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哲理散文 >

宝剑锋从磨砺出

2018-12-30 13:54 来源:散文网


  篇一: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有人说:大学是人生的一本教科书。如今我有幸读了这本书,并即将进入了书的完结篇,或许也只是一篇的尾声。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怅然所思“八千多日子的匆匆里除了徘徊外又剩下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下些什么痕迹呢?”毛主席曾有诗言“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想到我们三年的大学生活则更是俯仰之间转瞬即逝了。其时间之匆匆感愈发真切,此时此刻我们已走出了大一的懵懂与彷徨,即将走向大三的矢志不渝与心无旁骛,我们的心变得成熟和稳重,开始反思过去,谋划未来。日子有迷茫也有坚持,有失落也有欣喜。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007年9月,当我怀揣着点燃青春激情的理想踏入江教大门时,精致典雅的校区吸引了我,我明白这将是我书写青春,点燃激情的地方,它犹如一张白纸,大学三年我们将在这书写和规划自己的蓝图。但同时我也明白我必须确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目标——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从进入生物教育班学习开始,我就时刻提醒自己严格要求扎实基本功。因为我相信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的人。信念+行动!行动!再行动!我要用我火热的激情挥洒出美好的青春之画。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有人说大学是我们人生中最后的象牙塔,是年轻时代最让人回味的伊甸园。其实不然,大学生活短短几年,他将是我们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堂课。回到那些激情飞跃的日子:“十七大”精神演讲台前歌颂祖国时的颠荡起伏;班级辩论赛中的狂傲与自信;主持家庭生日party时的陶醉与感动;汶川地震诗歌朗诵比赛是的激动与伤感;“青年志愿”活动中为师生测量血压时的自信与稳重……每一次经历都让我难忘,其中有喜也有悲,每当我失败时我会想起老师和我说的一句话“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有付出总有收获,并且你的付出本身就是收获!”于是,在我心中一切结果都不重要,重要的时我享受了整个过程,我付出了也收获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但是,当你把登上峰顶时,一切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大学几年的生活就如登山一样,我们必须脚踏实地才能到达最后的目标。享受过程比分享结果更重要。
  在班上,作为一名组织委员,我积极配合组织团员和班上同学开展各项活动:主持生物教育家庭“生日Party”、参与学院开展“学会学习”专题活动、五一庐山野外实习、班级辩论赛、“讲·听·评”课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也让同学们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师范生应掌握的一些基本功。
  在分院学生会,作为学习部部长。配合和组织分院学生参与各项活动,2008年3月组织分院07届学生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让同学们学会学习,互相学习。2008年4月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关于“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问卷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院十个系(分院)近三十个班级。让关心大学生热点问题普及到学院的每一个角落。
  经过了两年的努力和学习,我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2008年5月在长达半年的考核期过后,我被确立为入党积极分子,我明白等待我的将是更加严格的考验,我继续严格要求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我喜欢读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它就像我们的大学生活“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大学就如人生,我们都是慢慢地长大成人,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只要不迷失自己的人生航向,终究会驶向彼岸的。朝夕耕耘,图春毕秋实;寒窗苦读,为学有所成。
  那时你会听到枫叶流舟,你会看到金菊在笑,你会闻到硕果飘香,因为你到了收获的季节!
  
  篇二:宝剑锋从磨砺出
  十五天,秒!充实的磨砺,艰苦的训练。轰轰烈烈的终于落幕于悲凉的中秋时节,热热闹闹的总算安静于凄清的叶落黄昏。有泪,也有欢笑;有悲伤也有快乐。我们是一群翅膀还孱弱,心灵还稚嫩的征鸟,冬归的南方还遥远坎坷,为了让我们平安的投入那温暖的怀抱,于是上帝煞费苦心的安排了这场短暂而深刻的竞赛。是泪水沉积的丰厚,在肉体的苦痛中丰累灵魂的体格,在灵魂的苏醒下结实肉体的机能。(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曾说:苦难是美丽之母。而美丽是完美的结晶。那春蚕不挣脱于蛹里的黑暗,煎熬于蛹里的寂寞,又怎能破茧羽化,苍穹翩舞?那纯洁不染纤尘的雪莲。若不坚忍孤独的侵略,忍默寒冷的禁锢,又怎会吸引无数探寻者的向往,还有那终不凋谢的美丽与圣洁?
  我喜欢,教官们英武威扬,指挥自定的雄姿。军人的气质与风姿在呐喊与格斗间驰骋得淋漓尽至。百炼成钢,千垂百炼,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虽然很浅薄,也很微不足道,却无时不刻督促着我慵懒缓慢得步伐,鞭策我消极颓废的渴求之心。在逆境中每个人的灵魂都会黑白分明,弱者终会被厄运的洪流淘汰!
  可我,也是弱者。逼近阅兵时病假一天,虽然煎熬了几日,可从小体差病多的我,终敌不过感冒的侵害,所以也就顺理成章的与方对擦肩而过,明天的阅兵场上我无缘在观众的注视里投过短短的掠影。有很多人,做了逃兵,而且还妄想蒙混过去,混水摸鱼。真正的强者,敢于正面狂风暴雨的冲击,敢于身处逆境却还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所以说环境可以改变人,也更能分辨优劣好坏。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确如此。
  那么,这不长也不短的十五个日夜的磨炼,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入学的第一堂教育课?还是为了锻炼我们的体质…不得而知。可是,很难忘那些激昂而催人奋进的军歌,那幽默而让人回味的拉歌词,那迟到而被体罚的心甘情愿,那教官们严厉背后风趣诙谐的一面…太多,多得连记忆的大海也无法容纳;太深,深得连回忆的光束也不能到达!如今依泪惜别,才蓦然回首,身后落了一地的,不是火红的飘枫,是不曾触摸的且不会腐化的感动。
  黄叶萧萧,乱人愁绪。人生别易会常难。轻轻拭去不忍落去的泪水,依依惜别,把所有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小心翼翼的珍藏于记忆的书页间,让时光的酿酒师把它酿成一坛甘醇浓香的玉露琼浆,待以后启封来细细品尝…
  
  篇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似乎已成老生常谈,但行动和言语有时是不相一致的。(开篇首先摆出生活中的各种事实,当你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会怎样呢?正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处理这个问题,所以作者才有必要谈谈“失败是成功之母”)当你的成绩单上出现“红灯”,或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你的心中是否除了沮丧,别的一无所有?你是否意识到这失败之中有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呢?对此,每个人的回答肯定不一样!在此颇有必要谈谈:失败是成功之母。
  世上少有一帆风顺的事,(用生活中普遍的感受,重申我们经常会遇到失败)而失败却随时会有,否则,那些“发明家”、“文学巨人”的美名岂不轻易地落到每个人的头上去了?综观历史,(紧接着以伟人之所以成功来说明正是因为他们正确对待失败)那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能正确对待失败,从失败中获取教益,从而踢开失败这块绊脚石,踏上了成功的大道。比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以爱迪生为一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的实验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一生的成功不计其数,一生的失败更是不计其数。他曾为一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的实验,他却并不以为这是个浪费,而是说:“我为什么要沮丧呢?这八千次失败至少使我明白了这八千个实验是行不通的。”这就是爱迪生对待失败的态度。他每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取得一项项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基础之上的发明成果。失败固然会给人带来痛苦,但也能使人有所收获;它既向我们指出工作中的错误缺点,又启发我们逐步走向成功。失败既是针对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然而,在现实中成功并不是失败的积累,而是对失败的总结与超越。如不认识这一点,就会导致“失败越多越成功”的荒谬结论。(进一步排除对论点的误解,即“失败越多越成功”的谬论)比如数学上有名的平行公理,从它问世以来,一直遭到人们的怀疑。几千年来,无数数学家致力于求证平行公理,但却都失败了。数学家波里埃终身从事平行公理的证明却毫无成就,最终在绝望中痛苦地死去。正当这个问题像无底洞一般吞噬着人们的智慧而不给予任何回报时,罗巴切夫斯基(用波里埃和罗巴切夫斯基的事实对比,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关键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经过七年求证而毫无结果时,找出了失败的原因。罗巴切夫斯基在屡次失败之后,总结分析了失败的前因后果,从本质上认识了这一问题,从而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见,“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一条客观规律,但真要把失败向成功转化由可能变为现实,还必须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科学的分析,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指导今后的工作,这样才算没有“白白”地失败。
  年轻人在工作中容易失败,也容易灰心,因此,我们只有牢记“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名言,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才能从失望中看见希望,从失败走向成功。
  “失败是成功之母”不仅应当成为我们喜爱的一句格言,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失败中获益,从勤奋中崛起,这就是有志青年的成才道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论婚姻

    论婚姻

    论婚姻 〔英〕培根 成了家的人,可以说对于命运之神付出了抵押品。因为家庭难免拖累于事业,而无论这种事业的性质如何。 所以最能为公众献身的人,应当是不被家室所累的人。因为只有这种人,才...

    2021-09-16

  •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奥〕茨威格 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德语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 工厂主家庭。有 《象棋的故事》等众多中短篇小说和《三位大师》等名人传 记。 我那时大约二...

    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