甚至是人生。
  7年后的相聚,让我感触颇多,六年的同学,实在是太难得了,谁也没有想到,多年后的某一天,大家竟能走在一起。用了六年的时间去相处,这份情,铭记在心中。将来,无论在何处,无论在做什么,平穷也好,富裕也罢,我们都会是好朋友。难过,想放弃时,想想以前的这帮朋友,老同学,他们都在背后支持着你,要勇敢的坚持下去,即使是很难很难。
  人嘛,在江湖上行走,难免会有不测,困难时,也不要忘了对自己好一点。生活是不简单的,道路是曲折的,心情是复杂的,开心也是过,痛苦也是过,想想,还是开心度过日比较好。不要总还活在过去,抱怨生活。相信只要努力,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各自为此付出的代价不同。看来,我对生活的看法,也该改变一下了,能放的,不能放的,通通都试着放下吧。背着包袱生活,累的不仅是身体,更是心。
  相信,走不同的路,也会拥有一个同样美好灿烂的明天。这样想着,心里就不觉开朗了。
  是的,生活可能本就是如此的。
  祝福你们。

  【篇十三:北海道的人】
  2004年12月26日,在旅日作家毛丹青和北海道首府札幌市驻北京经济交流室室长高田英基先生的精心策划下,我随中国作家、记者采风团一行,踏上了神往已久的北海道土地。旅途十二天,行程三千里。其间见过无数奇景,吃过许多美食。体验过“露天风吕”之类的独特感受,见识过“库里奥乃”之类的神奇生物。这些,都在辑录于本书中的同行记者们的美文和照片中得到了展示,自知笔拙,不敢重复。但关系此书体例,必须有我一篇文章。只好就诸位先生女士没写到的,敷衍成文,滥竽充数。
  窃以为世间旅游观光圣地,吸引游客的,除了美景美食之外,还有美人。这里的美人,并不仅指美丽的女人,也并不仅指人的美好外貌,能够久远地慰藉旅人之心的,还是当地人民表现出来的淳朴、善良、敬业等诸多美德。
  整理思绪,犹如翻看数码相机里储存的照片。最先浮现出来的,是札幌市大通公园的石川啄木。这是个死去的诗人,与我合影的,是他的青铜塑像。因为他的俳句“秋天的夜晚,街上洋溢着烤玉米的香气”,我感到他与我心心相印。那宁静幽暗的秋夜,那街角的烤玉米的炉子,那明亮的灯光,那缭绕的烟雾,那清香的气味,那孤独的夜行人和寂寞的烤玉米的人,都凝固在简单的诗句里,在想象中,马上就可以还原,就像那神奇的绿球藻,哪怕干燥一百年,泡到水中,即可复活。因为诗歌,他事实上获得了永生。
  然后是大苍山滑雪场的那个芳名小浅星子的女大学生,身穿着红色的滑雪服,涂了睫毛油的长睫毛上结着白色的霜花,红彤彤的脸,宛如雪中的红梅,洋溢着健康向上的精神。我与她谈话,摄影机在后边拍摄,记者们绕着圈拍照。她有些羞涩,真是个好姑娘。她说自己是北海道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专业是物理,来这里滑雪,不为功名,是因为兴趣,是希望冒险,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勇气。我们在山下和山上都看到了她凌空飞下的矫健身影。我问她,在凌空飞跃的瞬间,有没有像鹰一样展翅翱翔的感觉,她笑而不答,笑容纯真而稚拙。
  接着出现的,是笑容可掬的绿球藻茶屋的老板娘高田郁子,一个羸弱的中年女子。她的茶屋,场面狭窄,一圈桌子,包围着工作台。房顶因多年的烟熏火燎,像涂了釉彩一样漆黑发亮。这样小的地方竟然挤下了我们十八个食客。围着她,看着她操作,等着她把美食分给我们吃。她既是老板娘,又是主厨,又是招待。当时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一个母亲和他的围桌而坐的孩子,也想起了一个鸟巢,巢中有抻着脖子的小鸟,等待着母鸟前来喂食。这联想与我们的身份和年龄都不相符,似乎有些矫情,但这联想,直至今日,依然让我感动。日本女人的勤劳和谦恭,日本买卖人对客人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和感激,都让我难以忘怀。那天晚上,我们品尝了许多可以拍案叫绝的美味,美味终会遗忘,但老板娘那张笼罩在烟雾中的疲惫的笑脸,会让我们铭记终生。
  日高地区肯塔基牧场的养马人石田勇先生,此时仿佛站在了我的面前。高大魁梧的身体,能够驯服烈马的人那种特有的豪迈神情。寒风凛冽,雪原茫茫,纯种英国马在马场上奔驰。这是一个懂马语的人,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企业家。他在北京通州区,也有一个马场,并且计划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再建几个马场。他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大陆地区,也将会有许多场所,需要像天鹅一样优雅的骏马。在他的温暖如春的海边别墅里,我们喝着滚烫的咖啡,与他谈马。他对世界上的各种名马如数家珍,对中国各地的马场了如指掌。这是一个真正懂马的人,爱马的人,连他的许多表情,都跟马相似。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份马的食谱:燕麦、苜蓿、葵花子、蜂蜜、大蒜、大酱……吃得真好啊,这些幸福的马。从他家出来,我们登上了牧场的望台,看到几个骑手,正在为几匹刚刚运动过的马淋浴。在他家房后,太平洋的灰色浪花冲击着礁石,发出懒洋洋的轰鸣。
  与养马人接踵而至的,是阿寒町草笛牧场的养牛人佐久间贯一。他穿着高防滑胶鞋,单薄的工作服,紫红的脸膛和脖子,粗大的手指,开裂的皮肤,身上散发着饲草与牛粪混合的气味。我们穿着厚重的衣服,还感到瑟瑟发抖,但他神情坦然,似乎感觉不到寒冷。他带着我们,看了奶牛,看了饲料场,看了挤奶车间与牛奶储藏罐。这是一个质朴的人,让我联想到家乡的那些大哥大叔。这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为人民提供牛奶。据说,因为政府提倡孩子喝牛奶,三十年来,日本的儿童平均身高提高了两厘米。其实,这个人的年龄未必有我大;其实,如果我不是当兵离开故乡并干上文学创作这一行,也许就是我故乡的一个养牛专业户。人民群众更需要能向他们提供牛奶的人,至于小说家,多一个少一个都无关紧要。养牛人佐久间贯一和他的牛,唤起了我对土地对牛的深厚感情。其实,我骨子里还是一个农民。
  在冒着咝咝作响、散发着浓烈气味的灼热气体的硫磺山下,有一对卖硫磺蛋的老夫妇。风口里,燃着一堆篝火,支起一个小小的帐篷。穿着破旧肮脏的衣服,满手满脸的灰土,在那里,平静地等待着游客,来购买他们放在硫磺蒸气孔边烤熟的鸡蛋。艰苦的环境,沉重孤寂的工作,微薄的利润,他们干了几十年。这一对相依为命的老夫妇,已经构成了硫磺山风景的一部分。许多人买他们的蛋,未必是真想吃,倒像是履行一个仪式。这样的人,是真正的下层百姓。生活艰辛,但他们脸上没有多少凄苦之色,而是一种乐天知命的平静。这平静,使我深深感动。如果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都想轰轰烈烈,都不想做平凡的工作,那这个世界,也就不得安宁了。
  比卖硫磺蛋的老夫妇更老的人,是当别町的老猎户、八十八岁的侉田清治先生。他已经缠绵病床多日,听说我要来访,特意坐了起来。其实他不是为我坐了起来,而是为我那位在北海道过了十三年野人生活的非凡老乡刘连仁坐了起来。据他的家人说,他的记忆力已经严重衰退,但提起四十多年前发现并参加救助刘连仁的事情,他黯淡的目光突然放出了光彩,记忆被激活,含混的口齿,也变得清晰起来。这是一个相貌平常的小个子男人,如果不是偶然发现刘连仁栖身的山洞,中国人大概很难知道他的名字。但现在,他的名字和刘连仁的名字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在我的故乡,他差不多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战争就像巨浪拨弄两粒沙子一样,让这两个互不相干的人,碰撞在一起,成为传奇。当别町为刘连仁建立了纪念碑和雕塑,并成立了一个宣讲刘连仁事迹委员会,许多热心人,在义务地干着这些工作。纪念碑和雕塑都用黑色的石头制成,虽不高大,但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而沉重。车要出发时,老人的脸贴在窗玻璃上看着我们。我下车过去,隔着玻璃喊:撒腰纳拉,撒腰纳拉……话是这么说,但我知道,我再也看不到这个老人了。
  只要一上车,札幌市观光文化局的职员引地志保小姐,就要不厌其烦地对我们讲话,讲行程安排,讲饮食起居,讲地方掌故。有几次,因为过分疲劳,我们对她的讲解,感到了厌烦。我甚至说她是“话痨”,但很快我就后悔了。引地小姐全程陪同我们十二天,事事操心,每天早起晚睡,十分辛苦。我们去滑雪场那天,她竟然早起上山,为我们踏雪探路。一个小女子,如此地敬业,如此地能吃苦,真是可敬可佩。登别晚宴,引地小姐任务即将完成,终于放松了,多喝了一杯啤酒,小脸通红,欢声笑语,方现出女儿本色。
  纷至沓来的人物,还有用潇洒吓退严寒的札幌市观光文化局课长荒井功先生、系长浅村晋彦先生,还有为我们开车的两个师傅,还有美沙小姐,还有神情很像狸猫、能歌善舞的东海林早穗理小姐,还有当年救助过刘连仁的木屋路喜一郎先生,还有为刘连仁生还纪念碑题写碑文的泉亭俊彦町长和当别町的乡亲们,还有许许多多为我们服务过的北海道的人们,他们的笑脸,他们的热情,与北海道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存入我们的脑海。我们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萍水相逢,今生多半难得再见,但他们留给我们的印象和我们对他们的感激,将会伴随我们一生。

  【篇十四:漫长的文学梦】
  最早发现我有一点文学才能的,是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那是我在村中小学读三年级的时候。因为自理生活的能力很差,又加上学时年龄较小,母亲给我缝的还是开裆裤。为此,常遭到同学的嘲笑。有一个名叫郭兰花的女生,特别愿意看男生往我裤裆里塞东西。她自己不好意思动手,就鼓励那些男生折腾我。男生折腾我时她笑得点头哈腰,脸红得像鸡冠子似的。后来,这个那时大概刚从乡村师范毕业、年轻力壮、衣冠洁净、身上散发着好闻的肥皂气味的高个子张老师来了,他严厉地制止了往我裤子里塞东西的流氓行为。他教我们语文,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的脸上有很多粉刺,眼睛很大,脖子很长,很凶。他一瞪眼,我就想小便。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训我,我不知不觉中竟尿在教室里。他很生气,骂道:“你这熊孩子,怎么能随地小便呢?”我哭着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有一次,他让我到讲台上去念一篇大概是写井冈山上毛竹的课文,念到生气蓬勃的竹笋冲破重重压力钻出地面时,课堂上响起笑声。先是女生哧哧的低笑,然后是男生放肆的大笑。那个当时就十七岁的、隔年就嫁给我一个堂哥成了我嫂子的赵玉英笑得据说连裤子都尿了。张老师起先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训斥大家:“你们笑什么?!”待他低头看了看我,便咧咧嘴,说:“别念了,下去吧!”我说:“老师,我还没念完呢。”因为我念课文是全班第一流利,难得有次露脸的机会,实在是舍不得下去。张老师一把就将我推下去了。我堂嫂赵玉英后来还经常取笑我,她摹仿着我的腔调说:春风滋润了空气,太阳晒暖了大地,尖尖的竹笋便钻出了地面……
  张老师到我家去做家访,建议母亲给我缝上裤裆。我母亲不太情愿地接受了他的建议。缝上裤裆后,因为经常把腰带结成死疙瘩,出了不少笑话。后来,大哥把一条牙环坏了的洋腰带送我,结果出丑更多。一是六一儿童节在全校大会上背诵课文时掉了裤子,引得众人大哗;二是我到办公室去给张老师送作业,那个与张老师坐对面的姓尚的女老师非要我跟她打乒乓球,我说不打,她非要打,张老师也要我打,我只好打,一打,裤子就掉了。那时我穿的是笨裤子,一掉就到了脚脖子。尚老师笑得前仰后合,说张老师你这个爱徒原来是个小流氓……
  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腰带和裤裆始终是个恼人的问题。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学校开运动会的作文,张老师大为赞赏。后来我又写了许多作文,都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念,有的还抄到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篇还被附近的中学拿去当作范文学习。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
  后来我当了兵,提了干,探家时偶翻箱子,翻出了四年级时的作文簿,那上边有张老师用红笔写下的大段批语,很是感人。因为“文化大革命”,我与张老师闹翻了脸。我被开除回家,碰到张老师就低头躲过,心里冷若冰霜。重读那些批语,心中很是感慨,不由得恨“文化大革命”断送了我的锦绣前程。那本作文簿被我的侄子擦了屁股,如果保留下来,没准还能被将来的什么馆收购了去呢。
  辍学当了放牛娃后,经常忆起写作文的辉煌。村里有一个被遣返回家劳改的“右派”,他是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当过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是一个生产队,经常在一起劳动。他给我灌输了许多关于作家和小说的知识。什么神童作家初中的作文就被选进了高中教材啦,什么作家下乡自带高级水啦,什么作家读高中时就攒了稿费三万元啦,什么有一个大麻子作家坐在火车上见到他的情人在铁道边上行走,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结果把腿摔断了……他帮我编织着作家梦。我问他:“叔,只要能写出一本书,是不是就不用放牛了?”他说:“岂止是不用放牛!”然后他就给我讲了丁玲的一本书主义,讲了那些名作家一天三顿吃饺子的事。大概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当一个作家了。别的不说,那一天三顿吃饺子,实在是太诱人了。
  1973年,我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冰天雪地,三个县的几十万民工集合在一起,人山人海,红旗猎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一遍遍播放着湖南民歌《浏阳河》,那情那景真让我感到心潮澎湃。夜里,躺在地窖子里,就想写小说。挖完河回家,脸上蜕去一层皮,自觉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跟母亲要了五毛钱,去供销社买了一瓶墨水,一个笔记本,趴在炕上,就开始写。书名就叫《胶莱河畔》。第一行字是黑体,引用毛泽东的话: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第一章的回目也紧跟着有了:元宵节支部开大会,老地主阴谋断马腿。故事是这样的:元宵节那天早晨,民兵连长赵红卫吃了两个地瓜,喝了两碗红黏粥,匆匆忙忙去大队部开会,研究挖胶莱河的问题。他站在毛主席像前,默默地念叨着:毛主席呀毛主席,您是我们贫下中农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念完了一想,其实红太阳并不热烈,正午时刻的白太阳那才叫厉害呢。正胡思乱想着,开会的人到了。老支书宣布开会,首先学毛主席语录,然后传达公社革委会关于挖河的决定。妇女队长铁姑娘高红英请战,老支书不答应,高红英要去找公社革委会马主任。高红英与赵红卫是恋爱对象,两家老人想让他们结婚,他们说:为了挖好胶莱河,再把婚期推三年。这一边在开会,那一边阴暗的角落里,一个老地主磨刀霍霍,想把生产队里那匹枣红马的后腿砍断,破坏挖胶莱河,破坏备战备荒为人民……这部小说写了不到一章就扔下了,原因也记不清了。如果说我的小说处女作,这篇应该是。
  后来当了兵,吃饱了穿暖了,作家梦就愈做愈猖狂。1978年,我在黄县站岗时,写了一篇《妈妈的故事》。写一个地主的女儿(妈妈)爱上了八路军的武工队长,离家出走,最后带着队伍杀回来,打死了自己当汉奸的爹,但“文革”中“妈妈”却因为家庭出身地主被斗争而死。这篇小说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天天盼着稿费来了买手表时,稿子却被退了回来。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写与“四人帮”斗争的事。又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盼望着稿费来了买块手表时,稿子又被退了回来。但这次文艺社的编辑用钢笔给我写了退稿信,那潇洒的字体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摇头摆尾。信的大意是:刊物版面有限,像这样的大型话剧,最好能寄给出版社或是剧院。信的落款处还盖上了一个鲜红的公章。我把这封信给教导员看了,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行啊,小伙子,折腾得解放军文艺社都不敢发表了!”我至今也不知道他是讽刺我还是夸奖我。
  后来我调到保定,为了解决提干问题,当了政治教员。因基础太差,只好天天死背教科书。文学的事就暂时放下了。一年后,我把那几本教材背熟溜了,上课不用拿讲稿了,文学梦便死灰复燃。我写了许多,专找那些地区级的小刊物投寄。终于,1981年秋天,我的小说《春夜雨霏霏》在保定市的《莲池》发表了。

  【篇十五:洗热水澡】
  当兵之前,我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年,从没洗过一次热水澡。那时候我们洗澡是到河里去。我家的房后有一条胶河,每到盛夏季节,河中水势滔滔,坐在炕上便能看到河中的流水。回忆中那时候的夏天比现在热得多,吃罢午饭,总是满身大汗。什么也顾不上,扔下饭碗便飞快地跑上河堤,一头扎到河里去,扎猛子打扑通,这行为本是游泳,但我们从来把这说成是洗澡。在河里泡上一晌午头,等到大人们午睡起来,我们便爬上岸,或是去上学,或是去放牛羊。每年的夏天,河里总要淹死几个孩子,但并不能阻止我们下河洗澡。大人也懒得来管。我们都是好水性,没人教练,完全是无师自通,游泳的姿势也是五花八门。那时候,每到夏天,十岁以下的男孩子,身上都是一丝不挂,连鞋子也不穿。我们身上沾满了泥巴,晒得像一条条黑巴鱼。有一些胆大的女孩子也有每天中午跟着男孩子下河的,但她们总是要穿着衣服,拖泥带水,很不利索。
  我们洗澡的时间大概从五一节开始,洗到十月国庆节为止。个别的特别恋水的孩子,到了下霜的深秋季节,还动不动就往河里跳。我们那时自然不知冬泳什么的,只是感到不下水身上刺痒。河里结了冰,我们就没法子洗澡了。然后就干巴一个冬季,任凭身上的灰垢积累得比铜钱还要厚。那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城里人在冬季还能洗热水澡。
  我第一次洗热水澡是应征入伍后到县城里去换穿军装的时候。那时我已二十岁。那个冬季里我们县共征收了九百名士兵,在县城集合,发放了军装后,像赶鸭子似的被赶到两个澡堂子里去。送行的家人们在澡堂子外边等着拿我们换下来的衣服。那时县城里总共有两个澡堂子。一个是公共澡堂,一个是橡胶厂澡堂。公共澡堂也叫人民浴池,是供县城人民洗澡用的,据说里边有一个很大的水池子,而且还是石板铺地。
  橡胶厂澡堂是供橡胶厂工人洗澡用的,规模很小,设施也差。我不幸被分到橡胶厂的澡堂里去。那个澡堂其实就是在平地上挖了一个坑,周遭抹上一层水泥。水泥坑中倒上几十桶热水。墙角上临时生了几个火炉子。澡堂里的墙上、地上到处都抹着一层又黑又黏的脏东西,估计是从橡胶工人身上洗下来的。屋子里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气,比农村里所有的气味都难闻。很多人捂着鼻子跑出来说不洗了不洗了!但带队的武装部干部说,你们已经是兵了,军令如山倒,让你们洗就得洗,不洗就是违抗军令。于是大家只好手忙脚乱地脱衣。三百个青年,光溜溜的,发一声喊,冲进澡堂里去,像下饺子一样跳到池中。水池立刻就满了人,好似肉的丛林。池中的水猛地溢了出来,在地上涌流,流到外间去,浸湿了我们脱下来的衣服。这次所谓洗澡,不过是用热水沾了沾身体罢了。力气小的挤不进去,连身体也没沾湿。但是从此之后,我知道了人在严寒的冬天,可以在室内用热水洗澡这件事。
  当兵后,部队住在偏远的农村,周围连条可以洗澡的河都没有。我们整天摸爬滚打,还要养猪种菜,脏得像泥猴子似的,身上散发着臭气。但部队就是部队,待遇胜过农民。每逢重大节日,部队领导就提前派人到县城里去联系澡堂子。联系好了,就用大卡车拉着我们去。这一天部队把整个澡堂包下来了,老百姓不准入内。我们可以尽兴地洗。我们所在的那个县是革命的老根据地,对子弟兵有很深的感情。澡堂工作人员对我们特别客气,免费供应茶水,还免费供应肥皂,把我们感动得很厉害。那个很胖大的澡堂领导对我们说:好好洗,同志们,来一次不容易。有什么意见随时提出来,我们随时改正。我们的带队领导说:同志们,好好洗,认真洗,洗不好对不起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一片心意。我们在澡堂子里一般要耗六个小时,上午九点进去,下午三点出来。我们在老兵的带领下,先到水温不太高的大池子里泡,泡透了,爬上来,两个人一对,互相搓身上的灰。直搓得满身通红,好像褪去了一层皮,也的确是褪去了一层皮。搓完了灰,再下水去泡着。泡一会儿,再上来搓灰。
  这一次是细搓,连脚丫缝隙里都要搓到。搓完了,老兵同志站在池子沿上,说:不怕烫的、会享福的跟我到小池子里泡着去。我们就跟着老兵到小池子里去。小池子里的水起码有六十度,水清见底,冒着袅袅的蒸汽。一个新兵伸手试了试,哇地叫了一声。老兵轻蔑地看了他一眼,说:大惊小怪干什么?然后,好像给我们表演似的,他屏住气息,双手按着池子的边沿,闭着眼,将身体慢慢地顺到池子里。他人下了池子,几分钟后还是无声无息,好像牺牲了似的,我们胡思乱想着但是不敢吭气。过了许久,水池中那个老兵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足有三米长。我们在一个忠厚老兵的教导下,排着队蹲在池边,用手往身上撩热水,让皮肤逐渐适应。然后,慢慢地把脚后跟往水里放。一点一点地放,牙缝里咝咝地往里吸着气。渐渐地把整个脚放下去了。
  老兵说,不管烫得有多痛,只要放下去的部分,就不能提上来。我们遵循着他的教导,咬紧牙关,一点点地往下放腿,终于放到了大腿根部。这时你感到,好像有一万根针在扎着你的腿,你的眼前冒着金火花,两个耳朵眼里嗡嗡地响。你一定要咬住牙关,千万不能动摇,一动摇什么都完了。你感到热汗就像小虫子一样从你的毛孔里爬出来。然后,在老兵的鼓励下,你一闭眼,一咬牙,抱着死也不怕的决心,猛地将整个身体浸到热水中。这时候你会百感交集,多数人会像火箭一样蹿出水面。老兵说,意志坚定不坚定,全看这一霎间。你一往外蹿,等于前功尽弃,这辈子也没福洗真正的热水澡了。这时你无论如何也要狠下心,咬住牙,你就想:我宁愿烫死在池子里也不出来了。这时你可能感到有万支钢针在给你针灸,你的心脏跳动得比麻雀心脏还要快,你的血液像开水一样在你的血管子里循环,你汗如雨下,你血里的脏东西全部顺着汗水流出来了。过了这个阶段,你感到你的身体不知道哪里去了,你基本上不是你了。你能感觉到的只有你的脑袋,你能支配的器官只有你的眼皮,如果眼皮算个器官的话。连眼皮也懒得睁开。你这时尽可以闭上眼睛,把头枕在池子沿上睡一觉吧。即便是这样死了,你也挺幸福是不是?在这样的热水中像神仙一样泡上个把小时,然后调动昏昏沉沉的意识,自己对自己说:行了,伙计,该上去了,再不上去就泡化了。你努力找到自己的身体,用双手把住池子的边沿,慢慢地往上抽身体,你想快也快不了。
  你终于爬上来了。你低头看到,你的身体红得像一只煮熟的大龙虾,散发着一股新鲜的气味。澡堂中本来温度很高,但是你却感到凉风习习,好像进了神仙洞府。你看到一根条凳,赶快躺下来。如果找不到条凳,你就随便找个地方躺下吧。你感到浑身上下,有一股说痛不是痛,说麻不是麻的古怪滋味,这滋味说不上是幸福还是痛苦,反正会让你终生难忘。躺在凉森森的条凳上,你感到天旋地转,浑身轻飘飘的,有点腾云驾雾的意思。躺上半小时,你爬起来,再到热水池中去浸泡十分钟,然后就到莲蓬头那儿,把身体冲一冲,其实冲不冲都无所谓,在那个时代里,我们没有那么多卫生观念。洗这样一次澡,几乎有点像脱胎换骨,我们神清气爽,自觉美丽无比。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话说谦让

    话说谦让

    谦让仿佛是一种美德,若想在眼前的实际生活里寻一个具体的例证,却也不容易。类似谦让的事情近来似乎很难得发生一次。就我个人的经验说,在一般宴会里,客人入席之际,我们最容易看见类似谦让的...

    2021-02-19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