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哲理散文 >

被篡改的色彩

2019-01-17 14:21 来源:散文网


  照片可以美图,电影可以特效,可是人生呢?也许我们可以用言语去美化,再用谎言去添色加彩,可是,无论我们怎样美化,都无法改变其本质,哪怕谎言再多再美丽,能够恒久保留的也终究只有那黑白的本色罢了。
  
  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发展的确为人们创造了无数的方便甚至财路。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为人们提供一个赚钱的平台,这值得提倡!可是,曾几何时,网络却成为了有心人颠倒是非黑白的工具了呢?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让网络像一把利剑一样刺痛我们的心脏!
  
  我们都应该知道前不久的救人反被狗咬的骗捐事件吧?本来被狗咬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个人事件,但是经过骗捐者和媒体的修饰和推波助澜,这不,就成了一件舍己救人的英雄事件,被编造出的不知感恩的小女孩成了网友想要扒出的对象,可笑!一个虚构出来的人哪怕你网络的网再疏而不漏也不过是水中捞月罢了。这其中折射出的就是人性的虚伪和贪婪,当然,也有人为他们辩护,可数以万千曾被感动了的网友们受伤的心灵又岂是一句穷的没办法可以抚慰得了呢?这会间接打击好心人的善心,让以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当人们全都像鲁迅先生笔下麻木不仁的人的时候,礼仪之邦还能靠什么去维持?
  
  如果只是一两件,那还算情有可原,可是当这类事件大肆横行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反省反省了呢?(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相信“扶与不扶”的话题,都是让很多人难以解答的难题吧?有人摔倒当然要扶了,我们是礼仪之邦嘛,助人为乐,尊老爱幼不都是我们神州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么?可是,当你的善心遭遇农夫与蛇的时候,你又该情何以堪呢?
  
  很多年前,几个小孩因为扶了摔倒的老人反被污蔑冤枉,丢了钱财事小,心灵却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家人不得已甚至举家外迁。这就是扶人的下场,你还敢扶么?自那以后,隔三差五便有扶人被讹的事件发生,于是这就造就了国人心中的心理阴影。但人们似乎都有一种惯性思维,当因扶人出现矛盾的时候,就一定是讹人事件,这不,前不久被闹得沸腾的安徽女大学生扶人被讹事件不就是最好的佐证么?因为利用国人的惯性思维,无辜的老人被堂而皇之地扣上了讹人的罪名,虽然,最终水落石出了,但心中终究还是留下了阴影。
  
  不过,说起修饰和篡改事实,我们神州还真有点比不上岛国呢?岛国可是能把一个旅游被撞的无辜老太太硬生生地说成碰瓷呢?可是,当我们的同胞遭受无名污蔑的时候,我们的国人都在干些什么呢?我们只顾着惭愧,埋怨老太太丢人丢到外国去了,在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之前,可曾有谁站出来为老太太伸冤呢?这是一种惯性思维,我们国人都对国人的素质失去了信心,没有了理直气壮又怎能轻易出头呢?
  
  虽然我们相信,时间会还原真相,但又有多少个人不是被这过程伤得体无完肤呢?
  
  真相,或许会被篡改,但真相终究是真相,谁也没有能力改变,美图美的只是表象而不是本质。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论婚姻

    论婚姻

    论婚姻 〔英〕培根 成了家的人,可以说对于命运之神付出了抵押品。因为家庭难免拖累于事业,而无论这种事业的性质如何。 所以最能为公众献身的人,应当是不被家室所累的人。因为只有这种人,才...

    2021-09-16

  •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奥〕茨威格 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德语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 工厂主家庭。有 《象棋的故事》等众多中短篇小说和《三位大师》等名人传 记。 我那时大约二...

    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