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随笔记录 > 岁月随笔 >

第一回佩服同学的好字

2019-04-02 11:52 来源:散文网

(1954年秋,10岁多)

爸爸到乡下开店以后,我也失去了在峰市街居住的资格,得跟本村的学生一样,过着“寄午生”的读书生活了。

由于有一年多的时间较少在一起,曾经在三峰初级小学同班的同学,有些变得比较疏远了一些;再加上五年级出来的新同学,我发现三峰村在中心小学读书的学生确实不少,但真正了解的不多。现在我跟他们共一条路队,天天都要同时回家,相处一段时间以后,才又渐渐熟悉起来,即使是老朋友陈宏超也是如此。

虽然放学时我们都排队同时离校,但出了峰市街,路队就会不成样子,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断断续续,有个别同学可能越走越快,有的却拖拖拉拉,故意落在后面。上学时间就更难得一致,大家来自不同的自然村,且不说吃早饭时间不可能统一,就是路程也有远近。通常要同一个自然村的几个人,才有一齐上学的机会。

这一天是星期一,我们交椅山下的几个学生一齐上学。像往常一样,我们过了冈,出到牌楼石下岔路口,就踏上了峰市新开的第一条境内公路。这也是我们上水片前往峰市的唯一大路。在这里,有时可能碰上几个其他村子的同学。那样,路上往往就会热闹许多。

我们来到路口,刚好碰上老同学陈宏超、陈奕尧等人。我们汇合一处,边走边说话,下长坡,过锦冈田塅,来到叫“下冈尾”的地方。这里一段公路是在山坡上斩出来的,路基硬实,边沟整齐,路坎高四五米,长四五十米,光滑平整,犹如一堵红亮的墙。这时,我发觉那路坎上,有“解放台湾”四个大字,看起来像是刻的,痕迹很深。那四个字大小相等,笔划工整,棱角清晰,刚劲有力,非常漂亮。(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org.cn )

我提醒大家,同学们停下脚步,靠近路坎,把目光集中在那四个字上。大家左看右看,一边对那字称赞不已,一边猜测刻字的人是谁,有说是大人,有说是学生。大家正在议论,只有陈奕尧站在一边不说话。这时,陈宏超指着陈奕尧说:“是他刻的。”

原来,那些字是陈奕尧在上星期六放学回家时刻的。那时的星期六,学校要上半天课,不管寄宿生、寄午生,一般都回家吃午饭。因为时近中午,加上“归心似箭”,同学们大都走得比较快,巴不得早点回到家里。上星期六上午放学回家时,陈奕尧和陈宏超并没有走得很快。当走到“下冈尾”时,其他同学都早已超过他们很远了。陈奕尧从书包里掏出一把土剃刀,就在那路坎上刻起字来——原来他早有准备!陈宏超在一旁陪着,一直看他刻完“解放台湾”四个字,才一起回家。

我们再次欣赏那四个字,又称赞了一回。我问他:“你怎么会想到在这里刻字?”陈奕尧回答说:“这么平整光滑的一扇墙,写条标语宣传一下多好哇!又省纸又省墨,还不怕雨水淋,真是太难得了。”我们听了都频频点头。

这以后,在上学、放学时,我也想向他学习,用小刀或竹片在路坎上刻写几个字。可是,就是刻不出像样的来。我心中更加佩服陈奕尧,因为他写的字,是我们同学当中最好的。

2010-10-3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总有一种热爱不能凉

    总有一种热爱不能凉

    就不能提拔副科,如果愿意继续在基层,可以考虑提拔副科。我说,在基层我已经工作了八年,我想换个工作环境,就在组织部当个一般干部吧。 五 现在回想起我在基层的日子,自己曾经努过力、也用过...

    2019-04-02

  • 穿越时空看结婚--生活题记

    穿越时空看结婚--生活题记

    以嫁妆形式出资承担);轿车,普通代步(当然也有部分通情达理的女孩同意以电动车作为替代品);办酒席(四星级);渡蜜月,以港澳、新马泰、云南、海南为主要出行地。-- 散文网 :一个记录生活...

    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