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散文集读后感
2019-01-28 17:19 来源:散文网
【篇一: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读后感(一)】
作者身逢家国之变,作品常流露浓厚的家国之思。本文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并以雨声、雨景为引子,回忆自己半生漂泊的经历,文中屡引古人诗词,以衬托出对故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追思向往之情。行文时空交错,句式多变,实验性极强。应该说,余光中在大陆出现不久,就凝固成了一个文化形象:携一缕乡愁,听一袭冷雨,浅浅海水那边的月下孤影,苍老泪滴。啊,退回唐朝,这分明就是李白的对影三成人,杜甫的凭槛泪泗流。如果仅从这样的文化符号上来读余光中,显然对他是不公平的。
最初,余光中作品传入大陆,也就是诗歌《乡愁》,散文《听听那冷雨》等极有限的几篇。这些作品的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其鲜明的逆旅异乡的愁思永昼,故园依稀的梦魇,乡愁的文化附庸,越来越像一种工具,一种政治的需要。因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歌《乡愁》,却在各种各样的场合或谱曲,或传诵,就不太奇怪了。
余光中的诗歌,除了它的主题能满足一些需要外,似乎找不到什么经典之作。像那首《乡愁》就不必说了,倒是有几首,像《碧潭》、《五陵少年》、《问烛》、《永远,我等》等还有些意境,但比起同是宝岛的诗人洛夫、郑愁予、商禽还是要逊色许多。老余的诗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太注重音韵和节奏了,这样大概容易害义,往往流如一般的歌词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余更适合当一个出色的词作家,真的那样,台湾的庄奴怕是要掉饭碗了。如果这样的古典修养,加上西学的穿凿,用之于散文的写作上,必定会自成一家。
余光中创作的指称有很多,什么“四度空间”、“艺术上的多妻主义”、“左手为文,右手为诗”等,但这除了说明他的涉猎的领域宽广之外,和他的创作成就好像关系不大。只要认真读过余氏的人,应该都能领会。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自己“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他说:“写来写去,文体纵有变化,有一样是不变的,那便是我对中文的赤忱热爱。如果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面对悠远而丰满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血脉浸润的诗人正跨越着空间的乡愁,又沉浸在时间与文化的乡愁中。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对中华民族及其博大悠久的历史文化,作者几十年来都保有强烈而深沉的尊敬仰慕。“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
本文恰似一首长诗,字字句句,充满令人惊奇的诗的意象。作者笔下的雨时而是“黑白片子”,时而是“宋画”,时而是“一滴湿漉漉的灵魂”,时而是“温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凭非凡的才力和卓越的想象力,把乡愁化为种种意象,而意象又于作者的某段人生遭遇及心灵历程相连相融。可谓情丝和雨丝交织。
余光中用诗样的语言对雨进行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感觉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古诗韵味俯拾即是,例“牧童遥指”,“剑门细雨渭城轻尘”,“杏花春雨江南”。爱好古典文学者看本文,时时会心一笑。而喜爱现代风格的读者也不会失望,例“雨是潮潮湿湿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一句,已令许多所谓的现代诗人汗颜。
【篇二: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读后感(二)】
作者身逢家国之变,作品常流露浓厚的家国之思。本文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并以雨声、雨景为引子,回忆自己半生漂泊的经历,文中屡引古人诗词,以衬托出对故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追思向往之情。行文时空交错,句式多变,实验性极强。应该说,余光中在大陆出现不久,就凝固成了一个文化形象:携一缕乡愁,听一袭冷雨,浅浅海水那边的月下孤影,苍老泪滴。啊,退回唐朝,这分明就是李白的对影三成人,杜甫的凭槛泪泗流。如果仅从这样的文化符号上来读余光中,显然对他是不公平的。
最初,余光中作品传入大陆,也就是诗歌《乡愁》,散文《听听那冷雨》等极有限的几篇。这些作品的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其鲜明的逆旅异乡的愁思永昼,故园依稀的梦魇,乡愁的文化附庸,越来越像一种工具,一种政治的需要。因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歌《乡愁》,却在各种各样的场合或谱曲,或传诵,就不太奇怪了。
余光中的诗歌,除了它的主题能满足一些需要外,似乎找不到什么经典之作。像那首《乡愁》就不必说了,倒是有几首,像《碧潭》、《五陵少年》、《问烛》、《永远,我等》等还有些意境,但比起同是宝岛的诗人洛夫、郑愁予、商禽还是要逊色许多。老余的诗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太注重音韵和节奏了,这样大概容易害义,往往流如一般的歌词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余更适合当一个出色的词作家,真的那样,台湾的庄奴怕是要掉饭碗了。如果这样的古典修养,加上西学的穿凿,用之于散文的写作上,必定会自成一家。
余光中创作的指称有很多,什么“四度空间”、“艺术上的多妻主义”、“左手为文,右手为诗”等,但这除了说明他的涉猎的领域宽广之外,和他的创作成就好像关系不大。只要认真读过余氏的人,应该都能领会。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自己“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他说:“写来写去,文体纵有变化,有一样是不变的,那便是我对中文的赤忱热爱。如果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面对悠远而丰满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血脉浸润的诗人正跨越着空间的乡愁,又沉浸在时间与文化的乡愁中。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对中华民族及其博大悠久的历史文化,作者几十年来都保有强烈而深沉的尊敬仰慕。“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
本文恰似一首长诗,字字句句,充满令人惊奇的诗的意象。作者笔下的雨时而是“黑白片子”,时而是“宋画”,时而是“一滴湿漉漉的灵魂”,时而是“温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凭非凡的才力和卓越的想象力,把乡愁化为种种意象,而意象又于作者的某段人生遭遇及心灵历程相连相融。可谓情丝和雨丝交织。(散文网 www. sanwen.org.cn)
余光中用诗样的语言对雨进行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感觉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古诗韵味俯拾即是,例“牧童遥指”,“剑门细雨渭城轻尘”,“杏花春雨江南”。爱好古典文学者看本文,时时会心一笑。而喜爱现代风格的读者也不会失望,例“雨是潮潮湿湿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一句,已令许多所谓的现代诗人汗颜。
【篇三:读《当我死时》有感】
当“断肠人在天涯时”,那满怀羁旅之思的游子是何等惆怅呢?
读着余光中的《当我死时》,我的心也仿佛飞向遥远的美国,却牵连我的母亲国度——中国。
人在密西根享福,心在故乡受苦,苦在心里,苦在心的心里。
春天,我思念故乡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白堤上的绿柳扬着长长的绿袖子,向游客展示妩媚的春意;梅园的梅花开得热火朝天,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淡淡的含着浓浓人情味的香从中国传进我的鼻。
夏天,我思念故乡那浪漫的情调。“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杭州西湖的荷花引人入胜,在清爽的河水里自由地游泳。
秋天,枫叶们化成了火,时时燃烧着我思乡的炽热的心。瓜果飘香,让我每个细胞都感到甜甜的,很温馨。
冬天,松竹梅三君子傲霜斗雪,感动人心,偶而下场雪,寒意覆盖了一切,也覆盖了我思乡之心。
我要葬在故乡,余光中要葬在故乡。
【篇四:读余光中散文读后感1】
“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这是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的一段话。余光中把余秋雨与梁实秋,钱钟书相并列。的确,余秋雨散文的出现,从<<文化苦旅>>到最近的<<行者无疆>>,十多年来,余先生的散文读者众多,好评如潮。有人评论说:从空间上它进入了民众,从时间上进入了散文历史。树立起一座散文的奇峰。
拜读完余先生的几部散文集,心中不由感慨万千!秋雨散文,由<<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千年一叹>>以及<<行者无疆>>组成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在我们看惯了标榜散文的精巧灵活之作后,它呈现在我们眼前一道亮丽清新的风景线,如一缕清风拂人心田!。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当然不是篇幅冗长之大,而是体现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衮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
第一次接触秋雨散文是<<废墟>>。“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文章中没有细节,没有历史人物,没有山水胜迹。行文中充盈着闪光的智慧,蕴涵着深刻的思考,饱蘸着浓郁的感情。
残简断垣中,那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强烈的吸引着我。走进废墟,他体会着历史的沧桑,品味着文化的内涵,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进程”的慨叹;面对着敦煌,看到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感受着历史的强悍与苦难,感叹着”飞天的后人”。余秋雨先生,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理性的严峻,考察中国现存的原始文化,去贴近文化的大生命,重新审视中华文明。正如<<文化苦旅>>自序中提到的”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文人与古代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
就这样,山川草木,楼台轩榭,庙宇亭阁,云月飞鸿,都与人的呼吸相通,散发着文化的魅力!。道士塔,莫高窟,阳关寄托着他悠远的凭吊;寂寞天柱山,风雨天一阁,承载着他浓重的感喟;白发苏州,江南小镇,蕴涵着他深沉的思考。贞节牌坊令人感慨,新加坡的坟人使人震撼,贵池傩事又警人反思!边塞大漠中,留下他道道车辙,庐山石级沾下他轻轻的脚印;江南小巷中回响着他的感叹,残简断垣中闪现着他伫立的身影。。十万进士,遥远的绝响,苏东坡突围,一幕幕历史被用文化的眼光注视,用优美的语言阐释。——跋涉于残阳废垒中临西风古道,与一页页风干的历史对话,抚摸着古老民族胴体上的伤痕。对文明的叹惋,对生命的珍爱,对自然山水的理性追求,汇成一种冷冽的忧患意识,这是历史的感悟。它是冥冥夜色中一星遥远的灯火,若明若暗,忽隐忽现。
看过《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我们觉得中华民族并不是哄传的那样顽固与腐朽,而是更为的强健,尤其是在我们看过<<千年一叹>>后。余教授考察着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乃至印度文明,承载着感受着它们不同程度衰落的震撼,反思着中华文明历经风风雨雨而生生不息以至强健的缘由。金字塔。帕特农神庙,泰姬陵,一个个熠熠闪光的名字,都进入余教授自由驰骋思考的天空!纵横捭阖的宏观把握,情致深惋的微观体悟,它流溢着历史诗情的的沉郁柔丽,张扬着现代飞天的吟啸。它不动声色却有内里乾坤,波涛澎湃又不失骄矜,天马行空遨游于无限时空回眸一顾却尽显生命本色!
还是以<<收获>>上推荐大散文的评论作结语吧!”它力求新的观念和审美取向,既要感悟人生,富于智慧””对历史和现实有合乎今人的审视品味——-有历史穿透力,敏于思考,有助于再铸民族精神和人文批判精神的散文”。暮色四合,喧哗的一切复于平静。静静的夜里,最好莫过于读书了。一盏孤灯,一杯浓茶,细细品味秋雨散文。读罢掩卷沉思,顿觉韵味无穷!有感于此,姑妄言之,姑且听之!
【篇五:读余光中散文读后感2】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正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初读《听听那冷雨》,不由大惊:散文可以如此写?细读之则手不释卷。余光中曾戏称:“手写诗,偶尔左手写散文,算是副产品。”但这样的副产品在当代散文家中有几人能出其右?
诗一样的充满跳跃联想的语言是《听听那冷雨》的最大特色。作者在文中大量动用了迭字句。文章开始,就对雨作尽情的描绘: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一句就写出雨的形声。接着他跳跃联想,写道: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雨伞撑着这句奠定了整篇一种“忧伤”的基调。马上,他大胆想象:整个中国整部中国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直这样下着雨。此时,我窒息般地感觉到余光中内心那种深深的乡愁以及爱国情怀。
本文恰似一首长诗,字字句句,充满令人惊奇的诗的意象。作者笔下的雨时而是“黑白片子”,时而是“宋画”,时而是“一滴湿漉漉的灵魂”,时而是“温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凭非凡的才力和卓越的想象力,把乡愁化为种种意象,而意象又于作者的某段人生遭遇及心灵历程相连相融。可谓情丝和雨丝交织。
余光中用诗样的语言对雨进行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感觉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古诗韵味俯拾即是,例“牧童遥指”,“剑门细雨渭城轻尘”,“杏花春雨江南”。爱好古典文学者看本文,时时会心一笑。而喜爱现代风格的读者也不会失望,例“雨是潮潮湿湿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一句,已令许多所谓的现代诗人汗颜。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没有音乐味,何能成为作家?同样,思想不深邃,更是不成作家。余光中将思想完美融入语言,正如他所说: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和文字相遇,美如盐撒于烛,会喷出七色的火花。我读书,常爱划句,但是读《听听那冷雨》,竟然摘不下一句,因为每一句话都这么美。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你若阅读,春天即至
春天是一个最佳的阅读季节。当许多人沉醉于春天的踏青時,我则在阳台上,沐浴着阳光,伴随着一杯清茶,开始我一天中最充实的阅读生活。 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中开笔即言:读经宜冬,其神专...
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