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随笔记录 > 情感随笔 >

一日看尽长安花

2019-04-04 14:24 来源:散文网


  【篇一:昔日龌龊不足夸,一日看尽长安花】
  长安花我倒是的确看过,那是西安世园会的吉祥物。可自我到西安以来,可有过“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日子吗?我想直到军训开始之前,我还是有过这样的幻觉的。而在今后的漫长日子里,我在西安的生活恐怕要被归到数不胜数的“昔日龌龊”中的一部分了。
  我曾见过人类无法置信的景象:刘三三鲜煮馍门庭若市,碗里蒸腾出的蒸汽如同山巅遮人望眼的云雾;易听唱片的石老板高谈阔论,他是市井之间的德尔菲神谕;秘银号角高朋满座,冒险者们化身为矮人和精灵与传说中的神怪厮杀。而这所有的瞬间都将消逝在时间中,如同泪滴消失在雨中……如今我与西安——这座始终以其庞大、二手的历史文化及个性直率的本地居民震慑着外来者的古城——之间的联系仅剩一项最不稳定的因素,人。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这在呼市并不新鲜),如果你站在呼市街头往北望,自然能看到横亘在那儿的大青山,或者叫阴山山脉。虽然同样与山毗邻,西安四个方向的天际线却都是连绵的高楼,构成了没有尽头的高墙,把你团团围在垓下。西安一直让我困惑,我在她的车水马龙中总是找不到方向,在没完没了的人群和他们无数麻木的脸中形影相吊。我就被困在了这座迷宫里,可没人给我手里放一团线绳。我只好找个角落坐下,等着一个有秦汉风度的米诺陶诺斯来给我解脱。
  我是西安的化身,在层层以文化为名的包装下,只不过是个泛泛之辈。我讨厌城市,我爱每一座城市。我恨她永远阻滞的街道和匆忙的节奏,我爱夏天晚上天桥上的地摊,还有不乏烟火气的万家灯火。虽然不爱与人为伴,我还是乐于欣赏生活里的琐碎乐趣。可我却耽于由影像和文字构筑成的幻象里,为虚构的人物的悲欢离合嗟叹不已。浑然不觉自己的生活所处的境地。生活于我是一潭死水,有时甚至是泥淖——譬如现在,但至少要比死水多一些波澜。夏天的夜晚的味道很有趣,混杂着污水、废物、烧烤还有可能是树木、昆虫、动物或者是人散发出的气味。好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当我闻到这样的味道,我会知道夏天要到了,人们出门纳凉(可能现在的城市里已经没人这么做了),我想象中的城市像清明上河图一样展开了。
  这座城市里没有汽车。

  【篇二:一日看尽长安花】
  三月如歌,万物齐吟,暖风醺窗,翩翩遐想。
  悄悄然,春天已经来临。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没有悲伤,没有焦虑,做梦都想看到老师和同学们嘴边的一丝笑容!
  “距离高考还有ⅩⅩ天”,这样的展板,在诸多校园并不鲜见,要提醒我们什么呢?!高考既是考试,也是展现少年风华的炫目舞台。当然了,硬着头皮去考场的也大有人在。(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那日,一位同行问我,如何提升高三学生识图的能力。这里说的识图,是指识别地图。除了地理学科,识图题还经常出现在历史、政治、甚至是语文学科中。
  高考,是基础教育的制高点,选拨性质突出。俗话说,万事万物皆有规律,高考命题也是有章可循的。在多年课改探索中,高考命题正逐步实现“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加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高考的逼近,毕业班的教师们愈发紧张,恨不能倾其所有,解囊相赠。然而,知识无法自行转化为能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因此,很多老师无比困惑,我在课堂上讲的尽心尽力,学生也表示听得清楚明白,为何一做题还是丢分连连。实际上,这并不奇怪。
  以历史学科为例,近年来地图题在考试中屡见不鲜,所占分值比例不断增加,得分率却一直不高,同学在做题过程中也常常出现无从下手、反复遗漏的现象,如何提升这一类问题的得分率值得研究。
  究其根源,教师在讲授中大都关注学科本身,忽视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一个完整体系,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都只是这个体系的不同侧面。单就历史而言,它是一个大的坐标系,以时间为横轴,空间为纵轴。学习历史,是沿着其固有轨道探寻古迹,还原旧貌,得出结论;进而以史为鉴,规避风险,继往开来。所有的史料,都是为结论服务的。地图,是提供空间方位感的佐证,是我们解题的线索,也就是理科中的已知条件,其作用和文字史料一样,从已知逐步推演出答案。
  在实际教学中,读图与解图是双轨并行的,即可以读文画图,也可以由图生成文字,缺一不可。识图不如画图,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应该会画简笔地图,或者能够使用语言文字描绘地图,但是,这些能力往往缺失。教师可以罗列大量的识图题,诱导学生说出答案,到了学生自主做题时,眼前则是千图千样——还是不会。学生只是一个满头大汗的知识砖瓦搬运工,而不是风流倜傥的建筑设计师。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高考的其他学科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篇三:鲜衣怒马少年时一日看遍长安花】
  我以为我的少年已结束,却发觉青春才刚刚开始。
  年少的时候,人们都说我是个文学少年,以至于工作了之后还有朋友不停地惋惜“你为什么不写文章了啊?”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的文章写得有多好,也不认为有很多人的文章写得很好。我从来都说,一定的时期做一定的事情。年轻时可以写写文章,看看书,工作了就应该努力工作。
  生活,就该很现实。现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真实,并没有什么不好,不要逃避。
  有钱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是没有钱的人一定不成功,这就是我的逻辑。
  我不喜欢那些无病呻吟的人,他们的肉体本没有病,呻吟多了,精神便有病了。
  我也从来不在意概率的事情,我只管做好自己的。
  我也从不怨天尤人,出了问题首先在自己身上找主观原因。
  世界上本来有很多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有了路。我不会做那个被人挤到没有了路的人。
  人活在世上,不仅仅是为自己,还有责任和义务,为自己的家庭而活、而努力。
  这段时间,要你承受很多、容忍很多,真的辛苦你了。我有压力,没有找到好的工作,郁郁怀中,不想多说话,肯定让你受了很多委屈,让你担心。扪心自问,换了我是你,
  我做不到你的容忍和体贴。这两年的感激和爱慕之情,无法表达。只盼得,只盼得,好好努力,能报得你的付出。
  此次暂离,我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也许是我感觉从来没有跟你分开吧。暂时的离别,是为了让我们以后生活得更好。我从不怀疑我对你的感情和爱慕,也深信我们的将来会过
  得更好。
  很多年后,我们会有个儿子,叫做熊猫。我们会每天都带着他散步,我牵着他的左手,你牵着他的右手,在小区里,在公园里,笑着走着,一直这样美好地生活下去。我会告诉他,他的妈妈当初是如何的美丽,如何地吸引人。我们会教他奥数,我们会教他钢琴,我们会教他粤剧,我们会教他许多许多,我们都是相互的骄傲。
  六十年后,你仍美丽。
  待我鲜衣怒马时,携你看遍长安花。

  【篇四:梦想不是一日看尽长安花】
  有10级的小学妹给我挂电话,她说飞天文学社要周年庆了,问我有没有时间回去看一看。扣了电话,一种莫名的感情就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我找不到准确的语方来描叙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以及在那些或明或暗的青春里,我遇见了谁,又有了怎样的对白。只是很突然地想念一种藏在内心深处的味道,那些因为一个梦想落空然后另辟新径的日子,仿佛一下子在记忆里鲜活起来,一点一滴就像在昨天。
  在上海的屋子里,还保留着两三本飞天的杂志,如今看上面的文字,它之于我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关于青春的回忆,还有在那个年纪因为文字而做出的诸多努力。
  小时候对文字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只是那时候能接触到的课外书实在有限。暑假里最期盼的事情莫过于看到爸爸收工回来帮我借到书。而借来的那些书,总是被我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多遍才肯罢休。那个时候,文字有种魔力带领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后来上了学,看数理化以外的书籍变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只是偶尔的也还是在语文老师的要求下去参加一些作文竞赛,拿到奖他比我还开心。在他眼里,我的文字是有灵气的,反复叮嘱我一定不要浪费了这种天赋。
  大学填志愿的那天,毫不犹豫地选了新闻和中文,只是后来经历了种种曲折,我还是没有读到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所以我生命里最美好的四年,活跃在大学里各个需要文字的地方。广播站、记者团、文学社,我写很多的文字,淡淡的却不是自己喜欢的。然后也谈一些或刻骨铭心或不温不火的恋爱,可是那些人最后又去了哪里。
  其实我的生命里真是出现了太多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很好的素材,而我没有写出来,只不过是我不愿意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感。是这样的吗?那要到哪一天,我才愿意承认那些少年曾在我生命里停了又走,然后时光静止,少年不老?我只是很清晰地记得学校道路两旁的香樟,斑驳的阳光穿过树叶打在身上的时候,我背着双肩包捧着图书馆的书一点点的看得青春明亮起来。
  后来,我在上海。开始认识一些人,也开始给杂志写短短的稿。那个关于文字的梦想,其实一直都不曾丢弃过。总是期盼着有一天笔下的文字能在瞬间开出妖娆的花,然后做一个自由撰稿人,写自己喜欢的故事,故事里的少年和姑娘永远都不老去。有的时候想着想着,都有些迫不及待了。可是这真的是一条漫长的路,要有遭遇退稿后仍然敲着键盘继续写下去的勇气。
  那天在网上看到白岸松为郑州大学的学生演讲时说的一段话,他说“理想不能天天想,天天想就没办法过眼前平常的日子了。如果你拥有一个清晰的理想,把它藏在心里头,努力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也许,一段时间过后,你一抬头会发现,哟,这不是哪个叫做理想的东西吗?”“理想”这个词,能让人瞬站眼神发亮,因为它轻易地就触及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是的是的,梦想不是一日看尽长安花。埋下头来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哪天抬起头说不定看到的就是那片你期待了很久的地方。就像有人说的,梦想有脚,它自己回家了。

  【篇五: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近日长安一行,短短一日,却相逢故友,结识新朋,饮茗谈艺,畅怀叙情,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欣赏同仁唐卡,并得博友马河声热情牵线,如愿见到了贾平凹老师,得赠书墨宝,结下文缘石缘艺缘。机缘如此,怎不让人满心欢喜。
  6月2日清晨,我坐火车抵达西安。安顿好住处,即与马河声联系。河声兄素不相识,只在新浪博客上看过他的文章,互动并不多。缘因我给贾平凹老师写了一篇画评《把自己种在画里》,得到他留言肯定。我知道贾老师曾写有《推荐马河声》一文,马河声也多次撰文并编撰贾平凹书画评论集,二人关系非常。于是我给马河声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想见见贾老师的想法和一些心愿。马河声很快回信,言及诸般心愿都可帮助促成。从文章中,我知道马河声为人热情慷慨,爱憎分明,光明磊落。他一声承诺,我自是非常安心。
  电话过去,马河声说下午再联系。这本是我意料中的事。认真读了贾老师的书,知道他的作息时间,往往是早上不会客,集中精力创作。见人往往是下午的事。
  于是,琢磨着利用上午这点时间该见见那些博友。郭庆丰现在北京,宗霆锋无法联系,夏振平杨光利老两口带孙子不便打扰,魏军锋张江潮张波年轻怕要睡懒觉。想了想,对,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蔡昌林兄多次来西安未见,正好约一下。电话过去,秘书台服务,有些沮丧。于是又给书法家麻天阔打电话。天阔多年博友,彼此熟悉。一听我在西安,忙约我到他家中一叙。天阔家住西安美院门口,离我住处并不远,打车十几分钟就到了。刚下车,手机响了,一看,是蔡昌林。他晨起刚打开手机,看到我的信息就打过来。我简短说了我的来意。蔡昌林兄与贾老师也是多年故交,他女儿结婚,贾老师也是破例为新人致辞。昌林兄闻言,非常高兴,说我也很久没见平凹了,他要在,就一起去。并约我十点半到历史博联馆见面,带我去看展览。
  见到麻天阔,没想到他给了我一个惊喜。他拿出近两个月来画的画让我看。我知道他一直精研书道,没想到他一上手画画竟也颇有模样。网络时代,人人可以成为摄影家,诗人,小说家,评论家,越来越多的技术壁垒被打破,每个人的潜能被挖掘,我觉得这是时代的进步,文明的进步。所以我以为人人都成为书法家,画家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实在是好事。
  至十点半,我与麻天阔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见到了蔡昌林。作为博物馆的资深研究员,由昌林兄领着看陕西历史文物展,实在是享受了一次贵宾待遇。虽是走马观花,但一些重要的文物昌林兄都特意介绍了一下。然后,我与麻天阔又看了何家村窖藏文物展和青海同仁唐卡展。观看唐卡展,真是长了不少见识,颇有收获。
  中午,马河声有事,蔡昌林两口子请我们附近馆子吃饭,家常菜,很合我胃口。昌林兄特意拿来了一瓶他女儿结婚时留存的龙窝喜酒。上面有新人的合影还有贾老师题的“佳偶天成”。昌林兄言及这是最后一瓶,一直放在车后备箱,今天竟然发现了。我真是好有口福呀!
  吃完饭,一起来到蔡昌林在博物馆的工作室兼画室。画室的门匾也是贾老师题的,屋子不大,挂满了画。昌林兄毕业于西安美院,虽多年从事展馆设计,搞艺术研究,但也一直致力于绘画创作。他画的画都与文物有关,他到兰州大学搞展览讲座的时候,我俩曾进行了长谈。他画的题材可谓独一无二,首先从形式到内容都占着“新”和“独”这两字,称为文物画,虽不完全准确,但确实一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他的画早期重于素描写实,是对那些神奇青铜器和文物的崇拜膜礼。到后期,个人的心性得以呈现,画中的符号越来越抽象,文物作为对象已成了画家倾诉的对象,内涵越来越深厚。谈得起劲,蔡昌林和麻天阔欣然动笔,各送我一幅作品,竟是意外收获。
  下午三点钟,马河声打来电话,我们一起先赶到了他的懒园工作室。工作室挺大,但画案、书柜还有满墙的书画作品使屋子也显得满满当当。马河声与蔡昌林两口子、麻天阔都是旧友,大家聊起了许多往事。在西安书画圈,除了西安美院的学院体系、美协画院的官办体系,还有一股第三势力非常活跃,大体可以称之为民间体系。他们大多没受过正规学院教育,艺术是他们的业余爱好,绘画灵性来自民间美术以及心性需要。他们的价值和机趣也在这个“野气”和“活力”上。贾平凹、马河声,包括蔡昌林都算是其中非常有特点特色的人物。聊天间,西安博友穆蕾蕾特意赶来。虽同在西安,同喜文字,但穆蕾蕾也没有就近拜访过贾老师,所以此番也算是了一心愿。懒园因为主人的好客,来人不断,八零后青年李立容也从事艺评,被马河声郑重引荐。
  下午五点前,我们一行六人从懒园出发,步行穿过一条窄长的街道,过了一条马路,一拐弯进入了贾老师所住的楼房。一拐之间,喧嚣尽去。在十三楼,随着一声铃铛声,那个在电视上熟悉的贾老师开门迎客,我们也如愿来到了贾老师的上书房。此处细节,留待专题细表。总之,贾老师非常高兴,每人送一本人民美术出版社新出的大画册,他开玩笑地说,我这可是豪华签名送书呀。后,贾老师为我新书《以心印心——博客时代的艺术欣赏》欣然题写书名,并合影留念。并相约于十月左右与好友邱才桢一起与他做了专题对话。贾老师都愉快答应。随后,贾老师又请一行人去吃牛羊肉泡馍。马河声笑言,平凹获矛盾文学奖也就是吃了一碗羊肉泡馍犒劳自己,今天可是给足你面子了。我自是无言心领。
  后因有事,我提前走了,但上书房的印迹已深刻脑中。想及昨夜乘火车而来,梦中竟是欣赏好风光,今日一一验证,实在觉得这是人生的缘分。
  心怀感念,特此记录,感谢贾老师、马河声、麻天阔、蔡昌林夫妇、穆蕾蕾、李立容及另一位不知名的画家朋友一起相伴度过了如此喜悦的一日。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唯有你好,我才心安

    唯有你好,我才心安

    一份美好的缘分,无论两个人的距离相隔有多远,都会相遇,一份温暖的爱恋,无论经历过多少的风雨,都能相伴走到幸福的终点,一次的别离,也许是短暂的分开后,让人更加懂得珍惜对方。 只是可惜...

    2020-11-20

  • 只愿命运厚待,梦想、幸福慢慢到来

    只愿命运厚待,梦想、幸福慢慢到来

    距离毕业转眼已经快要一年的时间了......大学里的你们现在应该都在努力奋斗吧!兄弟姐妹们,我想你们了。 轻轻点开网易云音乐,放着我喜欢的一首许...

    2016-04-1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