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随笔记录 > 读书随笔 >

林清玄散文《用岁月在莲上写诗》读后感

2019-01-28 17:19 来源:散文网


  篇一:读林清玄散文《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有感
  说句实话吧,听老师读完《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我心里只是惊讶。小时候,经常随外公出船捕长鱼,每次在回来的途中,总能看见湖面死角处开得茂盛的荷叶,还有那非常大的桃红色的荷花。
  几年来,最不能忘记的就是那莲蓬,每次要摘很多放在船上,总是摘到船上有一个小山堆那么高的莲蓬时才会停下来。但是欣赏完这篇文章,我猛地一惊,原来要依靠生活的人们竟是如此辛苦。当听到用双脚在烂泥塘里,行走在莲梗之间时,我心里的同情之心顿时油然而生;听到腿上被梗上的荆棘划得伤痕累累时,心里不禁觉得很难过。
  我以此作乐,享乐于此,而这些采莲人痛于此,以此为生。我心里觉得这是一个若大的悲哀,劳动者的悲哀。一年到头不停的劳作,但只能全家人拮据地生活在一起。
  我同情他们,他们太辛苦了;但我又不同情他们,如果他们知道,他们一定不会接受我的同情。人活在世上是要有尊严的,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得所有属于自己的果实。采莲人固然辛苦,但他们苦于此,也乐于此,相信种莲,采莲也带给他们不少快乐吧!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没错,也就是林清玄,我欣赏他写文章的意境、背景,我最欣赏的还是他描写的对象,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从而让我们真实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篇二:《用岁月在莲上写诗》读后感

  亭亭玉立的莲花总是被不少文人墨客所赞赏,可当林清玄的文字在心头缓缓流过,我才知道,原来采莲人的生活也并非我们所想的那么惬意。每天早晨、傍晚,都要观察莲花的长势,采莲时,被细刺划得伤痕累累也无所谓。听着这些辛酸的文字,才想起童年荷塘的背后竟是这般辛劳。
  运河二桥旁有一片荷花塘,每年暑假,我与爸爸都会去那儿采几条藕,同荷叶蒸饭或咸肉。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对于荷叶自然是无限喜爱的,将荷叶倒扣在头上,不仅感到一阵清凉,也满足了心中的一点淘气。
  荷塘边有一个破旧的小船和一支长篙,每每爸爸撑在它消失在红莲之中,不时向岸上扔来几个莲蓬,贪吃的我便屁颠屁颠地跑去,在荷叶的清凉下贪婪地尽情地享受这一顿来自大自然的盛宴。采到了几十个莲蓬后,我以胜利者的姿态离开,向邻居炫耀这一丰硕的成果,留下了一片狼藉的荷塘。过了几天,我与爸爸再次向它发起猛攻。
  不知采莲人看见这被人毁坏的荷塘作何感想?他们每天起早贪黑,用心培育的莲花竟如此杂乱,他们是否会心痛?是否会担心今年的收成会下降?
  不知为何,读到这段文字,心里像打翻五味瓶,脑海中不断浮现着采莲人破旧的衣服与豆大的汗珠,他们在炙热的阳光下,捋起袖子,向荷塘深处进发。(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篇三:《用岁月在莲上写诗》读后感

  细细品读了林清玄的《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感慨万千,好像自己也像林清玄那样,只是远远地观赏着它,觉得它纯洁、干净、纯粹,没有丝毫的杂质,却从未真正地去感悟它,了解它,从来都不曾知道,为了这一朵莲花的绽放、结果,种莲的人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风里来雨里去曾经多少回。只知道,那莲子芯很苦,剔去,谁又曾想到,这苦是不是蕴含着种莲人的苦?只知道一碗莲子汤吃不下,倒掉,又有谁曾经想过,为了这一碗莲子汤,种莲人需要多少心血去培育,采摘?趟着水,既要避着吸血水蛙,又要躲着莲梗上那又小又尖的刺,一不留神,便会出现一道伤痕。
  看着碗里的银耳莲子羹,好像在对我微笑,说:“吃吧,我不苦。”莲子的芯就像人一样,苦苦的,但是又特别清新,苦中有甜,很特别的味道,而且还可以清神醒脑,不就像人一样吗?吃尽了苦头,才会有又大又甜的硕果在等着你。记得小时候,每次煮莲子汤之前,妈妈都会用刀把芯剔掉,用纸包好,让我送给外公、外婆,每次外公、外婆都会笑得合不拢嘴,夸我孝顺,带我去买好吃的,那时便会觉得很幸福,以后每次看到莲子芯,便会想到外公、外婆。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写出来的诗却如此宛转、美好……
 
     篇四:《用岁月在莲上写诗》读后感
  今天,我听老师朗读了林清玄的《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才忽然间醒悟,人生看似精彩,其实饱含着诸多艰辛。
  种莲人用自己的心血去培育那些莲花,费尽千辛万苦才使莲花茁壮成长直至开花、结果。我们只知道莲花很美,每每看见,都忍不住赞美一番。或许我们只认为种莲人很轻松,既可以欣赏美丽景色,又可以品尝美味佳肴,还可以赚钱养家糊口。然而,我们可曾想到他们的艰辛?收莲时要小心田里的吸血水蛙,还要小心莲梗上的荆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都有自己欣赏的人,就说那位创造奇迹的孙宇晨吧,他跌跌撞撞考入高中,却没有吸取教训,依旧逃课,沉迷于小说。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然到了高三,他终于幡然醒悟,认真上课,追求分数,不断超越他人,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知识的草原上奔驰,最终获得成功,考上北京大学。
  当我们读到他大学惊天大逆转时,除了惊叹与折服,可曾想到过他努力背后所蕴藏的艰辛?正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哪有回报?孙宇晨为圆梦所付出的努力与心血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他不就如林清玄笔下的种莲人?看似精彩,却充满无数艰辛。
  
  篇五:《用岁月在莲上写诗》读后感
  又一次品味这醇香的银耳莲子汤,汤很甜很香,从未想过,农民们将一颗颗莲子剥开,他们用辛劳剥去了苦涩的莲芯,却给别人留下了永远的甘甜。
  直到今天,读完林清玄的《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才让我明白:做任何事情,不付出辛劳与汗水,是不会将事情做好的;如果只想做一个远远遥望成功,只懂得欣赏别人成功的人,那你就真得只能在成功的彼岸慢慢遥望、遥望……
  联想到我们的学习,不正是这样的吗?看到别人的作业做得好被老师赞扬,看到别人因考试考得好而站在领奖台上,看到别人被老师器重……你不只是羡慕吧!你看到的是他们收获的果实,那你又看到他们背后的付出与辛劳了吗?是的,一个旁观者,只会去静望,不会去当那辛劳的采莲人。让我们一起用岁月在莲上写诗吧!
  
  篇六:读林清玄《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有感
  喜欢读林清玄的文章,不单单是他如诗般的语言,如画般的境界,更重要的是他总能在平凡的小事中诠释令人惊叹的哲理,或者是透过普通的事情让人窥视生命的旅程,而且多半是艰辛,如同一群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不管生活境遇如何,总能用一颗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哪怕是劳累,哪怕是伤悲,哪怕是痛苦。
  正如林清玄写的《用岁月在莲上写诗》,原本平常的莲花、莲蓬、莲藕,竟让作者看到收获背后所饱尝的艰辛。谁能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莲田竟然躲藏吸血水蛙;谁能想到“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的莲蓬竟然是汗水的结晶;谁能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荷花竟然是辛勤耕耘的结果;谁能想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藕竟然是农人从烂泥中抠出来的。还有那无数莲子,需要多少血汗灌溉?夏日里一碗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犹如一件羊毛衫,穿在身上不觉得暖和,然当我们一旦脱下,没过多久,喷嚏一个接一个,我们才知道天冷了,身上寒意阵阵。平时的餐桌上,爸爸妈妈总能备上好几样菜,每一样菜,我们都有权利评头论足,高谈阔论,稍不如意,推开饭碗,拂袖而去,从不知,也不去想,这些菜肴耗费了父母多少心血。事实上,只要我们静下心想一想,父母一定在菜场来回走动,精心挑选,时而看看肉摊,时而看看鱼市,时而看看豆制品店铺,最终根据我们的口味选择我们喜欢吃的菜,义无反顾、毫不犹豫地买下来。
  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知道悔恨。面对它,我们不晓得艰辛,然当我们躬亲力行,才猛然发现,许多事情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就像林清玄所写:“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最近,我的周围总有人议论,说服装厂的工人很牛,工资大大的,稍不如意,就拍屁股走人。怕我不相信,还举了两个例子,一家工厂为了吸引工人,凡是主动报名的都可以领取一个红包,拿不到红包,可以不来上班,拿到了不来上班,也不要紧,厂家随时恭候;另一家工厂就更牛,为了留住工人,允诺只要签下一个十年合约,就可以获得一套免费商品房。于是不少人慨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去服装厂打工。
  果真如此?其实不然,我们没有看到收获背后所付出的艰辛。的确,服装厂工人待遇在逐年提高,但是他们的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工作压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减,相反越来越严格。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雄赳赳、气昂昂地赶到富士康上班,然而一段时间下来,又有多少人满怀憧憬、热血澎湃?单调乏味、简单机械的单一流水线,使得每一个工人似乎成了一台机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械重复,何日才是尽头?
  尽管莲农如此艰辛,但他们从不烦忧,相反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把莲当成一件工艺品,精心雕琢。看着荷叶田田的景观,莲农脸上写满幸福和快乐,他“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也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难怪作者由衷地慨叹“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莲农感动作者,也感动所有人。一个人,当钟爱自己的事业,哪怕清扫垃圾,伐木开荒,植树造林,也觉得是一件件最美妙的事情,因为他们是地球美化师,环境护理师,正是他们给人类居住的家园增光添彩,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和赞美?
  篇七:《用岁月在莲叶上写诗》读后感
  林清玄用恬淡的笔调将眼中所见,心中所感娓娓道来,向我们揭开了莲花的美丽面纱,和莲花背后采莲人默默奉献的高尚品质。读完这篇文章,我也深深的体会到那一曲清灵空虚的诗,来赞颂莲花远不及采莲人用岁月与汗水写下的一个个朴素却也令人为之感动的诗篇!那也许才是真正的荷花精神吧!
  文章很好地做到了人与花之间的呼应,将莲花身上所带的那种“一点生活的辛酸”与采莲人相结合,突出了采莲人生活中的劳累与艰辛。然而,无论工作多劳累,采莲人却依然无怨无悔,默默地为他人而奉献,一句“谁知到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多少农民的辛劳?”作者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表达着对采莲人的感谢与赞美之情,也有一点对他们辛酸生活的同情。
  文章的最后一句让我想了很多、很多。炎炎烈日下,只有莲叶默默见证着采莲人的无私付出,多么悲哀。林清玄为没有看到莲田背后的生活而愧疚,这亵渎了采莲人辛勤的劳动,其实,我们也应该去多反思、反思,当我们在吃饭时随意地浪费,我们是否想过,这米饭使农民忙碌一年的成果;是否想过这肉,这蔬菜又是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正如老话所说“饮水思源”啊!我们也要好好地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正如香甜的莲子,它是多少人前赴后继,才打造出来的啊!不能只知享受,不知感恩啊!
  采莲人写了什么?也许是对生活的希望,是对辛酸坎坷的命运,那一份无畏与从容吧……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你若阅读,春天即至

    你若阅读,春天即至

    春天是一个最佳的阅读季节。当许多人沉醉于春天的踏青時,我则在阳台上,沐浴着阳光,伴随着一杯清茶,开始我一天中最充实的阅读生活。 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中开笔即言:读经宜冬,其神专...

    2020-03-1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