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抗抗散文集读后感
2019-01-28 17:19 来源:散文网
【篇一:张抗抗散文集读后感】
岁月不饶人,我眼前的张抗抗早已不是那个“头上扎着两个马尾辫,一脸稚气,书包里揣着一本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长篇小说,幻想着前面迎接她的是铺满鲜花无边无际大草原,西子湖畔长大的天真女孩了。”我眼前的张抗抗不着华丽服饰,不涂脂沫粉,却洒脱的透着成熟女性的风韵。
我读过张抗抗的书,也从媒体上聆听过张抗抗的演讲,与她面对面是第一次。我面前的张抗抗如今再也不是当年下乡时种过菜,压过瓦,伐过木的张抗抗,也不是那个下乡时有一段时间因为公开顶撞领导挨批,几乎不愿意同任何人谈话,怕暴露了自己真实思想让人抓辫子的张抗抗。
如今的张抗抗已发表短、中、长篇小说、散文共计400余万字。出版各类专集40余种。曾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俄罗斯、南斯拉夫、马来西亚等国,从事文学交流活动。张抗抗的著作被翻译成德、法、日、英、俄等多国文字出版。张抗抗的作品获过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优秀中篇小说奖,获过庄重文文学奖、中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获得其它各省市刊物奖数十次、各报副刊全国奖数十次……
如今的张抗抗身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这样一个辉煌的人,举止言谈却是那样的平易得体随和。我们一起回忆北大荒过去的岁月;我们一起畅谈文学的发展;我们一起为受地震灾害之苦的汶川人民祝福;我们一起欢庆“奥运”盛会的来临……
要不是贾宏图老师的披露,我们谁也不会想到轰动国内外的《狼腾图》作者姜戎竟是张抗抗的爱人。
我没有系统的看完《狼图腾》,但是我知道这本书的影响力,这本“怪书”,在全球范围内被誉为“旷世奇书”,这本书一问世便令人匪夷所思,英国企鹅出版社预付10万美金,一举拿下此书的全球英文版权,首版《狼图腾》付印50万精装本,标价30美金……
我看到过与文学不搭边的名人的赞扬: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读了《狼图腾》,觉得狼的许多难以置信的做法也值得借鉴。”“最值得称道的是战斗中的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甚至不惜为了胜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职。商战中这种对手是最恐惧,也是最具杀伤力的。”
也有著名文学评论家的肯定:如文学评论家白烨说“《狼图腾》在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是一个灿烂而奇异的存在:如果将它作为小说来读读它充满了历史和传说;如果将它当作一部文化人类学著作来读,它又充满了虚构和想象。作者将他的学识和文学能力奇妙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作品的独创性。它的具体描述和人类学知识相互渗透得如此出人意料、不可思意。因此,这是一部情理交识力透纸背的大书。”
在一次干部大会上我还听到一位领导这样的教诲我们:“我们要好好的学习狼的团队精神。”我想,这位领导是受了《狼图腾》的启发吧!
我想,一个从没写过书,又不是从事文学工作的姜戌一出手就不同凡响,一定是缘于张抗抗鼎力的协作。我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起《狼图腾》,我想张抗抗也一定会兴致勃勃,眉飞色舞的讲来。没料到,张抗抗只是淡淡的:“开始我也不知道他在写小说,是到了后来叫他做事他不做,吃饭都叫不动,才知道他在专心致志的写书。甚至一次去会朋友他两只脚上一只穿着皮鞋,一只穿着布鞋。”
我们一阵笑声过后,张抗抗可能看出了我们的疑惑:一个从没写过书的人,怎么能写得出那么绘声绘色,逼真深刻的著作呢?
张抗抗告诉我们,他爱人在内蒙插过队,他养过一只狼。这就是了,一部令人信服的好作品,它的故事一定是源于真实的生活,它的精彩一定有着不比寻常的曲折波澜。
张抗抗不喝酒却向我们每一个熟悉和不熟悉的人敬了酒;张抗抗抽烟,看我们都不抽烟,她便约束着自己。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名人,不是成为名人的人都能把自己看作也是一个普通的人。
在我的眼中张抗抗就是一个能把自己看作是普通人的名人。
【篇二:读《张抗抗散文》的《柏林墙消失》有感】
柏林墙的修建,目的是隔离东德和西德。柏林墙是一面墙,也是德国历史上的一道伤疤。
柏林墙上似乎还遗留着血迹,和各种各样用黑色喷笔书写的字样。柏林墙上也有了时间的痕迹。距离修建时的1961年,也有差不多有五十年的历史了。
我很喜欢这个说法,说柏林墙是一个坚固而短命的长城。其实长城和柏林墙也是有相似的地方,都标志着历史,标志着战火。在张抗抗的《柏林墙消失》中,作者还告诉我们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图画:柏林墙下的杂草中,有一个墓碑,上面写着:翻墙者。没有姓名,没有日期,没有出生年月。只有一个石头墓碑。柏林墙下的战火似乎还印在那个墓碑上,标志着东德和西德的那一个抹不去的伤疤。就像一个三八线,把两个民族的和平和友好打乱了。
柏林墙在1989年被拆除,似乎这标志着整个德国时代的改变,德国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任何人都渴望和平,何况是那些饱受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残的德国平民呢?如今的柏林墙色彩斑斓,所有的色彩似乎在告诉人们,这些五颜六色才是和平的世界应有的颜色。(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篇三:读《牡丹的拒绝》有感】
牡丹花是中国的国花。牡丹花是艳丽多姿的,花园里看见这种花,我们无不停下来静静地观赏。我本来不喜欢牡丹花的倾国倾城,它太过于鲜艳,太过于妖娆,我并不喜欢这种花。但是读了《牡丹的拒绝》,我发现其实牡丹有卓尔不群的美丽。
人们说牡丹代表了“富贵“,牡丹也确实是有独一无二的姿态,但是牡丹的另一种美常常被人们忽略。牡丹除了”富贵“,牡丹还是”高贵“!牡丹的姿态是不俗的,它没有喇叭花显得那样小气,牡丹的花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在它的面前静静的欣赏一番。
牡丹是高贵的,所有不媚不俗的独立高洁人格都是高贵的。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圣爱牡丹。”陶渊明爱菊,因为菊花和陶渊明一样,代表着隐居,代表着清贫乐道的一种人生态度。周敦颐先生称自己喜莲花,因为莲花的清幽雅致,不俗的魅力。陶渊明并不喜爱牡丹,可能因为牡丹象征着官场上那种富贵的生活。但是为什么陶渊明没有看到菊花“高贵”的那一面?高贵包括了不俗,牡丹传统而典雅的美丽使她在花中有“花皇后”的美称,唐宋时多少人沉醉于牡丹面前,多少诗赞扬了牡丹那无与伦比的美丽。
我觉得牡丹的开,倾其所有,牡丹的落,惊心动魄。我看过牡丹花凋谢的时候,像一个人在哭泣,让你像用粘胶把它的花瓣一个一个贴回去。牡丹给人们奉献出自己的美丽,为人们尽现出所有的艳丽,牡丹有时也是让我们敬佩的。牡丹并不吝啬生命,她只是想在自己的一生中奉献出自己所有的美丽。它将自己千百年中酝酿着的美丽和不俗在我门面展现了出来。
【篇四:张抗抗散文读后感】
朋友读铁凝感受颇丰,极力向我推荐。谁知我把铁凝的小说并散文翻来覆去仔细阅读,却没有什么感觉。朋友大为惊讶的说:“怎么会?!也许你们风格相近的缘故吧。”朋友如此说,心里非但没有丁点窃喜,反而布满了惆怅,自己写东西多是信手涂鸦,发泄一下心情,不敢跟作家相提并论,更别说什么风格。看看前面自己写的这些文章,多是有情无脑、胡思乱想之作,甚觉惭愧与恐慌。许是我的触觉已麻木。
近几日读了张抗抗的散文,非常喜欢。细细品味,不但品出张抗抗,我还惊喜的感觉出了铁凝。
张抗抗祖籍广东新会,1950年出生于美丽的西湖边,是老三届毕业生。1969年“上山下乡”在北大荒农场。铁凝略小,1957年生于北京,居于河北保定,1975年赴河北农村插队。所以她们都有多篇的“知青文学”。但由于个人的性格、生长环境、人生际遇的不同,她们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南方人性格温和、言语绵软,这使张抗抗的作品里总是包含着浓浓的温情。19岁时,张抗抗告别了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故乡,告别了故乡的空蒙山色、潋滟晴光,只身来在冰天雪地的北大荒,也正是这北大荒的白雪冰凌,给她的温情了注入了坚硬的骨。
而铁凝插队却似乎是时代的投机,那时“上山下乡”运动已接近尾声。铁凝没有张抗抗的出身压力,并且政策已经放宽,本可以留城,但她为了圆自己的文学梦,抱着深入生活的思想、讲着“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口号、面朝一街欢送的人群发言完,被戴上红花送至下乡的。所以她的文章较张抗抗少了一些沉重与沧桑,更多的是潇洒与不羁。
张抗抗的散文生活气息浓厚,那种不经意流露出的温馨,仿佛是一双温柔的手,慢慢抚平你烦乱的思绪,让你的心情在里面逐渐的荡开、荡开。最喜欢她的抒情散文,那感觉如同面对一个优雅的少妇,看着她眼睛里晶莹如星空般的笑意,听她把生活的艰辛与做人的艰难就在转转停停间化为清风流水娓娓道来,在她的平平淡淡里已经不是去体会,而是全身心的投入进她那感情最底层里被掩藏起的涩涩。比如她的《橄榄》本是一篇忆人散文,却写的情中有景、景中有情,让你在起起浮浮中感受她细腻流畅的思念与哀伤。文中又几次引用海涅的两句诗“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新春会交还给你。”所以她的哀伤不仅没有让人感到绝望,反而凝聚成一种生生不息的抗争、凝聚成一种奋斗不止的力,这便是张抗抗文中的骨,这便是她的柔中有刚。
铁凝则不然,她的文中很少见到这种缠缠绵绵的情感,许是南北性格的差异,在她的朴素自然里却每每洋溢着铁凝所特有的真挚与旷达。她的作品最出色的我觉得应是乡村文学,如她的小说《青草垛》、《他嫂》,更不要说《哦,香雪》,用平白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人性最根本的纯真。也正是这些乡村文学的随意与粗旷里孕育着铁凝感人至深的特色———母性。如他的小说《孕妇和牛》、散文〈河之女〉,都是用她的笔、用她的方式来颂扬青春、岁月与生命。这也是铁凝的刚中有柔。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朋友所说的风格相近之类的话只不过是玩笑,但我现在明白了一篇文章无论它风格怎样,无论她是柔中有刚还是刚中有柔,必须有一种精神或者说是思想。又好比文章是一个人,情节是他的外貌,描写是他的血肉,而精神则是他的骨架。
【篇五:张抗抗【滋味】的读后感】
情感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灵魂。”《滋味》通过叙写儿童的趣事,告诉读者“我”生活中的两种滋味和对这滋味的解读,全篇饱含作者的真情实感。但是,作者并不只是停留在描绘生活饶有情趣的画面,而是情趣之中透着理,给人以启迪。写完夜半吃杨梅后,接下来引发的议论质朴、真淳,确是童言,但让人感到情趣浓郁,饱含哲理。仅就吃某种好东西而言,“我”体验到的是毫无感觉、毫无印象的、无滋味的痛苦,比吃不到自己想吃的东西更难受(不吃还没这份感觉)。这里,没有夸大、没有拓展,纯粹就是谈吃的滋味,吃好东西的滋味,吃好东西没感觉的后悔、难受的滋味。也许,在孩子来说,这种表达是再简单、直白不过的了,但也正因为如此,也是极富个性、独到的心理表白。难道这只是说吃吗?读到这里,难道你就不会想到,生活中其实很多时候、很多的滋味就是如此么?在材料的安排上,文章先写吃杨梅没感觉的滋味,再写放烟花的乐趣。为什么要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写呢?为什么同是自己喜欢的,得到的滋味却完全不同呢?掩卷深思,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意在表明:同是滋味,“品尝”过程不同,尝到的滋味也就不同,只有自己努力体验了的,才是生活最甜美的滋味。作者把这个道理渗透在极富情趣的事件描写之中,这样既突出了作品的主旨意趣,又使结构清晰、流畅。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你若阅读,春天即至
春天是一个最佳的阅读季节。当许多人沉醉于春天的踏青時,我则在阳台上,沐浴着阳光,伴随着一杯清茶,开始我一天中最充实的阅读生活。 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中开笔即言:读经宜冬,其神专...
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