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随笔记录 > 岁月随笔 >

我看春晚廿九年

2019-01-28 11:07 来源:散文网

李文旺

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晚演出,那时候,我还住在农村,三叔家刚买了一台电视机,那可是我们村里的第一部电视机。三叔的电视机早不买晚不买,好像是专门为1983年的春节晚会买的。

我记得,那台电视机还要在庭院里装一个接收器。除夕那天晚上,三叔家里可热闹了,满满登登地坐满了来看电视的人。看着很多雪花点的电视荧屏,我们都为能不能看上春晚捏了一把汗。我的两个堂弟轮番在院子里摆弄那个接收器下的竹竿,直到三叔喊好为止。第一次春节晚会给人十分新鲜的感觉,那是后来的春晚所无法比拟的,因为所有观众都觉得,第一次看春晚正如新婚夫妇,第一次总是甜蜜的甚至是神秘的。

第一次春晚由侯宝林大师、袁世海、王昆等任艺术顾问,由马季、姜昆等四个人任现场主持,那时候最火的节目除了李谷一的歌曲就是相声类节目,那一年李谷一单独唱了七支歌。那时候,人们还没太听过小品一说,斯琴高娃和严顺开合演得虽然很好笑,但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小品。第二年,1984年的春节晚会,有了小品,那是由陈佩斯和朱时茂合演的小品《吃面条》,让大家乐得直揉肚子。虽然小品有了一席之地,可是从数量上来说,相声还占绝对优势。

到了1990年,春节晚会有了赵本山的加盟,后来,我们编了个顺口溜:“春晚有了赵本山,男女老少都乐翻,春晚有了宋丹丹,笑掉下巴脚扎瘫,春晚有了高秀敏,开心快乐不用寻。”慢慢地,小品的地位超过相声了。春晚的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多了,舞蹈、杂技、魔术等等让观众大饱眼福。

后来,侯宝林、袁世海、谭延寿等老前辈慢慢退出了春晚的演出,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来的许多演员如牛群、冯巩、洛桑、宋祖英等等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黄宏、范伟、潘长江的小品慢慢也占了一席之地了,春晚其实每年都有每一年的特点。至于近年来少数观众说春晚一年不如一年,这完全是不顾事实说话的,也许是因为人们的错觉,由于时代的发展,现在可看的节目比二十多年前不知道要丰富多少了,所以,大家对于春晚不再是别无选择的境界,就像是常常吃大鱼大肉的人,已经对于美味佳肴失去了兴趣了,这绝不是美味佳肴本身的原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org.cn )

二十九年了,没有一年的春节晚会我不是认真观看,更别说是拉下来。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我还是十分看好春节晚会。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春晚很美,不光是它的历史性,更因为它时间的特殊性,因为那个神圣的时刻是别的节目永远无法替代的。

用一句时髦词儿说一句,春节晚会,我挺你。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总有一种热爱不能凉

    总有一种热爱不能凉

    就不能提拔副科,如果愿意继续在基层,可以考虑提拔副科。我说,在基层我已经工作了八年,我想换个工作环境,就在组织部当个一般干部吧。 五 现在回想起我在基层的日子,自己曾经努过力、也用过...

    2019-04-02

  • 穿越时空看结婚--生活题记

    穿越时空看结婚--生活题记

    以嫁妆形式出资承担);轿车,普通代步(当然也有部分通情达理的女孩同意以电动车作为替代品);办酒席(四星级);渡蜜月,以港澳、新马泰、云南、海南为主要出行地。-- 散文网 :一个记录生活...

    2016-05-16