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随笔记录 > 读书随笔 >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2019-01-28 17:19 来源:散文网

——读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感

这是一个清冷的午后,空气细微而薄凉,细斜的冬阳懒懒的覆着面前的一札白纸。在这世事如烟的角落,仿佛只要面对着一叠白纸就感觉笃定,就可以召唤出灵动,深刻的文字,像被某种声音召唤,爬满一格又一格,填满一段又一段,一页又一页凭空而来的文字,只有写下,才能释然。

郭敬明,一个让我听起来如此静默,忧郁的名字,因为在他的文字里陷落了太久,有一种声音持续而又若即若离,仿佛是自己的,但又不同于平日的语速,更低沉,也更深幽,时即时缓,像牵引风筝的线,引一颗心儿飞在云端上,风轻了,心跟着飘飘摇摇,风急了,更是紧揣着一种触动。《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个透着几分梦境的书名儿,惹了多少盈盈的泪珠儿。书中的男男女女在大学里肆意挥洒着活力青春,在诗样的爱情里尽情演绎着多愁善感,在毕业的洪流里却又只剩下离离尘埃照着各自奔前程的身影,若干年后,铅华洗尽,记忆如呼啸的风揭开已经沉淀在心底的往事,是什么掀起一股悲伤的洪流冲撞着胸腔,又是什么激起一种无言的苦涩卡在喉咙,是那青春正好时天马行空的理想,还是那理想埋葬后无处安放的青春。

总有一个片段,既不是悲伤,也不是欣慰,只是道尽离情以后,一脉宁静的流水,无声无息的飘远了。寂落处,有回声。湍急时,有空茫。时间于此,犹如沉入念想时,静悄悄的过客。念想于此,仿佛面对白纸上的诉说,声声断断,却也绵绵不绝。这样的时刻,往事只是一副静止至永远的画面,或无可更改的碑记,往深处,甚至更深处的凝望,直到逼近并不苍老的那一年那一天,那一个正在徐徐行进的时分。静默时的回忆,既是沉重的也是轻盈的,既是凝固的也是涌动的,惟其如此,才坚定如流水,灵动如雕刻———恰之于空弦和余韵,在一角帷幕间铮铮作响。一种锲刻,就这么反反复复,成为平常的日子。静默中,自有一种近于执着的光,淡淡闪耀,迷了年华流转后寂寞成灾的眼。

总在某个猝不及防的时刻,记忆如深幽的夜色无声而又坚定的蔓延进混沌的脑海,又像缓慢推进的潮水,壮烈而又静默的淹没思绪。突然间,寂寞就像疯长的野草。蓦然回首,身后的脚印一路歪歪斜斜,记录着青春岁月里的那些水木年华。那些笑着,哭着,闹着,爱着的身影,是怎样的深刻而又决绝,笑着,仿佛阳光都比不过的耀眼;哭着,仿佛大雨都比不过的磅礴;闹着,仿佛乐章都比不过的激越;爱着,仿佛仙侣都比不过的海誓山盟。那样的热烈青春,爱的太坚定,狠得太决绝,整个世界仿佛都握在自己的手心里,又仿佛飞蛾扑火,明知是渺无结局,明知是象牙塔里勾勒的模糊影子,仍然用尽全身的力气去追寻。那样酣畅如醉吟,明净如月华的青春,怎能不让人时时回味,时时念想呢!

梦醒了,习惯了很多,容忍了很多,最后把自己打磨成一个没有棱角的圆,忙碌的是身体,负累的是责任,内心却渐渐空虚,无助,寂寞而荒凉。黄昏的落日,飘落的树叶,飞舞的雪花,流年暗中偷换,时间悄悄的把故事的结局篡改。那些纯真的诺言凋谢在生命深处,和岁月一起慢慢的老去,一起埋葬的还有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童真和无知无畏的快乐。理想一直在彼岸,像罂粟花一样娇艳的开放。不管是华丽的还是落寞的日子,那些美好的日子像细沙一样从粗糙的指缝间流走。终于明白,梦想之于现实是天壤之别。终究要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散步,一个人漫不经心,一个人喜,一个人悲。在寂静的夜里,看着怀旧的电影,听着感伤的歌谣,掐灭退缩,等待曙光的降临。关于青春的回忆,在这些沉默的几乎停止的日子里,慢慢的演变成一种悬在心口的疼,一种珍藏都显的奢侈的安定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org.cn )

记得最深的还是那首歌,歌名就叫《梦里花落知多少》:

我又睡着了,梦里的那些人又回来了,站在我面前对我微笑,一如当年。他们还是小孩子,可我已经长大了。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树梢鸟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你若阅读,春天即至

    你若阅读,春天即至

    春天是一个最佳的阅读季节。当许多人沉醉于春天的踏青時,我则在阳台上,沐浴着阳光,伴随着一杯清茶,开始我一天中最充实的阅读生活。 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中开笔即言:读经宜冬,其神专...

    2020-03-1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